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蟋蟀

該蟲一年發生一代,以若蟲在土洞中越冬。第二年春開始出土活動,若蟲共六齡,6月中旬出現成蟲,7、8月交尾產卵盛期,卵期為15~30天,8~10月卵孵化,初孵若蟲先食母蟲所貯備食料,長大後才出洞分散覓食。

基本信息

危害作物

食性雜,為害茶等林木和許多旱地作物幼苗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40~50毫米,暗褐色或棕褐色,近長方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中央具一縱溝,後足腿節發達,脛節粗,具二列刺狀突起,尾須長,產卵器與尾須差不多長。卵長約4.5毫米,淺黃色,圓筒形,稍彎曲。若蟲外型似成蟲,四齡後顯露翅芽。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11月中旬入土穴越冬。成蟲喜歡晚間取食,若蟲和成蟲在鬆土中挖洞棲居,並常產卵於洞底部。秋、冬乾旱溫暖的年份往往盛發。該蟲食性甚廣,能為害梅、桃、櫻花柿樹、柑橘、松、杉等多種觀賞植物。以成蟲和若蟲咬傷幼苗的莖、葉、種子、根系和嫩梢,造成缺苗現象。

防治方法

(1)灌水入蟲道、水中滴煤油可迫使該蟲出逃,從而捕殺之。

(2) 用炒過的麥麩、米糠或碎花生殼等拌敵百蟲等殺蟲劑製成毒餌,傍晚置於洞口或圃地株行間,以誘殺成蟲和若蟲。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江西南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