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山[甘肅山名]

大黃山[甘肅山名]

大黃山位於中國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與金昌市永昌縣交界處,屬於祁連山中段,境內有原始森林9萬畝,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黃山林區及沿山地帶居住著四五千人,祖祖輩輩在那裡墾荒種地,開墾出的10多萬畝耕地嚴重破壞了森林植被。為了確保水源涵養林不再受到進一步的破壞,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開始,山丹縣政府有計畫、有步驟地對大黃山實施了生態移民。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大黃山,地處永昌縣西與山丹縣交界,南依祁連,北枕龍首,是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分水嶺。東西長約36公里,南北平均寬21公里,面積約765平方公里。主峰磨磨頂(因山頂平坦,狀似磨盤得名,又稱毛毛頂),海拔3987米。大黃山,因盛產大黃而名,又名焉支山,是載入我國史冊的名山之一。

大黃山[甘肅山名] 大黃山[甘肅山名]

這裡重戀疊嶂,松林密布,高山瑰偉,奇石競秀。登高望遠,山上林海松濤,碧波無際;山下溝壑縱橫,清流激湍;林谷腹地,獐鹿、獾羊等野生動物出沒其間;峽谷兩側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夏秋之際,山丹花漫山紅透,競相怒放,爭奇鬥妍;曉日初升,雲興霞蔚,重霧飄渺,氣象萬千,素有"小黃山"之稱。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為鐘山寺廟會,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有秦腔小唱、風味小吃、特色產品、信息諮詢,融古今民俗於一時,聚四方朋友於一地,是消夏避暑、度假遊覽不可多得的勝地。

歷史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大黃山又名胭脂山、焉支山,因古時盛產紅蘭花,采其汁加入油脂, 可做胭脂,因此得名胭脂山。焉支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時匈奴人發出"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的感慨,詩仙李白留下了"雖居焉支山,莫道朔雪寒"的絕句。帝在焉支山接見十六國使節,紅西路軍在焉支山留下戰鬥遺址。鐘山寺位於山林巔峰之中,前寺依山勢建有玉皇殿,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清幽淡雅;後寺立於陡壁懸崖之上,騷人墨客,多有吟詠,揮毫潑墨,留嘆賞於松石之間。林木茂盛,水草豐美,有“祁連雪皚皚,焉支草茵茵”的美譽。歷代多有詩人描繪焉支,唐代韋應物有《調笑令》“胡馬、胡馬,遠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迷路。迷路,迷路,邊草無究日暮”。

大黃山山澗溪流清泉,松杉茂盛,山上北坡有唐將哥舒翰築修的寺廟,以及李白留題的“雖居焉支山,不道逆雪寒”的詩句。山水翠綠、奇峰獨秀,“西嶺晴嵐”為永昌八景之一。

焉支山載入史冊已久。先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年輕將領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進,過焉支山,擊敗匈奴,奪得河西地區,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為勝利的象徵而載入史冊。後有公元609年,隋煬帝駕幸焉支山,舉辦“萬國博覽會”,召會27國使臣,寫下了著名長詩《飲馬長城窟》,使焉支山成為世界博覽會最早的發源地而聞名天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