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民族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共有教職工92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 ,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0人。有特聘教授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帶頭人1人,學校優秀學科帶頭人11人,留學歸國博士10人,博士後17人。生命科學學院現擁有9000餘平方米的實驗教學大樓。

簡介

擁有專業實驗室面積1550 m2,擁有萬元以上儀器設備3510台套,十萬元以上儀器設備60台套,儀器設備總價值達3100萬元。其中主要的儀器和設備有核磁共振波譜儀、層析系統、高效液相色譜儀、半製備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分光光度計、凝膠成像系統、BIOSTATB發酵罐和瑞士比歐發酵罐、高速低溫離心機螢光光度計倒置螢光顯微鏡、萊卡系列顯微鏡、超低溫冰櫃、紫外分光光度計、CO2培養櫃、製冰機、多種規格搖床、顯微成像系統等。近幾年,主持和承擔科研課題11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1項、國家民委重點科研課題17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11項、遼寧省教育廳科研課題12項等各類科研課題。近五年,獲省部級科研成果12項,遼寧省科技學術成果獎12項。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 SCI、EI、ISTP收錄13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共21部,譯著1部。

生命科學學院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的整體規劃,確立並建設生物化工、套用化學、食品科學、環境工程、植物學等五個學科。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五個互相聯繫又各具特色的專業體系。生命科學學院在十幾年的建設中,在專業設定、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培養生物、化學、環境和食品工程技術專門人才的搖籃。生命科學學院在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專業建設等方面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1996年被評為國家民委生物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1997年被評為大連市生物化學工程技術中心,2000年被評為大連民族學院院級重點學科,2001年被評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004年生物工程專業被遼寧省評為首批重點示範性專業。2006年,生物工程專業被確定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示範性專業,2006年, 獲遼寧省緊缺本科生物工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生命科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有酶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水環境污染治理預防與控制工程、功能性精細化合物的合成與套用、生物技術在食品中的套用、食品有效成分分離與純化、功能性食品的基礎理論與套用、逆境植物生物學、真菌系統學與真菌資源利用及植物生態學等。

2002年《新世紀教學型本科院校創新教育體系研究》獲遼寧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高校管理創新工程》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當代優秀管理科學成果一等獎;《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素質教育》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五年來學院共承擔了28項教改項目,獲得各種教學成果12項,其中有機化學為遼寧省精品課,普通化學為遼寧省優秀課。2006年,生物工程專業被確定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示範性專業,2006年, 獲遼寧省緊缺本科生物工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院以穩定本科生教學規模,建立和完善碩士研究生教育體制,積極發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教育理念。生命科學學院現培養在校本科生1311名,於2003年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簽署了學科共建協定。我院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目前共有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7人。現有聯合招生、獨立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共71名,目前在校生50人。

學院擁有教學實驗室35個、面向全院開放性實驗室18個、學科帶頭人研究室12個。形成了實驗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育平台和體系。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將制訂 “厚基礎,寬口徑,重套用”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按照拓寬的教學計畫要求,深入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內容改革,加強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和實踐性教學環節。逐步實行輔修制,大量增加公共選修課。同時,加大投入,建設開放性的專業綜合實驗室。面向全校和社會開放辦學,與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建立教學實習或科學研究基地。結合學科發展的實際和我國生命科學產業化的發展狀況,生命科學學院確定了以教師科研為依託,培養創新型、套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並將進一步擴大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第二課堂”——開放性實驗室,重點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近三年,大學生科研立項163項,發表論文65篇。2006年在遼寧省挑戰杯大賽上獲自然科學類金獎1項、銀獎 1項、銅獎1項。2005年獲銀獎1項、優秀獎1項。每年有100多名學生作為科研助手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