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薦福寺

大薦福寺

薦福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區,也就是小雁塔所在的寺廟。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死後百日,皇族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原名“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神龍二年(706年),擴充寺廟為譯經院。

大薦福寺,中國佛教寺院。原位於唐都長安城開化坊之南半坊,寺院之東半部先後為隋煬帝在藩舊邸、唐尚書左僕射蕭瑀之西園、唐太宗女襄城公主宅、英王宅。在今西安明城南門外1.5公里處。唐文明元年(684),高宗死後百日,武則天為其祈福而創建佛寺。初名“大獻福寺”,天授元年(690)改名“大薦福寺”。武則天為題“飛白寺”額。中宗即位後,曾大加營飾,景龍(707—710)中,宮人施錢於安仁坊西北隅建浮圖,院門北開,隔街與寺門相對。唐末大亂,寺院毀於兵火,後人將寺遷至塔院,是為今之薦福寺。宋政和六年(1116),重修寺宇寶塔。明正統十四年(1449),英宗皇帝下詔整修,並豎碑記錄聖旨及重修工程始末,碑陰線刻薦福寺全圖,圖中之小雁塔還保持唐代的建築原型。天順二年(1458),英宗再敕賜寺額。明代另一次重修中,還建造了地藏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九年、三十一年,嘉慶二年(1797)、十六年多次重修寺宇或寶塔。從康熙三十一年重修碑刻《薦福殿堂圖》看,當時寺院建築多而完整。全寺共五進院,成南北長方形,山門南開。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物有:金剛殿、天王殿、慈氏閣、大雄寶殿、藏經樓、小雁塔、藥師殿、地藏殿。中軸線兩旁的建築如鐘鼓樓、涼亭、碑亭、偏殿、廂房等共有十多處。大雄寶殿、藏經閣所在的中院開東、西側門。民國間,寺院被駐軍占用,經像全毀。住僧數人避住山門內西側的數間農房中。20世紀50年代初,寺院主體建築基本與清代情況相同。後因年久失修,金剛殿、天王殿、藥師殿、地藏殿先後毀壞拆除。現在的寺院,面積與前不變,南山門外,又開北門,是遊客進出之處,門前便是寬闊的友誼西路。南山門面寬七間,三門之間用短牆相連,中門拱形門洞上方鐫刻“敕賜薦福寺”五字,額上方的牆面有精緻的磚浮雕斗拱,單檐歇山頂,綠琉璃瓦屋頂。南山門之北是慈氏閣,閣建在三米多高的台上,台四面表磚,中開南北向拱形門洞,東西側有磚砌階級供登閣,閣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廊廡朱柱,重檐歇山頂,重檐間懸“敕賜慈氏閣”匾額,廊廡外側台沿上有磚砌花窗欄桿。再往北是大雄寶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推山頂,中門檐下懸“大雄寶殿”匾額,南檐下東、西牆口上方鑲嵌有精緻的磚雕。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有鐘鼓樓,形制相同,外觀為雙層重檐,方形,有廊廡朱柱,東側鐘樓內懸掛金明昌三年(1192)所鑄二萬餘斤之大鐵鐘,每當鐘鳴,聲徹全城,俗有“雁塔晨鐘”之謂,是“關中八景”之一。藏經樓,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推山頂。小雁塔北有白衣閣,形式與慈氏閣相仿佛。1981年以後,對寺院再次進行全面整修。1995年把北門改建為古建築式樣。現寺內所存完整碑石十一方,其中宋碑五方,明碑三方,清碑七方。這些碑銘是考察大薦福寺歷史沿革、殿堂布局的重要資料。大薦福寺是唐代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主譯者為義淨三藏。義淨曾於高宗鹹亨二年(671)赴印度求法,經二十五年,歷三十餘國,攜歸梵本經律論典籍約四百部,自久視元年(700)至景雲二年(711)在東、西二京組織譯場從事譯經工作,總出經五十六部一百九十卷,其中,景龍四年(710)於大薦福寺出經二十部八十八卷。新羅僧勝莊從久視元年至景龍四年一直在義淨譯場工作,多充證義大德,與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賢首法藏法師同預譯席。義淨之後,“開元三大士”之一金剛智阿闍梨於開元十八年(730)在寺中譯出密教經典兩部,並在寺中弘揚密教,建大曼拏羅、灌頂道場,因此,此寺也是密宗的重要寺院;金剛智有新羅籍弟子慧超,曾在寺中參與譯經。法藏曾住寺弘法,並充任寺主,先天元年(712)寂於寺內。在唐代,佛牙供養還是大薦福寺的一大法事活動。清代以來,大薦福寺一度由禪僧居住,寺東南塔院有臨濟宗和尚塔十三座;另一塔院位於大興善東牆外,也有和尚墓塔十九座,其中兩塔具有藏塔風格,或許寺中亦住過喇嘛僧。這兩處塔院自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不存在。寺院今為西安市文管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