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棕蝠

大棕蝠

以回聲定位蝙蝠為模式動物,採用在體動物細胞外單位記錄法,研究了後掩蔽效應對下丘神經元聲反應的影響。結果顯示,部分神經元(38%,12/31)對測試聲刺激的反應明顯受到掩蔽聲的抑制。

基本信息

大棕蝠

Eptesicusserotinus Schreber, 1774

英文俗名: Serotine

別名:小夜蝠、放棕蝠、蹁蝠、歐洲棕蝠、鹽老鼠

鑑別特徵

吻部兩側略形鼓凸,體形較北棕蝠大,前臂長49毫米以上;背毛淡黃褐色,正脊毛色較深;外門齒之高度甚小於內門齒之半。

形態:體較大,前臂長49-51毫米,吻鼻端局部裸出,具稀疏短毛;第三指骨長84-85毫米。耳短,基部厚,耳向前折可達口角,耳屏稍長,基部較寬。尾發達,尾突2.5毫米。距緣膜呈三角形,沿距基部向距緣伸出,不具膜間壁的肉質膨大。

毛色:背部淡黃褐色,正脊背部呈沙褐色,毛基略淡,不具銀色波紋。翼膜為淡褐色。腹面毛基淡黃褐色。喉及下腹的毛基色略淡。

頭骨:頭骨較遍平,顏面頂部有一明顯的淺溝,其兩側略形凸突。矢狀嵴發達,顴弓後部較寬(13-15毫米),前頜骨前部中間有明顯的鼻窩,其深不及吻端到眶間狹縮處全距之半。

牙齒:上齒列較小,約等於眶間寬。外門齒甚小,內門齒呈錐狀,超過外門齒的兩倍;犬齒髮達。上頜前臼齒(Pm2、Pm3)缺失。大前臼齒(Pm4)每側1枚,呈三角形,其齒冠高於臼齒齒冠。上頜後臼齒(M3)咀嚼面上的第三連合小於第一連合的 。下頜大前臼齒(Pm4)的高度為Pm3的一倍。齒式 =32。

生態

大棕蝠在夏季棲息在房舍棚頂、閣樓、夾壁牆、木製的水塔等各種不同的隱蔽所里,但不一定只選擇建築物,也棲息於岩隙之中。隱蔽所除要求黑暗,適宜的溫度以外,對安靜等其它條件要求也較嚴格。我們曾見到在熏煙樓因煙燻而造成大棕蝠成批死亡的現象。在日落後,夜色蒼茫時飛出覓食,主要以大型的鞘翅目昆蟲為食,也食雙翅目昆蟲。大棕蝠由幾十隻到幾百隻組成群體。越冬地點不詳。它們大概無長距離的遷移。大棕蝠7月份產2崽,約兩個月可生長到成體的大小。

大棕蝠大棕蝠

地理分布

從南歐到高加索,中亞與中央亞細亞到蒙古均有分布。我國除東北外,還見於內蒙、山東、河北、陝西、甘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