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一世改革

大流士一世改革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485年),波斯帝國第三代君主,是世界古代史上傑出的帝王,是奴隸制時代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他在人類文明史上有重要的貢獻。公元前522年9月,他利用波斯帝國發生政變的機會,聯合一部分波斯權貴,殺死政變領袖高墨塔,登基為王,繼而鎮壓巴比倫、埃蘭、米底等地起義,恢復了瀕於瓦解的波斯帝國秩序。在位期間,大流士大大擴張了波斯帝國的疆域,形成了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為了鞏固政權和帝國的發展,從公元前518年始,大流士對原有的統治機構和古老的軍事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大流士改革”。

簡介

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一世改革
公元前522—前485年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為鞏固波斯人統治和自己的專制政權而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內容有確立君主專制,將全帝國分為20個行省和五大軍區,整頓軍隊,聯合各被征服地的統治階級,統一幣制,修建驛道,將瑣羅亞斯德教定為國教。其中著力整頓了賦稅,規定每省應納稅額,由包稅人徵收,每年可得稅銀1.456萬塔蘭特(每塔蘭特為30.3公斤)。波斯帝國能存在兩個世紀,與大流士改革有重要關係。

改革背景

大流士一世改革波斯帝國遺址
波斯皇帝,暴君岡比西斯死後,波斯的大臣們紛紛向那個假扮巴爾迪亞王子的拜火教僧侶高墨達投降,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高墨達當了8個月的皇帝,但從不召見大臣,總是深居簡出,拒絕召見大臣,也不在公眾場合露面有人傳說這個巴爾迪亞其實是拜火教僧侶高墨達,大臣們都將信將疑。有一天,岡比西斯過去的一個王妃發現新皇帝沒有耳朵。她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大臣歐塔涅斯歐塔涅斯馬上斷定新皇帝不是巴爾迪亞,而是僧侶高墨達。因為在居魯士當皇帝時,這個高墨達由於過失被居魯士下令割去了雙耳。歐塔涅斯馬上把真情告訴了另外的6名波斯貴族,其中包括後來的皇帝大流士一世。他們決定也發動一次政變,殺死高墨達,奪回政權。

這7個大臣先是派人在首都到處散布,新皇帝不是真正的巴爾迪亞,而是高墨達的訊息。沒幾天,假巴爾迪亞的訊息便在京城傳開。高墨達知道真相敗露之後,驚慌失措,馬上逃到米底的一個地方,最後被歐塔涅斯和大流士等人殺死。

高墨達死後,這7個大臣又商議由誰來當新皇帝的問題。但誰都認為自己應該當皇帝。一天,7個人又為此事爭執起來,只有歐塔涅斯最後退出了王位的競爭,只要求今後不管誰當了皇帝,都不得對他有不敬的地方.其餘6人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由誰當皇帝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最後6人商定,第二天早晨,6人乘馬在郊外集合,看誰的馬先嘶叫就由誰來當皇帝。最後,大流士讓他的馬夫使了一個計策,使他的馬先叫了起來,當上了皇帝。

改革進程

大流士特別喜歡吃愛琴海產的鮮魚,為了極時把鮮魚送到宮中,他下令修了一條全長兩千多公里長的驛道,稱為“皇道”。這條驛道全線設有100多個驛站,沿路驛站的信差,就用接力的方法,快馬加鞭地把鮮魚送到宮中。從愛琴海到大流士的宮中,如果步行需要幾十天的路程,但由於有了這條驛道,信使3天就可以到達。希臘人羨慕地說:“波斯王住在巴比倫,愛琴海鮮魚進宮廷”。

當然,修築這條驛道也使波斯的交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條路在中國漢代張騫通西域後,便成了絲綢之路的東段。此外,大流士還下令挖了一條由尼羅河到紅海的運河,這條運河就是現代蘇伊士運河的前身。

由於波斯的交通發達,沿途又有士兵保護商旅行人免遭搶劫,波斯和印度以及地中海各國的貿易很快便發展起來。據說,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個時候從印度傳入波斯的。

大流士即位後,便將各行省的貢賦固定下來,並統一了度量衡。他還下令鑄造和使用金幣。金幣的正面是他本人的頭像,反面是一個弓箭手,這種金幣叫做“大流克”。現在,這種錢幣成為古幣收藏家眼中的珍品。為了享受,大流士還調集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地的大批能工巧匠,為他建造宏偉的王宮。

後世的歷史學家把大流士的這些做法稱為“大流士改革”。

自從王位坐穩以後,大流士為自己樹立了一個石碑,上面大言不慚地刻寫道:“敘斯塔斯帕之子大流士,由於他的馬和他的馬夫歐伊巴雷的功績,贏得了波斯帝國。”和他一起殺高墨達的那幾個大臣,此時誰也不敢說什麼了。其中有個不識時務的叫尹塔普列涅的衝撞了大流士,結果被大流士殺了全家。

公元前500年,大流士發動了對希臘的戰爭。在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中,波斯軍隊被希臘人打得大敗。10年後,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再次遠征希臘又慘敗而歸。從此,波斯帝國逐漸衰落。

改革內容

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一世改革
1、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採取軍政分權制度,大流士劃全國為23個行省,每省設立總督(負責管理行政、司法和賦稅)和將軍(負責統領駐軍)各一人,兩者互不隸屬。又在總督身邊設立“皇室秘書”,作為皇帝和總督之間的橋樑。(中國的地方軍政分權制度好象是從宋朝開始,至於“皇室秘書”很象中國唐以後的“監軍”。)

2、效法亞述,進行軍事改革。包括建立“不死隊”;把全國分為5個軍區,以便於管理;嚴格規定每省駐防軍的規模;皇帝是最高軍事統帥,軍隊由波斯貴族領導;在腓尼基人的協助下建立海軍;每年進行軍隊檢閱。(軍區就好比唐朝前期的節度使或都護。)

3、重新規定各省的賦稅,並採取包稅制度。(很像中國歷史上的元朝。)

4、修築驛道,開鑿運河。驛道的修築有利於軍隊的機動性,更促進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使相異的差距日益縮小;而運河也北非和西亞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正如中國統一之後。)

5、統一度量衡。(也如秦的統一。)

6、奉一神教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該教於南北朝時傳入中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