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通寶是南明魯王朱以海被奉為監國於浙江紹興時所鑄。1644年,清兵入關後,魯王逃亡台州(今浙江臨海)避難,1645年,被明朝舊臣張國維、張名振等擁立於紹興監國。當年12月鑄行了大明通寶。朱以海奉為監國後,繼與福州唐王朱聿鍵政權相互傾軋,1646年6月,清軍渡錢塘江攻打魯王小政權,張國維兵敗身死,朱以海由被困中逃出,由張名振等護衛流亡海上,後依鄭成功居金門病死。
大明通寶材質有紅銅、黃銅兩種,鑄造不精,只見小平錢,背鑄“戶”、“工”、“帥”等字,也見光背平錢,有的背“帥”在穿上,也有穿右“帥”字。初鑄錢徑26毫米,後鑄錢徑為24毫米至25毫米。大明通寶傳世不多,光背在2000元左右,背戶、上帥、右帥在1500元左右,背工在3000元左右,背招罕見,估價在5萬元左右。
曾有泉家認為,明朝嘉靖年間鑄過大明通寶,但史無記載。
相關詞條
-
洪武通寶
"洪武通寶牧牛錢",該錢幣正面鑄有"洪武通寶"四字,刻五爪金龍紋,背面圖案為一小孩牽牛圖,手握牛鞭的"牧牛圖"。是洪武時期朱元璋為了紀念童年所鑄造的一枚...
簡介 發展演變 -
通寶[古代方孔錢之一種]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
來歷 歷代概況 收藏價值 -
永樂通寶
永樂通寶是大明王朝於永樂年間鑄造的年號錢。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 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
簡介 版式特徵 關於永樂大帝 與鄭和下西洋 發現情況 -
太平通寶[清末小刀會錢幣]
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公元1853-1855)年間鑄造有“太平通寶”。背有日,月紋象徵反清復明之意。形制為小平錢。
簡介 外形 背景 意義 價值 -
隆武通寶
弘光元年(1645),大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等人擁立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鑄行“隆武通寶”。
-
天朝通寶
天朝通寶,因錢號“天朝”舊譜一般均為太平天國錢。今泉家馬定祥以為屬浙江天地會假借太平天國聲威於同期(1850-1868年)所鑄會錢。因此錢多出浙江;“天...
簡介 年代 價值 -
宣德通寶
宣德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大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開鑄“宣德通寶”,約鑄行十萬貫左右(約1億枚),錢體厚重,全部為素背平錢。宣德通寶字跡沒有永樂...
-
嗣統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嗣統通寶,該幣黃銅質、小平、隸書、對讀,正面“嗣統通寶”四字,文字規整,傳世包漿,徑2.5毫米,重4.17克,寬廓光背,嗣統通寶從朱明...
背景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