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艾蛛

背甲梨形,頸溝深,頭區稍隆起,黑褐色。 觸肢和步足黃褐色,後者有褐色環紋。 足式為1,4,2,3腹部背面黑色底,有銀色斑紋,圖案形(圖170a)。

形態描述

體長5.30,頭胸部長1.80,寬1.10;腹部長3.50,寬1.90。前後眼列均後曲,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列4眼等距排列,間距約等於前中眼直徑;後中眼大於後側眼,兩後中眼彼此靠近,間距約為1/2前中眼半徑,後中側眼間距等於前中眼直徑的1.5倍。中眼域梯形,前邊大於後邊,長小於寬。背甲梨形,頸溝深,頭區稍隆起,黑褐色。胸甲黑色,前端有一對眉狀橫斑。螯肢黑褐色,前齒堤4齒,大、小齒相間,後齒堤3齒,第2齒最大。顎葉、下唇皆黑褐色。觸肢和步足黃褐色,後者有褐色環紋。腿節、脛節有環紋2個,一個居中,一個位於遠端;膝節褐色,後跗節有一環紋。足式為1,4,2,3腹部背面黑色底,有銀色斑紋,圖案形(圖170a)。腹部腹面正中黑色、兩側黃褐色。紡器赤褐色,其後的尾端呈黃黑相間。
外雌器基部隆起較豐滿,垂體起始於基部前方,向前延伸一段,折向腹側,逐漸變窄,匙狀部細長,垂體環皺多而密
本種的外雌器垂體形態與德久艾蛛C.norihisai Tanikawa,1992(Tanikawa,1992:41,figs.99―107)相似,但腹部斑紋和齒堤齒的排列各不相同。

地理分布

廣西壯族自治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