天然禪師

釋天然,少年入佛門,謁見石頭禪師,立名天然。 ”元和三年,早上橫臥在天津橋上,遇留守鄭公呵責。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天然由洛陽到南陽丹霞山結庵說法,常謂:“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釋天然,少年入佛門,謁見石頭禪師,立名天然。侍師三年始出家。元和中,上龍門香山與伏牛禪師交往。後在慧林寺,天氣突然變冷,燒木製佛像禦寒,有人譏諷說:“吾荼毗舍利。”曰:“木頭何有?”然曰:“若爾者,何責我乎?”元和三年,早上橫臥在天津橋上,遇留守鄭公呵責。師慢慢仰起頭說:“無事僧。”留守感到是異人,即供給衣服。每月給米麵。元和十五年春說:“吾思林泉。”即到南陽丹霞山結庵。長慶四年六月對弟子講:“備沐浴,吾將欲行矣。”馬上戴斗笠持手杖,穿鞋子。一隻腳垂下還沒挨著地面即園寂。年86。皇上封為智通禪師,塔號妙覺。 [大藏經(精選標點)卷十一(宋)贊寧撰大宗高僧傳卷第十一,P1249]
天然禪師為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638-713)的第四世法孫。
唐代宗大曆年間,天然由儒歸佛,並拜惠能三世法孫石頭希遷和馬祖道一為師。
唐玄宗元和年間(806-820),天然居洛陽龍門香山,與自在和尚(死於821年)交好,天然極力宣傳惠能的“頓悟說”,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用通俗簡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佛教其它各宗的煩瑣之學,使人耳目一新。 “元和中至洛陽龍門香山與伏牛和尚為莫逆之友,于慧林寺遇天寒,曾焚木佛取暖”。焚佛取暖的故事,是天然發揚“頓悟說”的典型事例。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天然由洛陽到南陽丹霞山結庵說法,常謂:“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又謂:“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禪問道,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這是對“頓悟說”的最好註疏。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天然在南召建立第一座寺院──丹霞寺。清光緒八年(1882)六月,“長慶四年六月鄧州丹霞天然禪師卒。贍部員外郎劉軻為撰碑銘”。終年約69歲。
(出自南陽民族宗教志)
另有廬山天然禪師,明曹洞宗大師,有語錄存世,參見嘉興藏38冊(新文豐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