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靜海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靜海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現在越南北部的一個國家,原來是唐朝節度使的藩鎮,唐滅亡後獨立,後來北宋統一時沒有打過來,這也最終導致了越南不再是中國領土(明初曾短暫占據)。

維基百科的資料:

“靜海節度使,唐代時設定,管理交州(今越南)。

最早是安南經略使,乾元初年改為安南節度,領管內二十一州,鹹通中期改為靜海軍節度,後為曲裕所有,開平元年(907年)曲裕卒,七月丙申,以靜海軍行營司馬權知留後[1]。傳三世,至後唐長興初年(930年),為齊嚴所滅。” !!!!

靜海縣位於天津市西南部,縣人民政府駐靜海鎮,郵編:301600。行政區劃代碼:1

20223。區號:022。拼音:Jinghai Xian。

靜海縣轄16個鎮、2個鄉:靜海鎮、唐官屯鎮、獨流鎮、王口鎮、台頭鎮、子牙鎮、陳官屯鎮、中旺鎮、大邱莊鎮、蔡公莊鎮、梁頭鎮、團泊鎮、雙塘鎮、大豐堆鎮、沿莊鎮、西翟莊鎮、良王莊鄉、楊成莊鄉。

靜海,歷史悠久,文化綿長。為了追根溯源,誠邀讀者盪起歷史的小舟,做一次長途“旅遊”,追尋那早已逝去的歲月。

大約六千年前,靜海一帶還是一片淺海,由於陸上河水攜帶著大量泥沙注入海中。在近海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沉積。經過兩千多年的時間,沉積逐漸堆壘延伸,渤海漸漸向後退去。到了至今約四千年的夏代,便形成了靜海一代的陸地。從此,拉開了靜海演變、發展的歷史帷幕。

春秋戰國時期

靜海一帶形成陸地後,由於這裡地勢低洼,不是泄湖,就是沼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少有人煙。

春秋初期,靜海一帶屬於齊國。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他應燕莊王的請求,出兵北伐山戎。事成後,燕莊王送他返齊,在將到今天滄州的時候,才發現送出了國境。按照當時諸侯相送不出境的禮制,齊桓公便把靜海一帶割讓給燕國。

戰國時期,各國不斷發生戰爭。齊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齊國軍隊攻取燕國十城,靜海一帶又屬齊國。

燕昭王即位後,經過長期的積蓄力量,國威重振。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將樂毅率五國軍隊攻打齊國,齊幾乎滅國。此後,靜海一帶又回歸燕國。

時間過去不到四十年,即燕王喜八年(前247年),燕趙兩國交換土地,靜海一帶又屬趙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靜海一帶屬秦國鉅鹿郡上谷地。

西漢至東漢

西漢王朝建立後,於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在現靜海境內第一次建起縣城,即東平舒縣。縣城設在今陳官屯鎮西釣台村西北 400米處。城垣基本成方形:東垣 518米,西垣519米,南垣501米,北垣508米。從最近在這裡挖掘出密集的水井可以判斷,當時這是一座相當繁盛的城池。

據《水經注》記載,西漢時,東平舒縣位於渤海西,束州東,滹池河北,泒水(今大清河)南。大致包括現在的大城縣東部、靜海縣全境以及天津市郊海河以南的地區。

西漢時,東平舒縣先屬幽州刺史部涿郡,後屬渤海郡。當時,東平舒縣的疆域雖然比現在的靜海縣大很多,但人口卻很少,大約只有4萬人。

東平舒建縣一百多年後,也就是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渤海水大溢……九河之地為海所漸”,致使今靜海縣一帶的大片土地和許多村莊被淹,東平舒的縣治也由今天的西釣台往西遷至大城。

此後,靜海一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隸屬其他州縣。

東漢時,先屬幽州刺史部渤海郡東平舒縣(縣治在今大城,下同);元和二年(90年),又屬河間國東平舒縣;建安末年(196-219年),再屬章武郡東平舒縣。

東漢末年,戰事頻繁。靜海一帶遭受破壞很大,唯獨這裡的製鹽業較為興盛。據《水經注》說:“渤海郡高城縣(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10公里處)東北一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鹽煮海水,籍鹽為業。”

三國至宋朝

三國時,靜海一帶屬魏國冀州刺史章武郡東平舒縣。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郡改國,屬章武國東平舒縣。

北魏登國二年(387年),東西舒去“東”字,稱平舒縣,屬瀛州章武郡。

隋朝時,屬瀛州河間郡魯城縣(縣治在今滄州一帶)。

唐朝,先屬河北道滄州魯城縣;嗣後,屬瀛州魯城縣。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後晉高祖皇帝石敬塘割燕、瀛、鄚、雲等16州與契丹,現靜海一帶便隨瀛州淪入契丹,屬契丹國南京道析津府寧州(治所在今青縣)。

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柴世宗親征契丹,命大將軍韓通軍營扎於寧州南,寧州刺史投降。嗣後,改寧州為永安縣(治所在今青縣),並在這裡建立軍事機構乾寧軍。

宋朝初期,曾一度廢乾寧軍。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又復置乾寧軍,並改永安縣為乾寧縣(治所在今青縣)。乾寧縣先隸屬河北路滄州;慶曆八年(1048年),又隸屬高陽關路滄州。

北宋時期,宋、遼兩國以界河(今拒馬河、大清河、海河的總稱)為界,因此,靜海一帶便成為北宋的前沿陣地。為了防禦遼國的 入侵,宋朝在這一帶曾有重兵駐 守,並在乾寧軍轄區內建有巷姑(在今青縣),釣台、獨流東、獨流北(以上在今靜海),當城,沙窩、百萬(以上在今西青區)等7個軍寨。

自西漢初年在今靜海縣內置縣後,靜海一帶一直隸屬它縣。事過一千多年後,也就是在北宋時,在靜海境內又第二次置縣。

置縣的原因是: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八月,流經乾寧縣一帶的黃河水清多日。宋徽宗聽到後,認為是吉祥之兆,便下詔 說:“國家乘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 應,面乾寧軍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晝夜,上天眷佑,敢不欽承,其以乾寧為清州。”就這樣,皇帝一句話,便將原來的乾寧縣提升為清州(治所在今青縣)。

乾寧縣升為清州後,所轄領地便也跟著升了格。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將原來的乾寧縣分為三縣,即靖海縣、興濟縣、乾 寧縣,統由清州管轄。當時,靖海 縣的治所設在窩口寨(今靜海縣城)。它的面積比第一次置東平舒縣時要小許多,僅包括現在的南運河流域上自唐官屯,下至西青區的狹長地帶。靖海縣在歷史上僅 存在了五個年頭,便於政和三年(1113年)又併入了乾寧縣。

金至元朝

北宋後期,金國逐漸強盛,並不斷向北擴張。宣和七年(1125年),靜海一帶被金兵占領。靖康元年(1127年)正月,靜海一帶被宋朝割讓給金國。金朝統治者為了便於統治,於金朝明昌四年(1193年),又重置靖海縣,治所仍在窩子口。

金朝時,靖海縣的境域比宋朝時要大些,它東南抵滹池故瀆(今子牙新河一帶),北至界河(今大清河一帶),東至西泥沽,西南隔鹽河與大城縣相望,西北傍淀池與霸州相鄰。當時,靖海縣隸屬河北東路清州。元光二年(1223年),靖海縣有11969戶。

金朝後期,蒙古軍不斷對金軍發動戰爭。大安二年(1210年),今靜海一帶被蒙古軍占領。

元朝建立後,靜海一帶於至元二年(1265年)併入會川縣(治所在今青縣)。沒過多久,又復置靖海縣,治所仍在窩子口(今 靜海縣城),隸屬中書省河間路清 州。當時,靜海一帶大部分土地荒蕪。至元二十年(1285年)和至元二十四年,元朝曾發4000多“蒙古軍”在靜海一帶屯田。隨著荒地的開墾,靖海縣的人 口有所增加,到至元七年(1270年),全縣有3446戶,7343口人。

元朝後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極度激化,各地不斷發動武裝起義。至正十七年(1357年)正月,紅巾將領毛貴率軍北伐,三月兵趨靜海一帶。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大軍20萬北伐,兩路大軍沿運河前進,於是年7月抵達靜海,駐守靜海的元軍棄城而逃。

元朝時,靜海縣的疆域和金朝時基本相同。

明朝

明朝初年,靖海縣改稱靜海縣。洪武初年,隸屬京師河間府;洪武八年(1375年),屬北平府;十年(1377年),又屬河間府。

據史料記載,明朝時,靜海縣進行過兩次區劃調整。第一次在明朝初期,全縣劃分19個裡:阜民里、子牙里、新興里、歸德里、政化里、永豐里、獨流 里、廣富 里、保和里、常樂里、呼家莊裡、曹家莊裡、賈家口裡、羊糞溝(今楊芬港)里、德化里、新口裡、稍直口裡、大直沽里、秀麥里。

第二次區劃調整在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是時,因災荒人民逃散,全縣19個裡歸併為10個裡:阜民里、子牙里、曹家莊裡、獨流里、稍直口裡、新興里、歸德里、保和里、德化里。

明朝時,靜海的境域東西長220華里,南北寬120華里。其四至是:東至渤海170里,西至順天府文安縣50華里,西南至青縣60華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60華里。現天津市區的大小直沽及津南區的鹹水沽,西青區的絕大部分屬靜海縣。

明朝時,靜海縣的人口也有很大變化。元末明初,由於天災兵禍,人民逃散,靜海的大片土地荒蕪。明永樂二年(1406年)前後,福建、廣東、江 蘇、山東、河 南、湖北等省的許多農民來靜海定居,人口數量大增。據有關資料記載,弘治四年(1491年),靜海縣有21038口人;到萬曆六年(1579年),增長到 23387口人。

靜海縣城的修建始於明朝,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靜海知縣崔衍創建了靜海土城。宣德九年(1434年),知縣劉弁重修。土城周長6華里,高2.5丈。城周有池,闊三丈,深一丈。

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九月,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破靜海縣城,靜海知縣武雷棄城逃跑。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旬,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占領了靜海一帶,居民都在大門上貼出“順民”二字,歡迎闖王軍隊的到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軍將領大壽率兵占領靜海縣城,結束了明王朝在靜海的統治。

清朝

清朝時,繼續沿用靜海縣名。清初,隸屬河間府;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改屬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二月,改屬天津府;同治九年(1870年),改屬津海關道。嗣後,仍隸屬天津府。

據史料記載,清朝時,靜海縣最少調整過三次區劃。

第一次是在清朝順治初年,全縣劃分為9個裡:阜民里、子牙里、曹家莊裡、獨流里、辛口裡、稍直口裡、新興里、歸德里、保德里。

第二次是在雍正年間。據乾隆四年(1739年)《天津府志》載:靜海縣分為東西南北四路和奉新驛巡檢。東路,東窯至楊家場,共77村;西路,谷家莊至高里莊,共66村;南路,唐官屯至小新莊,共99村;北路,羊糞港至馮家莊,共71村;奉新驛巡檢,共69村。

第三次調整區劃是在清同治年間。是時,全縣分為四路,轄48個地練,349個村。其中東路轄磚垛、雙窯、大泊、小韓莊、常流莊、管鋪頭、沈青莊、中旺、和順、曲河、尚碼頭、土河、大莊子、順民屯、縣東街等15個地練;南路轄縣南街、雙塘、長屯、陳官屯、高家莊、齊家莊、寨里口、大郝莊、唐官屯、靳官莊、楊 官店、歸張屯等12個地練;西路轄西五里莊、花園、賈口、谷家莊、梁頭、東河頭、灘子頭、禪房、楊芬港、瓦子頭、子牙等11個地練;北路轄縣北街、白楊樹、蕭家樓、獨流、當城、良王莊、沙窩、木廠、琉璃城、青凝侯等10個地練。

清朝時,靜海縣的境域比現在要大得多。據清康熙《靜海縣誌》載,清初,靜海縣東西長200里,南北寬140里。其四至是:東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縣界40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100里。

雍正八年(1730年),從縣內劃出15個村歸天津州。翌年,又劃出部分村歸天津縣。此後,全縣面積縮小:東西廣200里,南北袤100里。其六至是,東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縣界40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武清縣界60里,東南至滄州界75里,東北至武清縣界75里。

清朝時期,靜海縣人口增長較快。清朝同治年間,全縣有90925戶,240795人;光緒年間,有91051戶,261565人。後來,天災人禍頻仍,人口大幅減少,到清朝末期,全縣僅有46073戶,179600人。

清朝時,靜海縣發生了幾件軍事大事。

其一,清順治三年(1646年),莽塞在唐官屯、薛承所在的灣頭揭桿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000餘人,殺死清軍游擊周天命。後攻陷慶雲縣城,殺知縣、除惡霸,震動了清廷。

其二,清鹹豐年間,林鳳祥、李開芳率太平天國北伐軍進入靜海,紮下老營,百日內,和僧格林沁、勝保所部清軍展開多次激戰。其間,北伐軍以靜海、獨流二鎮為依託,還向天津發動了進攻。同治年間,捻軍攻入境內,在縣城東和清軍擺過戰場。

其二,光緒庚子年間,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河北、山東等省的眾多民族精英匯聚在靜海,形成一股強大的反帝激流。境內遍設“拳壇”,義和團民達3.7萬人。以曹福田、張德成為首的靜海義和團在攻打天津租界地紫竹林,爭奪老龍頭火車站以及天津城保衛戰中,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

民國

民國二年(1913年),靜海縣隸屬直隸省渤海觀察使;三年(1914年),隸屬津海道;十七年(1928年),直屬河北省;二十五年(1936年),隸屬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二十六年(1937年)3月,隸屬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民國時期,靜海縣的區劃至少調整過三次。第一次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10月1日,全縣劃分為六個區,轄356個村鎮:第一區,區公所駐大 侯莊,轄 50個村莊;二區,駐中旺,轄86個村鎮;三區,駐唐官屯,轄83個村鎮;四區,駐瓦子頭,轄52個村鎮;五區,駐獨流,轄51個村鎮;六區,駐靜海鎮, 轄34個村鎮。

第二次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五月,全縣劃分六個區,281個編鄉,1720個閭,8561個鄰。一區駐靜海鎮,轄64個編鄉;二區駐惠豐 橋,轄78 個編鄉;三區駐唐官屯,轄47個編鄉;四區駐子牙,轄35個編鄉;五區駐獨流,轄34個編鄉;六區駐良王莊,轄23個編鄉。

第三次是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全縣劃分為六個區,共轄36個鄉鎮,482個堡,4899個甲。一區駐靜海鎮,轄縣城、八里莊、大豐堆、車店、磚垛、谷家莊6個鄉鎮;二區駐惠豐橋,轄土河、中旺、和順、大莊子、沈青莊、王穩莊、尚碼頭、大泊、馬圈9個鄉;三區駐唐官屯,轄唐官屯、靳官屯、舊張屯、 楊官店、大郝莊、呂官屯、陳官屯、東長屯8個鄉鎮;四區駐瓦子頭,轄瓦子頭、王家莊、子牙、禪房4個鄉鎮;五區駐獨流,轄獨流、蕭家樓、李家灣子、第六 埠、當城、楊芬港6個鄉鎮;六區駐良王莊,轄良王莊、大沙窩、老君堂3個鄉。

民國時期,靜海縣的面積比現在大許多。民國初期,靜海全縣南北極長相距120華里,東西極寬處100華里,截長補短約為80餘華里,計7000餘平方華里。其四至是:四至大城縣界25里,東至天津縣界35里,南至青縣界40里,北至武清縣界45里。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全縣面積為1886.3平方公里,東至小官房(今屬西青區),西至大瓦頭,南至戴官屯(今屬青縣),北至謝家堡(今屬霸縣)。

民國十一年(1922年)和民國十三年(1924年),直奉兩系軍閥投兵數萬,兩次在戰略要衝九宣閘一帶展開激戰。“七七事變”後,國民第二十九路軍和日軍為爭奪九宣閘曾展開白刃戰,得而復失數次。

民國中後期,人民武裝在靜海縣逐漸發展壯大。1944年,在靜海西部和東部分別建立靜大縣和津南工作委員會兩個民主政權,均隸屬冀中行署九專屬。1945 年10月,西部的發主政權改稱靜海縣;東部的民主政權改稱津南縣,隸屬山東省渤海行署一專署,1948年改屬冀中行署八專屬。

抗日戰爭時期

日軍在靜海製造了五美城、花園村等慘案。靜海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抗日運動相繼迭起,“密抗團”、“堡壘戶”遍及境內。三 年解放戰爭時期,靜海人民積極參軍參戰,為推翻反動統治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靜海人民終於在1948年12月20日贏得解放。

1949年時,全縣有55295戶,250059人,其中男性131247人,女性118812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靜海縣於1949年10月,隸屬河北省天津專區;1958年12月,改屬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天津市和天津專區雙重領導;1967年1月,屬天津專區;1973年3月,屬天津市。

新中國成立前後,楊芬港、揚官店等地析出,王口、台頭等地併入,面積為1894平方公里。1958年11月,青縣和大城縣子牙河以東村莊併入縣內,境域擴大,幅員3534平方公里。1960年至1963年間,縣境多次變易,面積逐漸縮小。1964年後至今,全縣面積為1414.9平方公里。

1949年12月,全縣劃分12個區,即城廂(一區)、獨流(二區)、台黃(三區)、王口(四區)、子牙(五區)、陳官屯(六區)、唐官屯(七區)、中旺(八區)、馬圈(九區)、蔡公莊(十區),磚垛(十一區)、良王莊(十二區)。

五代時期割據政權

靜海,全稱靜海節度使,又稱靜海軍,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現在越南北部的一個割據政權,原來是唐朝節度使的藩鎮,唐滅亡後歸附南漢政權,不久逐漸走向獨立,後來北宋統一時沒有收復此地,這也最終導致了越南不再是中國領土(明初曾短暫占據)。

靜海節度使,唐代時設定,管理交州(今越南)。最早是安南經略使,乾元初年改為安南節度,領管內二十一州,鹹通中期改為靜海軍節度,後為曲裕所有,開平元年(907年)曲裕卒,七月丙申,以靜海軍行營司馬權知留後。傳三世,至後唐長興初年(930年),為齊嚴所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