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山楝

大葉山楝

大葉山楝,Aphanamixis Bl.喬木,高達20米。小枝幹時紅褐色,密生瘤狀皮孔,產普洱、西雙版納和麻栗坡,生長於海拔500—1000米的雜木林、疏林或灌叢中。我國廣西、廣東也有,國外分布於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爪哇、加里曼丹)至帝汶島和伊里安島。

基本信息

描述欄位

大葉山楝大葉山楝

喬木,高達20米。小枝幹時紅褐色,密生瘤狀皮孔。葉為奇數(稀偶數)羽狀複葉,葉柄和總軸長20—90厘米,幼時被短柔毛,後漸無毛,小葉(5—)7—10對,革質,乾時常呈綠褐色,長橢圓形,長(12—)17—26厘米,寬(4.5—)5—7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偏斜,一側楔尖,他側渾圓而下延,兩面無毛,或於背面脈上被疏柔毛,側脈15—20對,廣展,近邊緣處連結;小葉柄粗厚,長約1厘米。花序常腋上生,雌花或兩性花的穗狀花序單生,長可達75厘米;雄花為圓錐花序式,廣展,多少被柔毛;花苞黃色,萼杯狀,紅色,裂片圓形,長約3毫米,外被短柔毛或無毛,邊緣有睫毛;花瓣綠白色至白色,3枚,圓形,長6—7毫米,無毛;雄蕊管近球形,厚,花葯6;花盤缺;子房被柔毛。蒴果黃色,球狀梨形,頂端常呈喙狀,徑2厘米,假種皮橙紅色。花期6—7月,2—3月成熟。

分布及生境

生長於海拔500—1000米的雜木林、疏林或灌叢中。目前已引為栽培。。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大葉山楝大葉山楝

木材作家具、建築、橋樑、枕木、舟車用材。種子油制肥皂,作潤滑油。種仁含油率為54.60%,其脂肪酸定性組成為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少)。

樹皮、葉:祛風消腫。用於風濕病。

大葉山楝大葉山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