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每年秋季,在我國黑龍江和圖們江可以見到這些大麻哈魚。大麻哈魚是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本性兇猛,到大海後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而在幼魚期則以水中的底棲生物的水生昆蟲為食。大麻哈魚可以長到6公斤多重,它們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卵也是著名的水產品,營養價值很高。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於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畔盛產大麻哈魚,是“大麻哈魚之鄉”。
形態特徵
大麻哈魚一般體長60厘米左右而側扁,略似紡錘形;頭後至背鰭基部前漸次隆起,背鰭起點是身體的最高點,從此向尾部漸低彎。頭側扁,吻端突出,微彎。口裂大,形似鳥喙,生殖期雄魚尤為顯著,相向彎曲如鉗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上頜骨明顯,游離,後端延至眼的後緣。上下頜各有一列利齒,齒形尖銳向內彎斜,除下頜前端4對齒較大外,余齒皆細小。眼小,鱗也細小,作覆瓦狀排列。脂鰭小,位置很後。尾鰭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時體色銀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則變得非常鮮艷,背部和體側先變為黃綠色,逐漸變暗,呈青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12條橙赤色的婚姻色橫斑條紋,雌魚較濃,雄魚條斑較大,吻端、頜部、鰓蓋和腹部為青黑色或暗蒼色,臀鰭、腹鰭為灰白色。到了產卵場時,體色更加黑暗。而北美的大麻哈魚產卵時體色變紅。
【原形態】 大麻哈魚,體稍側扁,一般長約60cm。頭大,吻長,突出,微彎,尤其雄魚在生殖期吻彎曲如鉤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鰓孔為近。口大,牙扁而尖銳,頂端向內微彎,上下頜各具1列大牙。鰓孔大,鰓耙19-25。體被細小圓鱗。側線明顯。側線鱗132-148(19-26/18-24)。背緣自頭後漸次降起直至背鰭基部。背鰭3-4,9-11,起點距吻端與距尾鰭基約相等。脂鰭小,和臀鰭相結,臀鰭2-4,12-15。胸鰭1,41-16,較小,位低,腹鰭1-2,8-11。尾鰭叉形。頭背和體背青黑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10-12條橙赤色的橫斑。臀鰭、腹鰭灰白色。
生活習性
大麻哈魚為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原棲息於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後(通常4齡達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結隊進入黑龍江作生殖洄游,根據溯河時間可分為兩個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進入中國境內的僅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產卵,到達上游產卵的僅為少數。它們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辭辛勞,每晝夜可前進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淺灘峽谷還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卻,衝過重重阻擾,直到目的地。成魚進入淡水生殖期間後便不攝食。
分布
大麻哈魚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東、西兩岸。中國以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為最多,圖門江、琿春河、密江、綏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灣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撈季節為9-10月份,魚群體長一般為53-81厘米,重為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左右。中國江河的大麻哈魚有3種:普通大麻哈魚(O.keta)、馬蘇大麻哈魚(O.masou)和駝背大麻哈魚(O.gorbuscha)。
洄游進入我國黑龍江、圖們江等水系,烏蘇里江較多,9~11月份為生產旺季。烏蘇里江盛產大馬哈、鯉、鰱、鱖、鯽等魚,是中國最大的大馬哈魚產區。
用途
【來 源】:為鮭科動物大麻哈魚的肉。
【主 治】:治脾胃不和,脘腹脹滿等,噯氣頻頻,大便溏瀉。
【性味歸經】:辛、甘,微溫。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一50克。
【別 名】:麻哈魚,又名:馬哈魚、果多(《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圖們江。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9一11月用大拉網或三層掛網捕撈,鮮用魚肉。
【拉丁名】: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 Walbaum)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每500克肉中含蛋白質38.0克、脂肪32.2克、灰分2.6克(鈣、磷、鐵)、維生素B1 0.05毫克、維生素B2 0.18毫克、煙酸 7.4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