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大菊頭蝠(學名:Rhinolophus luctus)為菊頭蝠科菊頭蝠屬的動物。分布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廣西、貴州、安徽、四川、海南、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多生活於岩洞以及樹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物種特徵
為國內體型最大的一種菊頭蝠。體長75-85mm,前臂長660-730mm。馬蹄葉發達,覆蓋鼻吻部,兩側不具小附葉。鼻孔內外緣突起,並衍生成杯狀的鼻間葉,鞍狀葉基部向兩側擴展成翼狀,使鞍狀葉呈三葉形。連線突先端低而圓,始於鞍狀後面甚下方,頂葉狹長,呈舌狀。體毛細長柔軟而捲曲,毛色棕褐或菸灰褐色,毛尖隱約有灰白色,形同霜。 分布 亞洲西部及東南部。國內見於江西,福建,浙江,安徽,貴州,廣西,台灣,海南和廣東。
台灣的大蹄鼻蝠Rhinolophus formosae 被認為是本種的一個亞種,僅分布在台灣。 生境與習性 棲息於岩洞中,常與其他種菊頭蝠和蹄蝠共處一洞,但總是單只獨掛在洞頂壁上,而且大多數離洞口不太遠的較亮處。在江西遂川捕獲的1隻,其懸掛處僅距地面不足3m高。據在浙江杭州千人洞1980-1986年觀察記錄,若不受驚擾,很少遷洞。在海南五指山的標本來自原始林緣的茅草坡上空,當時它們正在兩三隻結群飛翔覓食,不時在樹枝上倒吊者停歇。在安徽1月採到的雄體陰囊較大,睪丸5×3.5mm。食蟲。
亞種
大菊頭蝠台灣亞種(學名:Rhinolophus luctus formosae),Sanborn於1939年命名。分布於台灣島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大菊頭蝠福建亞種(學名:Rhinolophus luctus lanosus),Andersen於190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西、廣西、安徽、福建、浙江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
大菊頭蝠海南亞種(學名:Rhinolophus luctus spurcus),G. Allen於192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那大。
種群現狀
各地的數量均很少。種群非常小,占有面積有限,容易受人類活動的影響。 致危因素 一些山洞被開發為旅遊點。農民為了收集蝙蝠糞和吃蝙蝠肉,在洞內煙燻或網捕,致使它們不是離洞而去就是被捕殺。此外,殺蟲劑的套用也影響到它們的生存。 現有保護措施 如同許多蝙蝠一樣,本種目前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 保護措施建議 應考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並保護已知的棲息地,禁止任意在岩洞區採石料、開發岩洞作他用,對其周圍施噴殺蟲劑也應加節制。鑒於其分布的特點,在有本種分布的主要地區,地方法規應予特別考慮保護措施。
分布
亞洲西部及東南部。國內見於江西,福建,浙江,安徽,貴州,廣西,台灣,海南和廣東。台灣的大蹄鼻蝠Rhinolophusformosae被認為是本種的一個亞種,僅分布在台灣。
生境習性
棲息於岩洞中,常與其他種菊頭蝠和蹄蝠共處一洞,但總是單只獨掛在洞頂壁上,而且大多數離洞口不太遠的較亮處。在江西遂川捕獲的1隻,其懸掛處僅距地面不足3m高。據在浙江杭州千人洞1980-1986年觀察記錄,若不受驚擾,很少遷洞。在海南五指山的標本來自原始林緣的茅草坡上空,當時它們正在兩三隻結群飛翔覓食,不時在樹枝上倒吊者停歇。在安徽1月採到的雄體陰囊較大,睪丸5×3.5mm。食蟲。
翼手目百科(一)
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