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沫

大泡沫

在本書中,丹尼爾·格羅斯從大量事實中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觀點:所有的泡沫都有積極作用。從19世紀的電報狂潮到當今美國對於可替代能源的狂熱,從鐵路到房地產,格羅斯帶我們回顧了這些大膽投資者和先鋒所帶來的旋風,分析了它們所留下的寶貴財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通常被認為是災難的泡沫實際上曾經幫助人們建立了商業基礎設施,從而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可以說,泡沫其實也是重大的科技和商業創新時代中迅速扭轉經濟的一種方式。身處泡沫邊緣,只有以積極的心態直面泡沫,掌握它的動作規律,才可能從中獲利。

針對傳統的“是泡沫,就會破滅;泡沫越大,損失越慘重”的看法,作者提出了新的觀點:泡沫並非壞事,在商業和科技創新的時代,泡沫是助推經濟的一種方式。書中對美國歷史上幾次主要的投機性泡沫進行了風趣而翔實的描述,提出如果泡沫能夠創造出新的基礎設施,將非常有益的。作者引領我們聚焦美國歷史上的鐵路設施、汽車業、電訊業、房地產、公共運輸和股票市場的發展,並分析了由於過度投資,它們經歷的迅速膨脹——陷入低迷——重新繁榮的跌宕歷程。

圖書簡介

書名:《大泡沫》

副標題:為什麼金融,房地產.網際網路能源泡沫對經濟有益?
預計出版時間:2008年1月
開本:16
版次:1
頁數:179
ISBN:9787508610405
國別:中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 29.00元

內容簡介

針對傳統的“是泡沫,就會破滅;泡沫越大,損失越慘重”的看法,作者提出了新的觀點:泡沫並非壞事,在商業和科技創新的時代,泡沫是助推經濟的一種方式。書中對美國歷史上幾次主要的投機性泡沫進行了風趣而翔實的描述,提出如果泡沫能夠創造出新的基礎設施,將非常有益的。作者引領我們聚焦美國歷史上的鐵路設施、汽車業、電訊業、房地產、公共運輸和股票市場的發展,並分析了由於過度投資,它們經歷的迅速膨脹——陷入低迷——重新繁榮的跌宕歷程。
盤點19世紀末以來美國的經濟泡沫,在眾說紛紜的“泡沫論”中,提出“泡沫也有大價值”的驚人觀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強力推薦
泡沫,比如20世紀20年代和90年代的股市泡沫,是現代經濟生活令人深惡痛絕的特徵。美國的投資者一次又一次受到快錢、新技術和過度樂觀情緒的引誘而頭腦發熱。當泡沫破滅時,他們一次又一次證明著自己的愚蠢。因此,金融史也是一部夢想破滅和痛苦反思的悲劇史。
但這是故事的全部嗎?現在回顧起來,泡沫是否也有它積極的作用?這種瘋狂的經濟狂熱是否也為機遇、增長和創新打下了基礎?泡沫能成為經濟的一個有利因素嗎?
在本書中,丹尼爾·格羅斯從大量事實中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觀點:所有的泡沫都有積極作用。從19世紀的電報狂潮到當今美國對於可替代能源的狂熱,從鐵路到房地產,格羅斯帶我們回顧了這些大膽投資者和先鋒所帶來的旋風,分析了它們所留下的寶貴財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通常被認為是災難的泡沫實際上曾經幫助人們建立了商業基礎設施,從而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可以說,泡沫其實也是重大的科技和商業創新時代中迅速扭轉經濟的一種方式。身處泡沫邊緣,只有以積極的心態直面泡沫,掌握它的動作規律,才可能從中獲利。

作者簡介

丹尼爾·格羅斯是《slate》雜誌“錢箱”(Moneybox)欄目專欄作家,曾出版過多本圖書,並且擔任星期日《紐約時報》“經濟評論”欄目的撰稿人。他的文章還經常發表在著名雜誌《紐約》和《連線》上。康奈爾大學畢業後,格羅斯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並且獲得美國歷史專業的文學碩士。現在他和家人居住在康乃狄克州。

目錄簡介

專家推薦 泡沫之中,泡沫之後
第一章 無處不在的泡沫
天價收購
泡沫的爆炸
泡沫和創新的循環
第二章 電報
維多利亞時代的網際網路
電報業的狂想
第三章 鐵路
貨物運輸的巨大突破
政府的支持
鐵路建設狂潮
廉價運輸與經濟整體
懸崖邊緣
騰飛的平台
第四章 金融新政
新繁榮時代
非理性狂熱
崩潰最終來臨
亡羊補牢
新商業模式
第五章 網際網路
網路泡沫
頂峰的崩潰
泡沫後的創新和增長
第六章 房地產
經濟衰退後的房地產發展
泡沫浮現
失去魔力
經濟發展的催化劑
第七章 可替代能源
進步事業
乙醇熱
太陽能產業的繁榮
綠色旗幟
尚未來臨的泡沫
結語
致謝

文摘

泡沫之中,泡沫之後
無論是在全球金融市場,還是在中國本土的金融市場,在流動性過剩的今天,泡沫、以及與泡沫經濟相關的爭論,再次成為政策制定者、市場研究者和廣大投資者共同關注的話題。
饒有趣味的是,在監管者的提醒與調控中,在投資者教育旗號下的風險揭示中,投資者依然對市場保持了高度的熱情,對於泡沫始終是津津樂道的,從他們那裡聽到的通常的說法是:啤酒沒有泡沫還味道不好呢!
因此,站在市場波動起伏的角度看,如果經濟學上嚴格意義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需要更多關注的,是在泡沫之中如何生存;對於管理層來說,更值得關注的,則是泡沫過後,可以給我們留下什麼,是狂歡過後的杯盤狼藉,還是喧囂之後的冷靜。在觀察泡沫的問題上,《歷史上的大泡泡》給了我們一個獨特的市場化的視角,它不追求刻板的專業,不強調似乎先人一步的預見,它從一個財經記者的角度,來看看泡沫對於一個普通公眾的影響,因此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譯著。
從金融業開始越來越多滲透到公眾生活中的人類經濟金融發展歷程開始,世界經濟的發展似乎就一直在泡沫的困擾中前行。從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到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從英國的南海泡沫和英格蘭鐵路狂熱,從美國的大蕭條到納斯達克泡沫。究竟應當如何看待這種泡沫現象?
泡沫之後,留下什麼?
既然泡沫現象在金融發展歷程上往往難以避免,那么我們只是被動地等待泡沫的過去和大眾瘋狂情緒的冷靜,還是能夠有所作為呢?
在強調泡沫的巨大破壞作用已經十分充分的時候,強調泡沫對於經濟體系的建設性可能顯得有些另類,但是這恰恰是《歷史上的大泡泡》這本書是大量的實例所著力要給我們強調的。如同森林的參天大樹往往從大火後的灰燼中成長起來,回顧經濟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許多行業的繁榮和行業巨頭的誕生都得益於行業泡沫的積累或破裂。19世紀中期,美國的電報網路泡沫崩潰開啟了行業內的創新以及美聯社的誕生;19世紀80年代,鐵路投資泡沫的破裂促進了新興、廉價、發達的鐵路運輸網路的形成,並促成了蒙特哥瑪利·沃特、西爾斯·羅巴克等知名公司的誕生……
如果我們現在所處的市場已經出現了泡沫,那么,如果泡沫過後。會留下一些什麼?讀完這本書,我們的思考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對歷史泡沫故事的回顧與欣賞之上,更多的,還需要反觀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正在快速變化中的市場。因為,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很多的泡沫的股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