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鎮

大龍鎮

大龍鎮地處玉屏侗族自治縣縣域東南,毗鄰湖南省新晃縣,是大西南與中南的結合部,是貴州省全方位開放開發戰略中“東聯”的視窗和橋頭堡,境內15公里大龍開發區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1.73公頃,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其中侗族占68.4%。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大龍鎮大龍鎮

大龍,素有“黔東門戶”之稱,位於東經108°34′—109°09′,北緯27°08′—27°31′,與湖南省西部臨界,地處大西南與中南的結合部,是貴州省全方位開放戰略中“東聯”的視窗和橋頭堡,是全國100個首批重點建設小城鎮之一,是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鎮。全鎮國土面積83平方公里,轄19個村,1個居委會,共184個村組,總人口32451人,其中農業人口25645人,現在耕地面積790公頃,農民人均耕僅0.46畝,境內有有企業12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一九九二年八月建立大龍開發區,一九九九年七月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1年成為銅仁地區工業園區。開發區暨工業園區規劃重點建設25平方公里,規劃分為東部商貿區,中部倉儲區,西部工業區,北部生活區,其中西部工業區劃分為鋁鎂工業區、錳工業區、冶煉工業區、輕工、食品工業小區。

一、自然條件:大龍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所溫16℃左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年降水量在1100—1300毫米,無霜期300開以上,全境低山丘陵,舞陽河穿境而過。

二、工業基礎:大龍歷來是貴州東部重要的工業重鎮,鎮內有中央、省、地、縣企事業單位120餘家,企業固定資產值8.7億元,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000餘人。其中,倉儲企業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3萬餘平方米,擁有五條鐵路專用線。

三、農業工作思路: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始終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放在重要地位,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中心任務,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依託,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重點加大對農村交通、水利、能源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著力構建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提高農村經濟的整體質量和效益;切實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鞏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四、交通運輸:大龍鎮具有獨特的交通優勢,東距湖南省長沙市600公里、懷化市110公里,西距省會貴陽360公里,南距桂林500公里,北鄰銅仁,距銅仁大興機場60公里。湘黔鐵路(株六複線)、玉銅高等級公路G65號高速公路、320國道、201省道穿境而過。特別是大龍火車站是成都鐵路局與廣州鐵路局的口子站,是湘黔渝三省(市)五地(州)十七縣(市)的物資集散地,銅仁大興機場縮短了開發區與外界的距離,使大龍逐步形成以鐵路、航空、國道主幹線、地方.

地理位置

大龍鎮風景大龍鎮風景
大龍鎮地處玉屏侗族自治縣縣域東南,毗鄰湖南省新晃縣,是大西南與中南的結合部,是貴州省全方位開放開發戰略中“東聯”的視窗和橋頭堡,境內15公里大龍開發區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1.73公頃,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9萬人,其中侗族占68.4%。該鎮一九九一年被列為貴州省六個周邊集鎮建設試點鎮之一,一九九二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該鎮具有六線一站的獨特優勢,即:公路線、鐵路線、電力線、通信線、電視線、舞陽河風景旅遊線和一個火車站。外交通極為便利,株六複線、320國道、201省道穿境而過。鎮內富茂石灰石、沙石等礦產,森林覆蓋率為29%,尚有2.8萬畝宜林山地可供開發。地方特產有楊梅、板栗、柑桔、油茶等。建有166.7公頃大板栗基地,100公頃楊梅基地,20公頃胡柚基地,6.67公頃黃花梨基地,53.33公頃柑桔、柚子基地。大龍鎮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啟動,一條長650米,寬16米的商業大街初步形成。同時,依託鐵路複線建設,加快了鄉鎮企業一條街建設,整條大街已初具規模。全鎮現有學校20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升學率100%,輟學率僅0.08%。近年來,大龍鎮經濟社會發展很快,持續發展潛力巨大,前景日益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