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町奉行時輔佐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推動享保改革,除了江戶的行政之外,再加上評定所及地方御用、寺社奉行等。身為越前守以及在“大岡政談”和時代劇中深植人心的名奉行形象,現在以“大岡越前”之名廣為人知。
生涯
十歲時,身為三男的大岡忠相被過繼給同一分家的大岡忠真作養子。元祿十五年(1702),二十六歲的大岡忠相被專司提拔年輕旗本的御書院番起用,開始了他作為幕府官僚的生涯。在御書院番的十二年間,大岡忠相先後擔任御徒頭、御使番、御目付,並於正德元年(1711)敘任能登守,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剛正不阿——山田奉行正德二年(1712),大岡忠相前往伊勢國的山田、志摩地區擔任奉行。山田奉行的職責大致為伊勢神宮的警戒和遷移、伊勢國幕領的支配以及對鳥羽港的監督。然而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那么簡單。在當地,伊勢神宮與臨近的紀州在邊界問題上一直存在著矛盾。伊勢神宮一直把宮川作為自己與紀州的邊界,多次要求紀州方面重新丈量土地。而紀州則仗著德川御三家的身份不予承認,對於前來抗議的神官、百姓置之不理,還多次釀成流血事件。
對於如此棘手的土地問題,前幾任的奉行多以推拖、矇混了事,對於請願的民眾或是避而不見,或是出動與力予以驅趕。由於紀州御三家的身份以及奉行所模稜兩可的態度,使得兩地的邊界問題成了懸而未決的死案。而隨著新任奉行大岡忠相的到任,當地民眾再一次向奉行所請願,要求解決兩地的邊界問題。
按照當時的人情世故,紀州是親藩,而且還是御三家之一,誰敢得罪他們呢?然而忠相秉公執法,在經過實地考察後裁定伊勢神宮的領土要求合理,予以承認。並且親自前往紀州境內樹立木樁,裁決今後兩地以此木樁為界。當時紀州的藩主是德川吉宗,他非但沒有記恨大岡忠相,相反,他很欣賞忠相的為人。這件事在後世被人們傳為佳話。而隨著吉宗就任將軍,忠相亦受到重用。不少人將此次事件稱之為“命運的相遇”,因為若沒有在山田的活躍,便不會有之後的“名奉行大岡忠相”了。
在山田擔任了五年奉行之後,大岡忠相於享保元年(1716)調任江戶普請奉行,並在翌年由將軍吉宗欽點,升任江戶北町奉行。享保四年(1719)又轉任南町奉行。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江戶町奉行的構成和職責許可權。江戶町奉行分為南町奉行與北町奉行,兩個町奉行所以一個月為輪換,交替管理整個江戶城的事務。每個町奉行所擁有與力五十騎、同心一百二十人,掌管著整個江戶城的立法、行政、司法、警察、消防,相當於現在的江戶市長兼地方最高法院法官和警察局局長的職務。同時還要管理養生所、人足寄場、監獄及牢屋的相關事務。
要管好江戶這樣的大城市是不容易的,雖然擁有如此多的權力,但是所要肩負的擔子遠比想像中要重得多,而這也是吉宗讓忠相擔任該職務的原因。他相信,以忠相的品行和能力定能將江戶治理的井井有條。事實證明,吉宗的選擇是正確的。
江戶是個擁有八百多町的大城市,房屋鱗次櫛比,商業異常繁榮。而在這華麗的表象背後,則是交通的擁擠、防火措施的疏漏、環境的污染、糜爛腐化的社會風氣以及下層百姓的貧苦。肩負將軍重託的大岡忠相決定,要以自己的雙手改變社會的現狀。
消防問題一直是江戶百姓的心病。因為明歷三年的大火曾將半個江戶捲入火海,就連江戶城的天守閣也難逃惡運,無情的大火在吞噬著生命的同時,也在嘲笑著江戶城落後的防火措施。就算是到了享保年間,明歷大火的陰影依然籠罩在江戶人民的心中。
大岡忠相深知,若不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體系,明歷年間的悲劇還會再次上演。因此,他請了專人研究倉庫的結構,改進倉庫的通風設施。推廣以瓦片或蠣殼作為屋頂。並且在得到將軍的許可後,招募町人組成消防小組,成立“伊波呂”四十七人消防小隊,這是日本最早的直屬於政府的專業消防隊。同時還參與到消防工具的研發中,“龍吐水”、“水鐵炮”、“鳶口”、“刺股”等新型消防工具被套用於火災搶險中。
隨後大岡忠相又積極整頓交通。發布了一系列的公告,規定祭神用的大八車不得損壞民居,造成事故的一律重罰。為了百姓的出行方便,又修復了因年久失修而被廢止的兩國橋和永代橋。
大岡忠相還對賭博和暗娼這等不良社會風氣堅決予以取締,鼓勵市民揭發,對於揭發屬實的予以獎勵,並且親自在日本橋上張貼禁賭告示。
為了改變江戶城的居住環境,大岡忠相還成立了江戶時代第一個垃圾回收組織,給予其垃圾回收的專有權,並規定定期對江戶城的城堀進行打掃。
但是,外部環境的改變並不能真正改善下層百姓的生活。由於幕府財政的崩潰,好多下級旗本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脅,而那些貧苦的下層百姓的生活狀況則更加不堪了。
享保六年(1721),將軍吉宗在江戶評定所前放置了專供百姓投書的“目安箱”,用於聽取下級武士和百姓的呼聲。由大岡忠相負責將信件呈上,將軍本人則親自拆閱這些信函,之後再讓忠相去調查人們反映的事情。其中,一封署名小川笙船的信件引起了吉宗的注意,信中提議政府應該建起一座醫院,專門幫助那些年老無依、生活貧苦的病人。吉宗立刻吩咐大岡忠相與小川笙船面談,然而經費是個大問題,幕府的金庫中已經拿不出錢來了。大岡忠相一度想將自己的年俸作為經費,但仍是杯水車薪。最後,將軍吉宗讓出了自己的花園,小石川養生所最終得以建立。之後,大岡忠相又到處尋訪名醫,希望他們到養生所服務。又將花園改成藥園,試種了高麗參、甘蔗等進口作物。
在享保十七年(1732)夏天,關西地區因為大面積蟲災導致歉收,兩百萬人受影響,一萬多人因饑荒而死,這就是江戶時代四大饑荒之一的“享保饑荒”。這直接導致關西發生一揆暴亂。為了緩解因饑荒造成的糧食緊缺問題,大岡忠相起用青木昆陽,試種薩摩芋(蕃薯)並取得成功,隨後又向全國大力推廣,暫時性的解決了糧食問題。但是在享保十八年初(1733),由於江戶米商囤積居奇的行為還是引發了町民騷動。
其實大岡忠相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那些經典的判決。比如在《大岡仁政錄》中便記述了這么一則案例:
一名婦女由於要到大名家當幫傭,便將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交託給鄰居照料,並且每月支付保育費。當孩子長到10歲時,這名婦女結束了大名家的幫傭工作,向鄰居提出交還孩子。鄰居卻堅稱這孩子乃是自己所生,還毆打了這名婦女。婦女無奈,只能向町奉行所提出訴訟。
在奉行所,雙方當事人互不相讓,言辭激烈的斥責對方是冒牌貨,最後險些動起手來。就在其他官員都躊躇無措時,大岡忠相突然提出,要雙方像拔河那樣用力拉扯孩子,勝者便是孩子的母親。真正的母親當然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當即提出異議,不肯去拉扯孩子。就算是在與力的強制下,也只是淚流滿面地輕輕拉扯孩子的小手。就在冒牌貨歡欣雀躍地慶祝勝利時,大岡忠相命人將其拿下,並大聲喝斥道:“你這個冒牌貨,哪有母親會如此對待自己的孩子。你一心只想取勝,絲毫不關心孩子的感受,你不是真的母親。”在場的官員都十分欽佩大岡忠相敏銳的洞察力。
在江戶時代,大量的訴訟需要靠法官自由決斷。同一個案子,在兩個法官手中常會有兩種不同的判決。常年參與審判工作的大岡忠相認為,政府有必要制定相關的法律,對官員的裁決予以規定和支持。終於在享保二年(1717),由大岡忠相參與編纂的《公事方御定書》頒布,對於官員們的裁判予以了法律上的規定。
年逾六十的大岡忠相被吉宗提拔為寺社奉行,管理全國寺院的治安和訴訟。不是大名卻能當上寺社奉行的,整個江戶時代只有忠相一人。然而對忠相來說,這只是把他從町奉行位子上撤下來後的虛銜,並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高升。秉性耿直的大岡忠相與那些出身高貴卻滿肚子假道學的譜代大名們格格不入,周圍人也對他很不友善。開始的時候,因為他沒被任命為奏者番(注),所以同僚們不讓他進休息室。大岡忠相連個歇息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在殿中走廊里踱來踱去。當時他已經年過花甲,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雖然在忠相去世前兩年,吉宗提拔其為一萬石的大名,受封三河西大平,但因為參勤交代制度的關係,大岡忠相生命中的最後兩年是在江戶度過的,他自己一步也沒能踏進過西大平。寶曆二年(1752)十二月十九日,大岡越前守忠相在江戶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將軍吉宗表面上一直是以一種親民、愛民的形象出現,由他發起的“享保改革”也確實帶來了暫時的安定,但最終目的還是整頓幕府財政,加強幕府統治。幕府的勘定奉行神尾春央就說過:“農民像芝麻,越榨越出油。”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姓能得到的好處其實很少,身上的負擔卻還是在不斷地加重。
從某種意義上說,雖然大岡忠相的許多舉動確實為百姓帶來了便利,然而他自己卻成了吉宗最好的收稅機器。可惜再好的機器也有老化生鏽的時候,所以我們就看到兩個完全不同的大岡忠相,一個是雷厲風行、意氣風發的江戶町奉行忠相,一個是年逾古稀、孤獨無奈的寺社奉行忠相。
成也吉宗,敗也吉宗,大岡忠相的一生或許就是這享保時代最好的註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