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敘述舞女的來歷;頷聯描寫舞女楚楚動人的音容神態;頸聯以側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舞女的嬌美動人;尾聯以自己不敢正眼細看作結,寫得得體合度。這首詩雖是李商隱早期的作品,但筆觸細膩,下字精切,饒有韻味。

作品原文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罷執霓旌上醮壇 ,慢妝嬌樹水晶盤 。

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白足禪僧思敗道 ,青袍御史擬休官 。

雖然同是將軍客 ,不敢公然子細看。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天平:天平軍節度史,治鄆州,(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公座:公宴。令狐令公:令狐楚(766—837):字殼士,鹹陽人(在陝西)。唐文宗太和三年(829)任天平軍節度使。蔡京:邕州(今廣西邕寧縣)人,曾出家為僧,後令狐楚勸他還俗從學,中進士,作御史。

霓(ní)旌(jīng):彩旗。醮(jiào)壇:道士的祭壇。

慢妝:淡妝。嬌樹:形容舞女姿容如玉樹。水晶盤:用水晶製作的盤子。《太真外傳》: “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官人掌之而歌舞。”

白足禪僧:據《魏書·釋老志》:惠始和尚有神方,雖踐泥塵而不污足,世號“白腳師”。舊注說“白足禪師”指蔡京,京幼時曾為僧徒。敗道:破壞清規戒律,欲結俗緣。

青袍御史:幕府僚屬帶御史銜,穿青袍,其人姓名不祥。

將軍客:指詩人自己。

1.

天平:天平軍節度史,治鄆州,(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公座:公宴。令狐令公:令狐楚(766—837):字殼士,鹹陽人(在陝西)。唐文宗太和三年(829)任天平軍節度使。蔡京:邕州(今廣西邕寧縣)人,曾出家為僧,後令狐楚勸他還俗從學,中進士,作御史。

2.

霓(ní)旌(jīng):彩旗。醮(jiào)壇:道士的祭壇。

3.

慢妝:淡妝。嬌樹:形容舞女姿容如玉樹。水晶盤:用水晶製作的盤子。《太真外傳》: “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官人掌之而歌舞。”

4.

白足禪僧:據《魏書·釋老志》:惠始和尚有神方,雖踐泥塵而不污足,世號“白腳師”。舊注說“白足禪師”指蔡京,京幼時曾為僧徒。敗道:破壞清規戒律,欲結俗緣。

5.

青袍御史:幕府僚屬帶御史銜,穿青袍,其人姓名不祥。

6.

將軍客:指詩人自己。

白話譯文

手持霓虹彩旗從祭壇上退下來以後,又淡飾薄妝在玉樹下水晶盤上輕盈起舞。

滿懷深情娥眉微蹙,有多少心事想要傾吐訴說,在薄酒慢慢消退時,身著單裝的玉體更是憐人楚楚。

出家的禪僧見到她,從此決心還俗下山,穿青袍的幕僚見到她,便深感羞愧,想辭去微職離幕府。

我在宴會中雖然也是將軍的座上客,更是自覺年輕人微,不敢公然對她仔細注目。

創作背景

令狐楚在天平幕府後堂宴樂,有一位曾經是女道士的官妓作了專場舞蹈表演,身手不凡,受到讚賞。詩人特地為這一場精彩表演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罷執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是寫女道士替州府官吏作道場的情景。她妝飾淨淡,舉止虔誠,手持繪有彩虹的旗幟,登上了祭壇。句中“嬌樹”、“水晶盤”均是壇上的精美鮮異的陳設物品。詩人起筆用墨的旨意不在描述修齋設醮儀式的本身,而是以物襯人,兩者合寫的筆法,暗點人的身份、神貌、並為頷聯轉入正面寫人做鋪墊。

頷聯“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孤寂的意緒,冷寞的氣氛,使之產生一種無可遏抑的幽怨之情。不料,這卻反倒越發映襯出她那嬌艷的風姿,令人格外憐愛。詩人一改前人的習慣,用怨襯美,別具特色。

頸聯“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作用是以旁襯側寫的筆法強調女道士嬌媚妍麗的程度。詩人的藝術匠心在於運用漢樂府《陌上桑》表現羅敷美的手段,通過行者“下擔捋髭鬏”,少年“脫帽著悄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烘雲托月。不過《陌上桑》是在主人公周圍的面上進行鋪敘,而詩人卻用被感染對象的不尋常側烘女道士非同一般的嬌艷。

尾聯“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當時詩人受令狐楚之辟,入幕府、做巡官,從此賓主建立了密切關係。府中的游宴慶典活動,當然也少不了這位幕賓。詩的尾聯正是寫其在女冠面前的心理狀態,進一步曲說女冠的魅力。入宴的賓客為女冠打動而神不守舍,但“同是將軍客”的詩人卻偏偏不敢隨意地貪看。此際,年僅十九歲的詩人剛剛被令狐楚表署巡官,成為了幕屬。他在經受孤苦困頓的生活之後,能夠幸獲年逾花甲、德高望重節度使的禮遇,他不會不十分珍視來之不易的變化,處處要謹慎持重,以博得府主的喜歡。何況唐代節度使幕賓的身份比較複雜,詩人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處境,既無官品又未登第,寄人籬下,討點俸祿,當然不敢在宴集的公開場合不檢點。然而,不敢看並非等於不想看,從極為複雜的心理活動中倒可折射出女道士那勾心動魂的嬌艷神彩。

針對全詩的內容而言,詩人攝取了鄆幕生活的一個片斷來反映當時道教盛行,女冠出入豪門,多與官僚士大夫相來往的社會習尚。但是詩歌形象並不能局限全篇作品的思想意義。這首詩雖說是彼時公宴上的應酬之作,藝術技巧卻成熟,其顯著之處是以簡省的筆墨巧繪了女性美。詩人筆下的女冠一露面就在特殊的背景上寫其動作和扮飾,再由淡妝、倩影引出人物不平凡的意態。這裡僅用“蛾眉斂”、“玉艷寒”畫龍點睛,重在傳神。然後宕開詩筆,揭示目見女冠諸人的心態,筆筆轉,句句襯,把正麵點染和從旁鋪襯融合為一體,靈動地表現出一位顧盼搖曳, 掩映多姿的女冠形象。

名家點評

清·屈復《玉溪生詩意》:首二句寫妓呈技,先執霓旌而上醮壇,罷乃改妝而歌舞也。及夜深玉寒,故斂眉欲訴,令人徒敗道休官之想。而休統尊嚴,未敢肆觀也。

近代史學家張采田《李義山詩辨正》:艷詩中最深婉者,措辭鮮麗而有神味,絕非西崑塗澤所及。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