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掛甲寺

天津掛甲寺位於掛甲寺廟東胡同18號。古稱慶國寺,相傳,掛甲寺建於隋末唐初,有1300多年歷史。《天津縣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掛甲寺碑記》載:“大直沽迤南三里許,有古剎曰慶國寺,後名掛甲寺。其由來遠矣,圖經無考,得與父老傳聞云:當年大唐征遼奏捷,駐軍此寺,因更名焉。世遠傾頹,遺址尚在”。當年掛甲寺“棟宇嵯峨,象設赫濯,遐邇士女,瞻謁雲集”,香火旺盛。掛甲寺歷史上曾建三次,第一次在明朝萬曆年間,第二次在清朝末年,第三次在1944年又重修山門。至建國前禪寺已傾圮。掛甲寺現存前殿、後殿,為清末所修,掛甲寺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掛甲寺前殿為五檁十二柱,後殿為十檁十八柱,房脊中置龍頭。禪寺建築群為單層,宏偉壯觀,錯落有致,布局協調,色調明快,古樸大方,渾然一體,基本保持原貌。現寺院由河西區人民政府撥款,重建擴建掛甲寺。1994年5月動工,1997年7月竣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田蘊章等名人為掛甲寺題寫了匾額和碑記等。

基本信息

掛甲寺在天津的歷史上可謂年代久遠,已經找不到具體的修建年代,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時該寺已經存在,如果按照民間傳說,掛甲寺可能修建於唐朝以前,果真如此,掛甲寺將是天津最古老的寺院。可惜,即使在史書中,也只是記載據傳說修建於距今1300多年以前的隋唐時期。
掛甲寺原名“慶國寺”,傳說公元698年,唐太宗御駕征遼奏捷,大將軍尉遲恭率軍在
此地修整。尉遲恭與許多官兵將身上的甲冑脫下來放在寺院周圍晾曬,一連數日。在此之後,周圍的住戶便將寺名改叫掛甲寺,而寺院的和尚也只好按照鄉鄰的意思更名成了掛甲寺。由於寺院歷史悠久,素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文官武將,不辭艱辛,來寺朝拜。
掛甲寺初期僅僅占地兩畝半,由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組成。古往今來,歲月流逝,古寺亦歷盡滄桑,屢經變遷,幾度盛衰。加之歷史原因,寺院部分被毀,佛事一度消沉。
在張良相開始集資重修之後,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座新的寺院便建成了。隨著萬世德抗倭援朝的勝利,張良相與部下們回到了天津,按照當初許下的誓言,張良相與手下將官將盔甲掛在掛甲寺以示還願。一時間,武將們在出征討伐之前要到掛甲寺拜祭成為當時的一種流行時尚,而掛甲寺的靈氣也愈發得到傳揚。
從此以後,寺院香火旺盛,每逢陰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之日,開寺朝佛,善男信女,香客遊人,聚集寺廟,進香膜拜。萬曆二十八年,當地一位姓劉的文人為此特意撰寫了《重建掛甲寺碑記》,記載當時掛甲寺的繁榮景象,可惜的是這塊碑不知流落到什麼地方,但碑文還可以從現存的天津志書查找到。
掛甲寺在後來又得到一些修繕,清光緒十七年重修了大雄寶殿、二十八年改建觀音殿;民國二十一年、三十三年又得到一些修葺。清乾隆年間文舉萬光泰,詩人蔣詩曾到寺朝瞻,即興賦詩。在鼎盛時期,掛甲寺內號稱八景:拱北途岑,鎮東晴旭,安西煙樹,定南荷風,吳粳萬艘,天驥連營,百沽平湖,海門夜月。繁榮昌盛躍然於上,香火興旺令人感嘆。
到了1997年,經過數年努力,一座規模恢宏、型制嚴整、建築精美、古樸幽靜的掛甲寺重現在人們面前。占地15畝的新寺,由廟前廣場、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禪堂、千佛塔、東西配殿、鐘鼓樓等組成。樓閣殿宇錯落有致,布局協調,渾然一體,再現了千年古剎當年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