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更名為海陽城,與威海衛規格同等。1860年5月法國炮艦在大嵩衛外城逡回,試圖攻城。1960年8月台灣軍隊從大嵩衛外海強行登入,被擊潰俘虜。
大嵩衛目前行政隸屬海陽市鳳城街道辦事處,防務隸屬海陽市邊防大隊,關務隸屬青島海關。
大嵩衛酒傳說
明萬曆年間,海陽人高出,赴任江南布政使渡江中,救起覆舟落水的四川釀酒大師雷奮。雷奮為報救命之恩,贈祖傳釀酒秘笈。高出回鄉試之,遂得佳釀。款宴大嵩衛指揮朱之斌,稱譽不已,命部屬屯田軍按方配製。將士每出征,都以此酒壯行,皆凱鏇而歸,官兵喜取酒名大嵩衛。
衛制酒總管海陽人陳善,釀酒技藝精湛,並傳後嗣。傳人陳英弼清朝四川為宦時,恰與雷氏酒坊逢緣,相邀聚親共謀。海陽大秧歌劇調跑四川,就是酒坊人所授傳回海陽。四百年來,大嵩衛酒厚載道、德、仁、義、禮代代留香,佳話頻頻,流傳至今。
明清四眼泉酒傳說
“明時大嵩衛(今鳳城)有趙家堂號“文喜堂”,其建築後有屬榮家空地,此地風水遠近聞名。趙家欲買,榮家說用元寶擺滿地也不賣。趙家即在前建木製兩層樓,擋下此地風水,榮家著打四眼井,意給趙家透風水。後趙家於西院牆上按上精緻雕刻的玉石龍頭,意讓龍吸乾井水。”此故事流傳甚廣。因四眼井深十幾米,泉水清澈,沁人心脾,周圍百姓皆用其做醬,當時,當地進京經商者甚多,其每回家探親亦會帶井水回去做醬。相傳,聞名於世的原王府井大街做的醬用的就是四眼井的水。
明末清初,大嵩衛酒釀製傳人,聽聞四眼井,便尋其飲之,贊其水質 “明如鏡、甘如露、清如水、碧如玉”。遂取四眼井之泉,精選優質高梁、小麥等,精工釀造,終得綿甜爽口,回味悠長之宴請佳飲,由此名曰四眼泉酒。後來,百姓為保護四眼井,將其中三個眼封閉,只餘一眼用於取水,至今仍保存較好。
四百年來,大嵩衛酒厚載道、德、仁、義、禮代代留香,佳話頻頻,四眼泉酒亦流傳至今,即為今日的大嵩衛明清四眼泉酒。
大嵩衛的設立及軍事設施
為進一步加強沿海的防倭力量,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朱元璋命魏國公徐輝祖巡視山東東部沿海,徵集民眾,組建捕倭屯田軍,並擇要地擬設衛所。五月,其部下參將羅允成率侍衛夜宿“石人泊”,察勘地形,認為在黃海之濱、嵩山之陽的今海陽鳳城地勢險要,又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於是據《海陽縣舊志》記載:“同年五月,魏國公徐耀祖和都督朱復奉命設立大嵩衛和威海衛,又增設若干守衛所。並垛集沿海四萬壯丁補充衛(所),成立捕倭屯四兵,並建立若干兵寨和煙墩。”另據《鳳城志》記載:“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建大嵩衛,在梅花嶺築烽火台及守墩軍營房。”大嵩衛由首任指揮使鄧清負責築城。同年,在海陽所半島與大陸接壤處設海陽守御千戶所(今乳山海陽所)。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月,又在大嵩衛西大山東北麓設定大山寨備御千戶所,兩所皆隸屬於大嵩衛。
據《海陽縣誌》記載,大嵩衛設定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共17員,指揮鎮撫武略將軍一員,千戶10員,百戶20員,並設立大嵩衛中所、大嵩衛後所,都由千戶充任。同時,設京操軍1491人,城守軍358人,人屯軍428人,捕倭軍246人。另據《海陽縣舊志》載:“大嵩衛城系磚城,明洪武三十一年指揮使鄧清所築,領中、前、後三千戶所,周八里,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五尺,池(護城河)闊八尺,深一丈,四門東曰永安,西曰寧德,南曰迎恩,北曰翊清,並樓鋪二十八座。”從以上記載可知,當時大嵩衛無論從將領配置及城池規格看,規模都是比較高的。膠東半島與大嵩衛同年設定的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衛城都是周六里有奇,唯有大嵩衛周八里。與全國其他衛相比,大嵩衛也屬於大衛,其管轄的範圍東至今乳山的浪暖口,西至萊陽與即墨金口交界處,海岸線長近500公里。
大嵩衛的軍事設施以衛所為骨架,配以城堡、軍寨、墩台,輔以巡檢司以及在永樂和宣德年間組建的文登營,達到“設衛所巡司,以控之於陸”的目的。
海陽守御千戶所,位於海陽所半島與大陸接壤處,古稱沙溝寨。在此屯兵可南防海上入侵之敵,東西隨時協同沿岸各守御點對敵作戰,北靠大陸有堅強後盾,自古即為軍事要塞之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海上入侵,在沙溝寨修築土牆,設立海陽守御千戶所,隸屬大嵩衛。所系磚城,周三里,高二丈,闊一丈二尺,設樓鋪十五,池闊一丈,深一丈。共屯兵1120人,設正千戶1員,副千戶2員,鎮撫2員,百戶10員。百戶所領112人,設總旗2名,小旗10名。
大山寨備御千戶所,位於大嵩衛西大山東北麓,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十月立。也系磚城,周長四里,高一丈五尺,闊一丈五尺,門四,樓鋪十五,池闊一丈,深七尺。置正副千戶、鎮撫6員、百戶10員,領兵駐守,抵抗倭寇。
衛所下設軍寨、煙墩、炮台等軍事設施。軍寨是當時駐軍駐地和屯糧之所,煙墩則為瞭望報警之設,每墩射守墩兵四個,傳送信號,白天點菸,夜晚點火敲鑼。在今海陽市內,大辛家小寨子、鳳城寨前、小紀北山、大閆家北山及三駕山等地均有軍寨。煙墩則到處可見,如大辛家方里及草島嘴、小灘西山、六甲西山、石人泊梅花嶺和三駕山、黃塘東山、魯口東山、行村靈山、荊家東山、西小灘西山等處如今均保留完整。炮台五處,分布於大嵩衛、海陽守御千戶所,大山寨備御千戶所、行村寨及草島嘴。此外還有獨立的海防機動部隊文登營以及設定於衛所之間沿海空曠地帶的乳山巡檢司和行村巡檢司,形成衛連所,所轄寨,寨連墩。每值倭寇侵擾,一墩點火放煙,營、衛、所、寨、墩、司等立即互應,共御來犯之敵,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防禦體系,也被史學家們稱之為“海上萬里長城”。
大嵩衛發揮的主要歷史作用
據記載,永樂六年(1408年)四月十八日,倭寇突然襲擊成山衛白烽頭,戰火延至大嵩衛草島嘴等處沿海數百里,大嵩衛守軍與敵進行了殊死搏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署都指揮僉事戚繼光奉命“督山東督事”,派游擊黃某到大嵩衛督修海防工事,訓練抗倭軍。時大嵩衛掌印指揮趙賢素有御倭之志,與黃游擊同心協力,督修工事,建造營寨,重修烽火台,增至藤牌、弓箭、刀槍、震遠炮,並在南門外新辟演武場,訓練抗倭軍。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一股倭寇從大嵩衛西小海口登入,在黃游擊和趙指揮的率領下,千戶成交城等英勇奮戰,擊潰倭寇。設在煙臺山的震遠炮,擊沉賊船一隻,余敵狼狽逃竄。抗倭軍民在歡慶勝利之時,給震遠炮披紅戴花,譽其為“大將軍”。
崇禎十年(1637年),倭寇五六十人在大嵩衛羊角泮登入,守墩軍一面速放狼煙報警,一面與敵進行殊死搏鬥,危機時刻,援軍趕到,合力殲滅來犯之敵。
明代末年以後,由於倭患次第平定,衛所軍基本上失去了原來的作用,主要變為駐兵的場所。清軍入關後,倭寇更不敢騷擾。於是在清順治元年(1644年),“裁大嵩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鎮撫,改設守備一員;裁千戶、百戶,改為千總、百總。”到康熙中葉,已基本無戰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經過幾次裁留之爭後,最終裁大嵩衛而改設海陽縣,結束了大嵩衛長達三百餘年的抗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