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萊波蒂斯考古區

大萊波蒂斯考古區

大萊波蒂斯考古區位於利比亞科姆斯地區的萊卜達河出海口,距首都的黎波里市 123 公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00 年,腓尼基人統治時期。不過,大規模的興建是從公元前 146 年羅馬人占領迦太基城,到公元 439 年易手汪達爾人,前後共 500 多年。其間,大萊波蒂斯逐漸發展成為羅馬帝國的一流城市,為北非的第一大港。

簡介

大萊波蒂斯考古區的建築呈一個個長方形,具有典型的古羅馬城市建築風格。南北主要街道名卡爾多,東西幹道稱德古瑪努斯,城內的其它街巷都與這兩條大街平行而建。沿卡爾多大街向北可直接走到地中海南岸,卡爾多的最南端是著名的塞維洛拱門,也是大萊波蒂斯考古區的入口處。它是由在當地出生、後來成為古羅馬皇帝的塞普蒂米厄斯·塞維洛(公元 193 年~211年在位)於 202 年在東部前線獲勝後,凱旋之前倉促中建造的。這座拱門的東、西、南、北各有一個門洞,石料以石灰為主,外面由大理石浮雕和檐柱裝飾,高大而精美,不失為古羅馬建築的傑作。在拱門旁邊,還有一座 3 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寫明該考古區受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保護。卡爾多是原來老城的中軸線,由於公元 1 世紀末,即奧古斯都羅馬王朝的統治時期,大萊波蒂斯建築不斷向西延伸,現已處於考古區的西南部。當時除修建了維塔斯廣場外,其西側還矗立著利伯爾·帕特廟以及供奉大力神同為大萊波蒂斯保護神的巴科神。在維塔斯廣場的東南面則修建了維塔斯大教堂和大瑪特爾神廟,這些都是石灰石建築。在大萊波蒂斯周圍築有城牆工事,以防禦內地部落的進攻。建造者們還擴建了港口以容納更多的商船,1000 噸的船隻可以直達城外卸貨。此外,大萊波蒂斯人修建了一道堤壩和一條運河,將萊卜達河改道。修築運河挖出的土方堆積成一座小山,即今之蒙蒂塞利山。大劇場、競技場和賽馬場是古羅馬人最喜歡去的娛樂場所,因而這些建築也最具有代表性。大萊波蒂斯劇場建於公元 1~2 世紀,主要由半圓形的看台和舞台組成。中間由樂池連線,形成完美的整體。大劇場臨海而立,坐在看台上可以看到舞台和高大的背景牆,起身站立則可眺望美麗的地中海。大劇場是一座石灰石和大理石結合的建築,石灰石采自大萊波蒂斯以南 5 公里的地方,大理石則是采自地中海東部沿岸。值得一提的是大劇場內原有許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像,可惜保存至今的為數不多,只在舞台的兩側各有一尊立像,另有一些被保存在的黎波里的古堡博物館中。在塞維洛王朝時期還修建了新的會堂和西門外的獵人浴場供貴族們享樂。公元 363~367 年,大萊波蒂斯遭到奧斯圖里部落的洗劫,其間地中海沿岸發生的一次大地震(公元 365 年)更是雪上加霜,使大萊波蒂斯遭到嚴重破壞,從此一蹶不振。到公元 500 年時逐漸縮小成一個村鎮。1912 年義大利占領利比亞後開始了大萊波蒂斯考古區的發掘工作。而大規模的發掘和保護則是在 1951 年利比亞獨立後進行的。1983 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因大萊波蒂斯考古區在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突出地位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萊波蒂斯考古區大萊波蒂斯考古區

相關條目

利比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