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撤退

1953年韓戰停戰,解放軍開始將重心從朝鮮半島移到台灣問題上,東南沿海島嶼是解放軍首先要處理的地區。 1955年2月8日,政府開始進行第一批的居民與軍隊的撤離,由蔣經國負責指揮進行相關行動。 過程中,美國主要負責大陳島上居民的撤離,並協助航行路線的防衛,由於美國的協助,使得撤離行動得以和平順利的進行與落幕。

大陳島撤退是發生在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18,000多名居民(居民包含上下大陳島、漁山列島與南麂列島等)全部撤退到台灣的作戰計畫,這批“移民”登入後,因“義無反顧”、“摧家毀舍”,選擇追隨國軍來台,故被稱為“大陳義胞”。
1949年,國共內戰情勢逐漸明朗,以中國國民黨為主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中國大陸的治權,退守到西南山地與東南沿海的島嶼一帶,繼續進行作戰。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逐步進軍沿海島嶼。春、夏之際,攻陷舟山群島及海南島,加上西南山區的部隊逐步退到泰緬邊境,中華民國國軍僅有固守台灣及金馬與浙東諸島,並發動沿海的游擊突襲戰術,來牽制干擾解放軍。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即韓戰)爆發,解放軍將駐防在東南沿海的兵力移往朝鮮半島,使得大陳島等東南沿海島嶼所受威脅大減,獲得稍微喘息的機會。 1953年韓戰停戰,解放軍開始將重心從朝鮮半島移到台灣問題上,東南沿海島嶼是解放軍首先要處理的地區。 1954年9月3日,解放軍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的炮戰九三炮戰,引發第一次台海危機。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突擊一江山島,在激戰一日過後,攻下一江山島。由於一江山島是大陳島的屏障,在失去一江山島後,大陳島的防守也相對困難很多,加上以距離而論,台灣到大陳島的距離較到中國大陸遠,在物資補給上相對不易,解放軍的米格-15戰鬥機在當地擁有空中優勢,而國府方面也與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而金門、馬祖及大陳島都不在共同防禦的範圍之內(防禦範圍僅限於台灣與澎湖),經過多方評估後,最後國民政府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將大陳島上的居民與軍隊全數遷移至台灣,加強鞏固對台灣本島的防守。 [編輯] 過程 國府決定大陳撤退後,國防部將撤退行動命名為金剛計畫,由美國第七艦隊和國軍合力進行大陳島上軍民的撤退行動。 1955年2月8日,政府開始進行第一批的居民與軍隊的撤離,由蔣經國負責指揮進行相關行動。撤離的行動一共進行了四天,至2月11日完成最後一批居民與軍隊的撤離,此時大陳島上已無居民,蔣經國親自降下了大陳島上的最後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後,離開該地並裁撤中華民國浙江省政府。 過程中,美國主要負責大陳島上居民的撤離,並協助航行路線的防衛,由於美國的協助,使得撤離行動得以和平順利的進行與落幕。總計大陳島四天一共撤離了全數大約28,000名的居民與軍隊,其中居民前往台灣安置,軍人則移防至金門、馬祖等地。 [編輯] 來台後 撤離的大陳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後政府將其安置到全台灣各地,包括花蓮、台東、台北、高雄、桃園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而他們的後代更是散布在全台各地。今天在台灣仍可以見到“大陳新村”、“一江新村”等安置大陳居民的地方所在。 為表揚他們對中華民國政府與反共立場的支持,這批撤離的居民在當時多被稱為“大陳義胞”。由於他們的命運曾與國民政府緊緊結合,來台後的大陳居民大多對國民黨及蔣家有著很強烈的情感認同,日後投效軍旅、公務者不在少數。而在大陳居民的居住區更是有人修建“蔣公廟”,廟內祭拜蔣中正,以表達對蔣家的感恩。 ‘’==注釋== 身為大陳義胞後代感觀 家父為大陳義胞,據描述,當初國民政府決定後撤台灣,告知大陳島民訊息為:借住台灣,養精蓄銳後,儘速反攻回家鄉~!誰知一來就回不去了,後撤決定忡忡,基本上是半強迫,國民政府答應照顧起居,君不見其大陳新村的建築又低又矮,不符人體工學,且某些大陳新村座落位置偏僻,生活不便,後代大多外遷居多,前文中提到認同國民黨(及兩蔣)的訊息似乎有欠缺客觀,請多至大陳新村參訪便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