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奔騰的海河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天津兒女,在黨中央的深切關懷下,天津必將再度雄起,是繼“長三角”和“珠三角”之後的中國經濟的第三個增長極。天津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重點發展區域,生驚天動地的變化。如何開展經濟發展重點區域的政府管理工作,是天津市政府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需要密切留意的問題。本文就建設天津特色的政府管理體制模式進行了嘗試性的探索,通過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和山東的政府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的模式進行比較,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對策。
具體內容
第一章 天津濱海新區概況
一、研究天津濱海新區的緣起
天津濱海新區建設起步於1994年,被國人熟悉的“泰達”便是濱海新區最早開發的一部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英文縮寫(TEDA)音譯。與當年深圳、浦東等特區、開發區不同,濱海新區在2006年列入國家發展規劃之前,已經經歷了十餘年的建設,擁有了較高的起點。
天津濱海新區,歷經十年磨劍,期待一飛沖天。在這樣大的背景下,2006年11月濱海外事學院學生分團委,在院團委雷霞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展開了“濱海新區”塘沽之行,沿途感受塘沽風情,並在塘沽區政府大樓內1、2號展廳領略了塘沽的繁榮發展和濱海新區的規劃模型圖,帶回了圖片和文字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用五彩繽紛的顏料自繪 “海報”(長達12米)張貼在三號教學樓旁,向同學們展示“天津濱海新區”的蓬勃發展以及未來的規劃藍圖,吸引了眾多同學的駐足觀看,也形成了校園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也就是從那天起,“濱海課題小組”正式成立。時至今日,他們仍在-ING ……。
作為大四學生即將離開校園的我,早已退出當時的小組,現如今將我的畢業論文題目定為“天津濱海新區政府管理模式探索”,經過濱海外事學院濱海新區課題小組實地考察、自身查閱參考文獻和調查數據,我認為濱海新區的發展:沿著有重點地發展自己獨特的外向型經濟,同時在天津市委的領導下,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創和諧社會並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經濟、環境並行,創生態宜居城市的路線。經濟、政治、環境並舉,使真正成為中國北方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經濟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
二、天津濱海新區發展優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曾經,古人寥寥十六字,便將渤海灣吞吐宇宙的氣勢寫得淋漓盡致。今天,沐浴海風,思接千年,那份乾雲豪氣依舊在胸中激盪。在這裡,一個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正在崛起。高舉旗幟科學發展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以開放的視野,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加快發展濱海新區,不僅對天津,而且對推動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且具備了諸多發展優勢和潛力:
(一)區位優勢
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和歐亞大陸橋的東起點,是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簽約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薩克斯坦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
(二)交通優勢
濱海新區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發達,是連線海內外、輻射“三北”的重要樞紐。同時擁有躋身世界20強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濱海國際機場是我國重要的幹線機場和北方航空貨運中心。
(三)資源優勢
在濱海地區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建設的荒地、灘涂和少量低產農田。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98億噸,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2億噸、天然氣近2000億立方米。
(四)工業基礎優勢
濱海新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開採與加工基地。電子信息業名列全國前茅。海洋化工歷史悠久,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石油套管產量躋身世界四強。
(五)體制創新優勢
濱海新區擁有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功能經濟區,已經建立了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政府管理體制和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在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培養了一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通曉現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第二章我國區域發展成功的政府管理模式
一、山東發展模式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政府創新必須加強領導,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協調好社會各方面利益關係,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妥善處理各類社會矛盾,最大限度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執政素質和領導水平。使政府創新真正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進而真正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與和諧發展進程中,必須適應時代變化的內在要求。在和平與發展、互動與雙贏、競爭與衝突、開放與流動、改革與創新、科學與民主、法治與德治交融互滲的時代。
眾所周知,全國初步形成了較有特色的發展模式,包括依託臨近港澳、良好的區位優勢,以勞動密集型為基礎,產品占據國內外市場的較大份額,而且不斷實現產品更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 "廣東模式";包括完全依託市場起家,抓住國內外市場需求,通過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突出發展民營經濟,通過相對集聚而又形成特色鮮明的經濟產業集群,逐步與國際、發達大都市交融互補的"江浙模式 "。浙江、江蘇兩省經濟已經占到近四分之三左右的份額。山東實施對外開放,抓住與日本、韓國隔海相臨的區位優勢,實施走出去戰略,探索出了依託專業化市場,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形成了"山東模式"。
(一)山東經濟穩步增長
經濟穩定增長帶來的必然是社會穩定,而社會穩定又是發展的前提。從上個世紀90年代,山東坐上中國經濟大省前三名的“交椅”,一坐就是11年。山東的崛起,曾經在較長的歲月里引起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以政府主導為特色的“山東經濟模式”,正在經歷一場無風無雨卻脫胎換骨的轉變!不可思議的“零波動”穩定增長 。
(二)山東的“鏡子”和“鞭子”
山東的“鏡子”和“鞭子”,以廣東、江蘇為代表的南方,既是山東的一面鏡子,又是一條山東用以鞭策自己的鞭子。
1. 山東的工業行業結構
從工業行業結構看,技術水平、結構層次和整體素質提高不快。山東工業仍以資源型、初加工型和粗放型工業為主,輕工業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在70%以上;重工業中,採掘業、原材料工業所占比重超過60%,而且多年來所占比重沒有大的變化。深加工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快,規模偏小。
2. 山東的所有制結構
從所有制結構看,山東國有經濟所占比重過大,戰線拉得過長,布局過散,發展機制不活。2001年,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戶數、資產總額,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3.7%和63%。民營經濟在規模、發展水平、經濟實力和政策環境等方面,與南方省市存在較大差距。全省民營企業註冊資本過億元的僅10家,而浙江有52家。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的稅收比浙江低20多個百分點。
3.山東外向型經濟發展狀況
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是小、少、不突出。利用外資,總量偏小。截至2002年上半年,廣東實際利用外資1162.4億美元,是山東的4.2倍;江蘇是山東的2倍。至2001年,江蘇吸收外資最多的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累計外商投資額達到500億美元,其中投資在千萬美元以上的企業3500家。而山東青島、煙臺、威海三市累計外商實際投資僅166億美元。外貿出口,2001年,山東出口額不及廣東的五分之一,僅為江蘇的62.8%,浙江的79%,居全國第5位。
健者在前,“追兵”在後。鏡子照出了差距,雨點般的鞭子落在了“山東大漢”的背上。
圖表1——山東、江蘇、廣東歷年GDP(當年價格,億元)
1978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山東 225 680 1511 5002 7162 7662 8542 9438 10552 12435 15490
江蘇 249 651 1416 5155 7200 7697 8581 9511 10631 12460 15403
廣東 184 553 1471 5381 7919 8464 9662 10647 11769 13625 16039
註:1978年的數字來自於《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1985年至1998年數據來自於《2000年中國統計摘要》,1999年至2004年數據來自於《2005年中國統計摘要》;為方便起見,小數點後的尾數均捨去。
由表圖中數據可見:在1978年,山東的GDP比江蘇低10%左右,當時的山東省委、省政府,緊隨江蘇之後,堅持不懈地抓地方工業,從未放鬆,終於在1985年一舉超過了江蘇,其GDP躍居全國第一,約比江蘇高出4.4%,這一優勢一直保持到九十年代初。自1992年之後,我國沿海經濟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是珠江三角洲,後是長江三角洲,對外招商引資成為主導潮流,江蘇再次超過山東,廣東更是後來居上,其GDP躍居全國第一。其間,江蘇與山東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只有百分之二、三;但廣東與山東的差距曾在2000年前後達到10%左右,這反映了內需主導與出口導向兩種發展模式之間的較量。然而,風水輪流轉,到了2006年,山東再次超過江蘇,並把自己與廣東的差距縮小到了3%左右。山東的GDP很有可能再次超過廣東,躍居全國第一。
(三)山東政府模式轉型後
據了解,山東當時屬於“強勢政府”,民間力量發育不足,“政府主導型”經濟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山東國有經濟的比重過高、民營經濟發展不快、要素市場發育不充分、法制環境不夠完善等等,追根溯源在於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比較多,在於強勢政府無處不在、無所不為。因此,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弱化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與此同時,山東在經濟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型過程中,並沒有忽視文化的力量。山東的決策者們認識到,文化背景從深層次上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而經濟的突破往往與思想的解放相伴而行。
二、山東模式的啟迪
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已成為山東上上下下的共識。 “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更是他們的口頭禪。在“山東模式”轉型過程中,讓外經外貿、高新技術、民營經濟三個薄弱點“硬”起來,成為2015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走訪山東大地,從泉城濟南到迷人的海濱城市青島,從江北水城聊城到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處處亮點頻閃。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傳棟曾經說過,探尋山東經濟發展的軌跡,應當整體地看,因為山東的經濟是整體推進的。山東首先有一批大企業群,產業基礎好,支撐著山東經濟的主流,起著關鍵的作用,其次有一批區域經濟的明星城市。像青島,是我國名牌最富集的地區,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等,如群星璀璨;革命老區臨沂市,原是山東的扶貧區,如今一個商品批發市場在此崛起,直逼浙江義烏;地處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昔日的鹽鹼灘上,將實施山東林紙一體化工程,500萬畝速生豐產林將和一個百萬噸的造紙廠在這裡建起。以煙臺、威海為主形成的半島城市群,成為外商投資旺地,吸引了一批留學歸國的熱血博士在這裡創業。他們說得好:這裡的海風、海水都是熱的。
凡是發展又好又快的地區,既是政府創新的推動者、又是政府創新參與者,能否認清困難、抓住機遇與應對挑戰,制定並實施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方略,對渴望發展的天津濱海新區都是極其嚴峻的考驗。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針,不失時機地對政府管理觀念、政府職能、體制、方式等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革。著力構築一個精幹高效、充滿活力的政府管理體系,才能真正履行好新時期經濟調節、社會監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以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注重解決好經濟結構、分配關係、農民收入、就業矛盾、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第三章天津濱海新區的獨特政府管理模式探索
當前,天津濱海新區良好的發展前景已經引起了各界的極大興趣,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濱海新區的發展不可能再依賴“優惠政策”,而只能依靠“體制創新”。同時,這種創新也將不僅僅限於經濟體制和開放方式的創新,而且需要有政府體制、政府過程和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創新,“由公共、私有部門和機構組成的網路系統,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動促成、創造、引入、改進和擴散各種新知識和新技術,使一國的技術創新取得更好的績效”([英]弗里曼),最佳化創新資源配置,協調國家的創新活動,這是濱海新區能不能步入全國前列,濱海新區能不能把整個天津和環渤海地區帶動起來的關鍵。
建設濱海新區重在體制機制創新,在體制、金融、科技研發等多個方面進行率先探索,如產業基金、地方債券,可在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然後再擴散到周邊地區。先行先試將成為濱海新區開發模式的重要特點。濱海新區建設最大優勢有三:一、土地資源開發可以得到保證。濱海新區內有大片尚未開發的海灘地,這是決定濱海新區開發的決定性條件,也是吸引外商的優厚條件。二、有深圳、上海浦東開發的經驗和教訓可借鑑,會使濱海新區開發少走彎路。三、有北京和天津兩座城市支撐,新區內產業容易和天津、北京接合成為產業鏈、產業群。這是濱海新區發展的又一得天獨厚的條件。
其中,濱海新區建設與深圳、浦東相比也有所不同:今天濱海新區的建設同上世紀後期確立的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相比,已經站在完全不同的歷史時代,其國內國際環境都有很大差別,如國家開發深圳時尚處改革開放發動期,開發浦東新區也處改革開放初期,市場化的程度還很低。經過近30年改革開放和發展,已初步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加入WTO參與經濟全球化,正是由於有這么大的差別,開發開放濱海新區就有它的特點,曾經在深圳、浦東實行的稅收減免政策在濱海新區不會繼續採用;在投資的力度上,國家給予濱海新區的在總體上也將不及深圳、浦東。深圳作為珠三角的經濟引擎,其發展模式體現一個“特”字,特區、特殊政策,特事特辦;浦東作為長三角的經濟引擎,其發展模式可用一個“聚”字概括,就是聚合了二省一個直轄市和十五個城市,如“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等。天津濱海新區如果真能成為環渤海的經濟引擎,其發展模式一定要注重一個“新”字,必須努力發揮改革創新的示範作用。從濱海新區的區位、資源、政治、文化背景和新時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出發。
要求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體系來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與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相協調、保護生態環境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機聯動機制,實現具有天津濱海新區特色的創新、和諧、生態區域發展模式的政府管理常效機制。
一、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體系來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突出強調政府在加強加快濱海新區區域經濟建設和發展工作中應扮演的角色,借鑑山東模式和江浙模式,繼續增加招商引資的力度和開發具有發展潛力的區域經濟。濱海新區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理順體制創新機制,外向型經濟模式發展,在五個方面實現更大發展,更好地發揮引擎作用、示範作用、服務作用、門戶作用和帶頭作用。
(一)加快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在綜合配套改革上實現新突破。以開拓國際市場為著眼點的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要素通過國際、國內的雙向流動,達到最佳化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著力抓好金融、土地管理、涉外經濟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突出科技創新引領,政府要積極鼓勵自主創新
“創新”不等於技術發明,只有當技術發明被套用到經濟活動中才成為“創新”。加快建設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等12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加快推進鋼管、紡織、汽車等10個產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大力支持中興通迅、軟通動力、凱來英等5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設。
2007年全年完成市級科技成果1886項,其中屬於國際領先水平48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31項。在科技成果中,基礎理論成果242項,套用技術成果1583項,軟科學成果61項。2007年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5744件,專利授權5584項。全市18個科技項目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技術發明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7項。全年簽訂技術契約8382項,成交額72.64億元,比上年增長23.4%。
自主創新能力繼續提高。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工業生物研發轉化基地、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開工建設。曙光高性能計算機伺服器、電動汽車等44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紮實推進。07年末全市共有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252家,其中國家級16家。2007年全年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更加完善。全年引進各類人才1.36萬人,新建博士後工作站10家,全市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站達到163個,在站博士後500餘人。全市高級以上技術工人達到23.4萬人,占技術工人隊伍的27%。
新技術產業園區快速發展。園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390.4億元,比上年增長22.6%。技工貿總產值928.6億元,增長23%。實現利潤總額102.2億元,增長41.7%。實現稅金總額90.3億元,增長56.7%。出口銷售收入40.1億美元,增長28.5%。
(三)突出高端產業支撐,在構築高層次產業結構上邁上新台階
政府工作要抓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大的項目建設,培育發展後勁,繼續增加招商引資的力度和開發具有發展潛力的區域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率先形成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加快重大工業項目建設進度,積極推進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10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天鹼搬遷改造、修造船基地、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興天津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金融、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確保投產達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儲備報批一批,充分發揮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的作用。作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2015年貨物吞吐量已居世界第六位。更讓天津港新聞發言人歐永林感到自豪的是,“濱海新區的建設還將進一步提高天津港的實力,在‘十一五’期間,天津港將累計投資450億元,自身打造成全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四)突出提升政府服務能力,在功能區開發建設上見到新成效
繼續加快推進東疆保稅港區、空港物流加工區、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臨港產業區、臨港工業區的開發建設,形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汽車和裝備製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石油鋼管和優質鋼材、現代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基地。在這些區域的招商引資問題上,加大政府的扶持功能,通過更加優惠的政策,為這些經濟新區引進競爭實力雄厚的企業。為帶動當地人口的就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積極推動服務型政府在公共服務體系上的建設,為打造轉型期“陽光”型政府而努力,爭取取得在功能開發建設上的新成效。
(五)突出環境保障,政府要在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加快海港、空港、鐵路、高速公路、交通幹線建設,進一步完善區內外路網,形成高度發達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加快供電、供氣、污水處理等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網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一批生態工業園,形成共生產業鏈,集中力量開發建設好“中新生態城”,提升新區的生態功能和服務功。天津市經委在濱海新區核心開發區,每年用於環保的資金占GDP的2%以上,2006年達15億元。
企業是濱海新區的主體,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力。正在建設的天津10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項目,從規劃和設計都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原則,力爭建成一個節約生態型的乙烯工程;正在建設的泰鼎電子廢物回收加工項目,則將把摩托羅拉,三星,LG等公司的廢棄物通過處理實現90%的資源重複利用,如今,在濱海新區的產業鏈條上有越來越多像泰鼎這樣的企業,通過產業共生的方式,形成循環經濟的產業鏈。
有統計顯示,2015年濱海新區的萬元工業增加值耗能0.23噸標準煤,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根據經濟高增長,能耗低增長,污染負增長的要求,濱海新區正在打造產品連結緊密,資源閉合流動,能源高效利用的生態工業網路。
二、人民生活水平與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相協調
(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使全國人民過上小康生活,並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進。努力增加居民實際收入,拓寬消費領域,引導合理消費。在改善物質生活的同時,充實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特別要:①改善居住、衛生、交通和通信條件,擴大服務性消費;②逐步增加公共設施和社會福利設施,多搞社區活動、多舉辦國際、全國性的比賽(龍舟賽、摩托艇大賽、熱氣球大賽等),提高區域知名度;③加大教育經費投資。
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上應採取的一些行動和措施。例如:社會保障上,繼續為一些失業人群和下崗人群提供越來越多的就業渠道與途徑,為一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去三資企業工作的機會,改善人民的醫療衛生條件,提高濱海新區人民的住房水平,繼續加大低價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力度,真正把百姓的住房問題解決掉。
1.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關鍵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07年年內實施了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了企業工資指導線水平,初步規範了公務員津貼補貼,調整了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提高了城鎮低保人員和優撫對象補助標準。全年全市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637.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勞動報酬32636元,增長1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7元,增長14.5%。
同時居民消費水平和住房質量普遍提高。2007年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029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居住支出增長3.6%,食品支出增長15.5%,衣著支出增長18.4%,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9.9%,交通通訊支出增長19.9%。城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5.3%。與此同時,一批經濟適用房項目陸續開工,舊樓區綜合整修,市區分散危陋平房拆遷安置取得新的進展。全年完成老住宅供熱補建175萬平方米,完成舊樓區綜合整修410萬平方米。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7.09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
2.全面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實現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及其社會福利、救助逐步完善落實,2007年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員344.80萬人,比上年增長5.1%,其中,離退休人員119.20萬人。失業保險參保職工221.50萬人,增長2.2%。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382.50萬人,增長11.1%。工傷保險參保職工257.17萬人,增長22.7%。生育保險覆蓋194.03萬人,增長7.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9.2%。符合低保條件的困難民眾實現了應保盡保。此外,政府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6萬人,城鄉低保對象19.19萬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14.87萬人。全年救助18604人次,社區服務設施2144處。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24億元,比上年增長25.8%,籌集福利資金1.27億元,增長35.2%。全年接受社會捐贈2416萬元。
3.加大對教育事業投資,增強教育綜合實力
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大力發展有新區特點的教育,同時積極整合教育資源,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的職業教育特色區、素質教育和學習型城市示範區、教育對外開放的視窗和支持科技研發的重要基地,並形成高素質人才聚集的高地。民航大學與法國高校合作舉辦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商學院正式更名為商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職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5%。45所普通高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當年共招生10.95萬人,2007年比上年增加0.16萬人,2007年年末共有在校學生37.11萬人,畢業9.23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29%。當年招收研究生1.18萬人,比上年增加0.09萬人,畢業1.12萬人,年末在學研究生3.06萬人。成人高等教育當年招生3.31萬人,畢業2.34萬人,年末在校學生9.28萬人。職業教育改革進展迅速,啟動了33所示範性職業院校和38個實訓基地建設。
(二)提高政府公開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擴大宣傳黨性教育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落實
就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走科學發展之路;堅持突出發展特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用改革開放促開發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堅持增強服務功能,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發揮土地對經濟建設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新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與全面發展。
三、保護生態環境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環境承載力評價以及其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問題。統一規劃,綜合協調,建設若干特色鮮明的功能區,構建合理的空間布局,採取有力措施,節約用水、集約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基本實現節能減排,實現產業升級,進而推動經濟發展與各項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其中,節能降耗取得新進展,工業單位能耗下降明顯。2007年,全市工業綜合能源消費3148.7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8.3%。從主要能源品種看,原煤消費2838.22萬噸,增長5.2%;原油消費950.14萬噸,增長5.7%;汽油、煤油等成品油合計消費112.59萬噸,降低12.7%。企業節能降耗意識進一步強化,清潔能源消耗增幅上升。其中,電力消費量365.1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7%;天然氣消費量8.04億立方米,增長28.7%。單位能源消耗繼續下降,全年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1.21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8.4%。
其次,環境質量提高。2007年全年空氣品質二級及以上良好天數為320天,比上年增加15天。引灤天津段水質達標率和中心城區景觀水體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和區域環境聲環境質量等級總體評價保持在“好”和“較好”等級。新創建31個安靜居住小區,全市安靜居住小區總數達到157個。當年推動創建文明生態村144個。據國家環保總局初步核定,我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減少4.0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減少4%,好於2007年減排2.1%的目標水平。
再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啟動。完成了22條迎奧運道路綜合整修和6片重點地區環境治理,集中清整了入市道路兩側環境。新建綠地面積2056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7.5%。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7平方米。污水和垃圾處理率進一步提高。啟動了東郊污水處理廠改造,新建北辰、漢沽、寧河三座污水處理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5%。
最後、搞好環境綜合整治,維護生態平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相和諧,再根據中央和市委對天津濱海新區“一個基地、兩個中心、一個城區”的功能定位,按照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大都市標誌性區域以及宜居的生態城區的總體要求,逐步搞好濱海新區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著重搞好濱海新區核心區城市功能布局和開發建設的規劃,重點完善中心城區建設,提升載體功能和服務功能,最佳化生態環境,儘快形成濱海新區的生態宜居城市體系,以水資源和能源合理開發利用為基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定不移地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重點打造四大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形成品種多樣、鏈條緊密、資源閉合流動、有效利用的新型生態工業結構;規劃大港石化產業循環經濟示範區,解決好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有效處理;推進漢沽電水鹽聯產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依託北疆電廠,建設超臨界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機組和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加快建設海河下游石油鋼管和優質鋼材循環示範區,推進行業的整體集成、系統最佳化,大幅度降低水資源和能源消耗,並不斷完善汽車、石化、冶金、電力和海水淡化四條循環經濟產業鏈,逐步把濱海新區建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結語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探索具有新的區域發展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完善研發轉化體系,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等綜合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努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和區域服務能力,提高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
“長城非一日之功,創新非片刻使然”,推進管理創新,建立統一、協調、精簡、高效、廉潔的政府管理體制。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要當好排頭兵,率先實現“兩個走在全國前列”,堅持“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科學發展”,創和諧社會、促經濟發展,同時秉承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環境並行,創生態宜居城市的路線,使騰飛的濱海新區真正成為中國北方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經濟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
參考文獻:
[1] 沈亞平:《行政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 騷:《政策原理與政策分析》,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 袁志剛、封進:《人口轉變、社會保障育與經濟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 羅澍偉:《引領近代文明:百年中國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 周月梅:《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社會現代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7] 鄭 昭:《論我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載《經濟管理研究》2007年11月。
[8] 劉淑琴:《產業融合與企業成長的關在線上制初探》,載《煤炭經濟研究》2007年11月。
[9] 董 嵐:《生態產業系模式的構建分析》,載《經濟論談》2007年第20期。
[10] 傅利平:《區域經濟中地方政府行為的博弈分析——以京津冀地區為例》,載《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月。
[11] 朱光磊:《濱海新區政府創新應走在全國前列》,載《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05期。
[12] 鄧春玲,《經濟學說史》,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3] [美]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1912年版。
[14] [日]赤松要:《我國產業發展的雁行形態——以機械儀表工業為例》,《一橋論叢》第36卷第5號,1956年。
[15][美國] 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
後 記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王瑩指導老師的大力幫助和父母、同學們的支持,經過本人的努力,最終完成了這篇文章的撰寫工作,藉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和無限的敬意。
時間荏苒、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馬上就要結束了,仿佛昨天還是入學的新生!畢業在即,總有一種複雜的情緒縈繞心頭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好奇,對校園生活依依不捨,在這大學四年的學習中,除了學習到基本知識外,我還體會最深的就是在學習、工作中方式方法的運用,這也將會為我今後事業的成功奠定基礎。大學四年所學到的知識令本人終身受益,我會永遠銘記母校與恩師的栽培。
由於本人研究水平有限,論文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理論層次的深入,還望各位專家與同學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