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嶺山森林公園內山塘、水庫較多,總共有九座,面積為93.6公頃。面積較大的有中部的懷德水庫和大溪水庫,東部的大瀝水庫,在場部和石洞工區還有石碑頭、大板兩座小型水庫。
地理位置
大嶺山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南部,珠江口的東北部,正處於珠江三角洲開發區的中心地帶。北鄰厚街,與莞城相對,南接虎門、長安,與深圳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2′22″-113°48′12″,北緯22°50′00″-22°53′32″。
地勢條件
地貌屬低山、丘陵,整個地勢東北部偏高,西北部偏低,海拔多在150-450米之間,最高峰為北部的大嶺山頂,海拔530.1米,相對高差一般在150米左右,坡度15°-40°。
氣候條件
森林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暖熱,平均氣溫21.7℃,一月份平均氣溫13.5℃,七月份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37.9℃,極端最低氣溫0.4℃,4-10月份為夏季,平均氣溫在22℃以上,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50天。
年平均降雨量1790mm,最大日降雨量在六月,紀錄為395.5mm,最小降雨量在一月為2.2mm,水熱條件好,有助於林木的生長,按四季氣候標準,大嶺山沒有冬天,但每年在受1-2次颱風影響。
地質條件
資源
人文景觀
1、廟宇
觀音古廟位於石洞溪邊東南,石洞湖東北山上,1994年,此廟重建,供奉觀音菩薩。廟內有觀音聖泉,水質潔淨。另外還有八仙廟,在石洞溪西南面。
2、東莞城牆
在石洞溪西南,路邊建有東莞城牆,由門樓和城牆組成。樓頂為單檐歇山構築成亭的形式,為紅柱瓦,城樓下為紅色拱門通道,無城門,為交通需要。紅色城牆長十多米,與城樓相聯。
3、佛像
在臨近東莞城牆西的路邊,有一尊彌勒佛像,高約10多米。
植物景觀
公園內建有石洞景區、蓮花山自然保護區、花燈盞——雞公仔遊覽區、馬山廟遊覽區、白石景區、燈芯塘景區等六個主要景區。公園最高點“茶山頂”海拔530.1米。公園內物種豐富,據初步調查,共有維管木植物105科247屬346種。
1、原始次生闊葉林
石洞景區是整個森林公園的核心區,這一帶有近2萬畝的原始次生闊葉林。原始次生林是原始森林經過多次採伐和破壞後天然更新的森林。
這片森林林冠茂密,林內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生活有穿山甲、野豬、貓頭鷹、鷺鳥、蟒蛇、毛雞、澤蛙等野生動物;生長有桫欏、金毛狗、蘇鐵蕨、土沉香、毛茶以及各種蘭花等珍稀植物;花卉種類繁多。
2、水翁濕地
在雞公仔景區(園區的東南方向)有一片沼澤,面積約152畝,形成了東莞現有不多的較大片的水翁濕地。
水翁別名水榕,為桃金孃科水翁屬的常綠喬木,喜生於水邊,有固堤之功能,分布於廣東省及海南、廣西、福建等省區,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亦有分布。
濕地里生長有水翁、厚葉算盤子、對葉榕、海芋、露兜草等多種喜濕植物以及蝦、蟹等多種水生生物。林冠密不透光。
3、山杜鵑群落
在大嶺山森林公園蓮花山西峰,從蓮花山腳往雞公仔步道方向走約2600米,那裡有一片面積達幾十畝的山杜鵑群落。山杜鵑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山杜鵑的花呈輻射狀,花瓣桃紅色而帶白色斑點,味甜,花蕊細長成束狀。
名優特產
1、優質水果:主要有荔枝、龍眼、番荔枝、芒果、雞心黃皮、三華李、柿等十多種。
2、龍鬚草:在大嶺山上脊上生長,不用人培育管理的優質度草,可織草度及工藝品。
3、賣麻藤果:可加工特有的木花生,除去澀味可食用。
4、茨實蓮子,蓮藉:屬水生植物,可加工成旅遊補品和乾果。
5、寄生茶:本地楓香寄生俯首可見,可製成高級寄生茶。加以楓香果實,有驅風去濕、舒肋活絡之功效。
6、柿:可作生果、乾果,柿蒂可作止嘔之藥。
7、荔枝蜂蜜
8、高山茶:大山頂上有幾十畝的高山去霧茶,登高之餘品清茶,能消除疲勞。
9、老鼠拉冬瓜果:山溝溪谷有花色艷美的老鼠拉冬瓜果,味微酸可口,是集吃和觀賞於一體的奇異野果。
10、胡頹子:葉背及花果均有銀色鱗秕,果形如牛奶葡萄子,非常特別,果味甜酸可口,有生津止渴、健胃理氣、止咳之功效。
11、野生獼猴桃:含高維C果,果可生食,又可釀酒、制果醬,具美容,健體之功效。
12、山油甘(降真香果):果味甘和,游山之餘品啖飲水,即可生津止渴,且有健胃理氣、止咳的功效
建築景觀
1、八景建築群
八景度假別墅群:在石洞臨近東湖東北部別墅10棟,約40個房間,為二層。現已荒廢。
2、宜家山莊
宜家山莊在大水瀝水庫旁,現為東莞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休閒療養場所。建有接待大樓、酒店、別墅,其外觀設計很美觀,此山莊可作為森林公園的借景。
3、水庫建築
在石洞湖和鳳鳴湖澗水壩的壩頭有一棟二層建築,是水利局作為管理水庫的管理用房,建築莊重大方,也可作為森林公園一景。
4、水上樂園建築群
在石洞湖東過去建有水上樂園,現已停用。湖中有一人工島,有曲橋與湖岸相聯;島北面山坡上面有二棟二層的別野,共12個房間。島上建築與曲橋應加固,增加牢固和安全性能。
5、水庫大壩
大水庫(鳳鳴)大壩高32.2米,壩長132米,主要是防洪、飲用水蓄水、遊覽等綜合水利工程。
石洞湖(懷德水庫)大壩高16米,長240米,是防洪、灌溉、景觀等水利工程。
科研價值
大嶺山森林公園,優先保護原始生態,完好保留市級自然保護區,使珍貴森林資源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更有效地保護;同時注重推進科普教育,規劃建成市級科研基地,讓科技攻關和科普宣傳得到開展。建有燈心塘自然保護區、蓮花山自然保護區、東莞市林業科學園等科研場所。
傳說故事
石洞
清朝嘉慶初年,海盜在珠三角沿海一帶活動頻繁,當年海盜“紅旗幫”首領張保仔海盜勢力雄踞東南亞一帶海域,其匪巢位於珠江口對出附近島嶼。相傳張保仔經常在虎門海口襲擊侵犯各國商船和漁民,搶奪財物並藏於附近島嶼,後來有海盜私藏財寶於赤崗以北的山洞中,但最終未能瞞過張保仔,財命皆丟。
據說,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在赤崗以北大山一帶伏擊日軍時也曾發現此山洞。洞中原來是個石林,石頭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石林延綿20多公里。如今的“石洞”之名亦由此而來。廣州軍區早年的軍事地圖中亦有此洞的位置標識,前幾年曾指派軍事人員來復尋,一無所獲。早些年,林場職工也曾進入過洞中避雨歇息,後來卻再也未能找到它。此洞時隱時現,故此又稱其為“隱洞”。
獻壽桃
在通往茶山頂的登山步行道上,隨著步道走勢的改變,可以從不同角度看見不遠處山頂上形如蟠桃的一塊大石。
這與王母娘娘在瑤池大開“蟠桃盛會”的典故有關。
如今,那塊大石屹立在大嶺山森林公園茶山山脊當中,遠看就象一個仙桃,人們把大石稱作“獻壽桃”。
插旗石
往茶山頂的登山步行道途中可直達另一大石腳下,就是傳說中的“插旗石”。
明朝末年,珠三角沿海一帶連年發生災荒,民不聊生。為反抗官府和地主的壓迫,很多義氣之士集結在虎門海口以北一帶山中,紮寨安營,從此落草為寇,並在山腰大石上插起大旗。其中,石洞一帶的一個山寨據點樹木高大參天,樹冠交錯密集,山與村之間只有一條小道,彎彎曲曲,連綿幾公里,一直延伸到現今的九轉湖一帶。山寨哨崗就設在九轉湖入口處,義士把守住入口,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如今,站在石洞山上遠遠望去,一塊大石和上面插著的大旗仍然隱約可見。走近細看,大石上一個深約1米、直徑約10厘米的小孔赫赫在目。當地村民就把那塊大石稱為“插旗石”。
“神仙水”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不毛之地,方圓十里都沒有水源,村民為了生存都陸續向遠方遷徙,久而久之,僅剩幾戶人家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家鄉。
某日,一位天神奉玉帝的旨意到人間視察民情,考究民風,天神路過此地,看到一位旅人昏倒在路上,已經奄奄一息,在著急之際,取水回來的村民正好發現這位旅人,為了救他,村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盛器里的水給他喝。在村民的搶救下他終於醒過來,可他還需要連續十天喝水才能康復。善良的村民寧願自己少喝水、不喝水也去施救。村民的善舉感動了天神,天神奏報玉帝。
玉帝聽後,並立刻下令將大山劈開,還請來觀音娘娘灑下甘露。就這樣,連續不斷的山泉就從山上汩汩流下,人們稱此為“神仙水”。“神仙水”流淌過的地方,樹木茁壯生長,樹根相互交錯,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保全著仙泉的靈性。人們只能聞泉水之聲,不見泉水之徑,故此泉水又名“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