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大箬岩鎮位於永嘉縣中部,距離縣城鎮36公里,總面積92平方公里有公路接330國道,永(嘉)縉(雲)公路貫境。大箬岩景區就位於境內,是楠溪江著名的旅遊重鎮。
區劃沿革
1949年為白泉、田垟、埭頭3鄉,1956年並為大若鄉,1961年改建白泉、田垟公社,1984年設白泉鄉、桐州鄉,1992年白泉、桐州2鄉併入,設定大箬岩鎮。轄白泉、玉泉、雙岙、大元下、龍垟、府岸、黃潭、荊州、黃岙、石岙、大箬、漲岸垟、銀泉、下榴灣、上柳灣、水雲、錢泉、桐州、李大屋、棣頭、大東、李茅、舟岙、小箬口、九房、梧漲、上陳岙、下岸、都溪、田垟、蔣山、都南、寺前、垟坑、藤溪等36個村委會。
旅遊資源
大箬岩景區
大箬岩在楠溪江西側,包括大箬岩、十二峰、崖下庫、百丈瀑、石門台、小箬岩等景點。由永嘉縣出發,乘旅遊車可直達景區大門,交通便利。
大箬岩是道教“第十二洞天福地”,南朝梁名士陶弘景曾隱居於此, 故又稱陶公洞。此洞古奧神秘,分上下兩層,內藏廟宇,供奉著陶弘景的塑像。
經濟發展
2000年來,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縣委、縣府“三 帶”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強鎮、旅遊興鎮”新路子,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7236.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771元,已基本實現小康。2001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已創建“虎紋蛙養殖場”、“白鴿養殖場”、“稻田養魚”等30多個效益良好的種養基地,逐步轉變傳統單一、低效的農業;旅遊業有了很大的突破,景區旅遊環境取得成效,塑造了“文明、衛生、安全”的景區新形象,得到遊客的一致好評。
大箬岩鎮充分利用獨特的風景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早香柚、荊州板栗兩個農業拳頭品牌資源和楠溪江中游的區位優勢,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提高了城鎮的品位和知名度,被省、市命名為省級科技星火示範鎮、市級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示範鎮、市級生態平衡示範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