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1.99平方公里,海拔 2500 米,年平均氣溫 18 ℃,年降水量 780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 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
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92.29畝(其中:田34.12畝,地2758.17畝),人均耕地 1.25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 24088.6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3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8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草地 5704.12 畝;荒山荒地 13010.96 畝,其他面積2388.97畝。
基礎設施
截至2008年底,該村基本實現通路、通水、通電,沒有路燈,其中全村有20戶飲用井水,有18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20戶通電,有82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15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6戶。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泥土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1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2輛,農用運輸車4輛,機車 3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59.4畝,有效灌溉率為 2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59.4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34畝。
到2008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全村有 10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13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1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0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54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332.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08.23萬元,占總收入的32.6 %;畜牧業收入 106.44萬元,占總收入的 32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80頭,肉牛 200 頭,肉羊 423頭);漁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 31.02 萬元,占總收入的9.3%;第二、三產業收入81.89萬元,占總收入的 24.6%;工資性收入12.51萬元,占總收入的3.88%。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5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12.5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人,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 ,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2.3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蘑芋、白芸豆、核桃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泡核桃產業、畜牧業。
人口衛生
截至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42 戶,鄉村人口 2245 人,其中男性 1186人,女性 1059人。其中農業人口 2236 人,勞動力 1363人。該村以彝族、藏族、納西族為主,其中藏族817人,納西族632,彝族419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人,占人口總數的1.4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391人,參合率62 %;享受低保 14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
文化教育
截至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 386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8 人,距離鄉中學1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7人,其中小學生283人,中學生124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5人,少數民族黨員 22人,其中男黨員63人、女黨員2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副書記組成,下設 13等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個,共有團員 11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5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927.2畝,一事一議籌勞1060個(勞均 1個)。有固定資產 15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內的重大決定事項、財務收支情況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水資源缺乏,勞動力素質底下,科技致富觀念不強,交通不便。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力度,提高科技素質,大力發展泡核桃產業、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