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電影教程

大學電影教程

一、電影剪輯的發展 二、電影聲音的分類 二、電影時空的特徵

圖書信息

作者:劉東宇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叢書名: 高等院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教材系列
平裝: 27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2251705, 7302251703
條形碼: 9787302251705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6 x 1.4 cm ; 422 g

內容簡介

《大學電影教程》以電影本體為核心,橫向分析了電影與時代、電影與觀眾等範疇的關係,縱向介紹了電影自身發展的歷史。與以往不同的是,書中對電影史的介紹,打破了傳統上將中國電影史與世界電影史分開介紹的格局,將中國電影發展還原到世界電影發展的巨觀視野中進行觀照,以期引起讀者新的思考。此外,《大學電影教程》深度介紹了電影語言的構成,並著重介紹了剪輯、聲音,彌補了以往教材中這一部分內容的不足。
《大學電影教程》適用範圍較廣,既適合愛好者深度了解電影,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電影課程的教材。

作者簡介

劉東宇,女,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劇作專業,並獲得文(電影)學學士學位,後於北京大學獲電影學碩士學位。
現任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主講《大學影視》、《影視藝術概論》、《影視劇作創作》、《西方美術史》、《藝術概論》、《(紅樓夢)選讀》等課程。與人合著有《(紅樓夢)講讀》、“高等院校非藝術專業美術教材”等。
另與人合作了影視作品《非常保險檔案》、《不可饒恕》、《重返上海灘》、《四合院》、《新昨夜星辰》、《原諒》、《鮮花朵朵》等,已在多家電視台播出。

目錄

第一講 電影是什麼
第一節 電影與時代
一、被科技孕育的藝術
二、作為商品的電影
三、電影作為藝術
四、影像文化的興起
第二節 電影藝術的特性
一、逼真性
二、假定性
三、綜合性
四、運動性
五、蒙太奇
第三節 電影與觀眾
一、觀影的審美體驗
二、觀影環境與觀影體驗
第四節 案例分析——類型電影分析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二講 電影的製作
第一節 電影的製作過程
一、前期籌備
二、攝製
三、後期製作
四、發行
第二節 電影製作的分工及其特徵
一、編劇
二、導演
三、剪輯
四、表演
第三節 案例分析——梅麗爾·斯特里普的表演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三講 電影的歷史(上)——電影的誕生(1895-1929)
第一節 世界電影的萌芽
一、盧米埃爾和梅里愛
二、早期美國電影喜劇的特色
三、法國的先鋒派電影
四、蘇聯蒙太奇學派
第二節 中國電影的草創
一、誕生
二、拓荒者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四講 電影的歷史(中)——電影的日益成熟(1930-1949)
第一節 發展中的世界電影
一、美國類型電影的總體特徵
二、電影的巨人:奧遜·威爾斯
第二節 中國電影的高潮
一、左翼電影運動
二、戰後電影的成就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五講 電影的歷史(下)——現代電影的發展
第一節 世界電影現代化
一、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二、法國新浪潮電影
三、德國新電影
四、現代主義電影
五、政治電影的世界性
六、黑澤明的創作
第二節 新中國電影的嬗變與新生
一、“十七年”電影的新收穫
二、浩劫年代的中國影壇
三、劫後新生
四、新時代的到來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六講 電影的語言
第一節 電影的畫面
一、電影的畫面與場面調度
二、電影畫面包含的內容
第二節 電影的運動
一、人物的運動
二、攝影機的運動
三、運動的變形
第三節 電影的剪輯
一、電影剪輯的發展
二、剪輯的功能
三、剪輯的技巧
第四節 電影的聲音
一、電影聲音的發展概況
二、電影聲音的分類
三、電影聲音的功能
四、聲音與畫面的關係
第五節 案例分析——《假面》電影語言分析
一、心理世界與現實時空的自由轉換
二、以光影作為修辭手法
三、鏡頭語言更加豐富多變
四、聲音的巧妙運用
本講小結
思考題
第七講 電影技巧的綜合運用
第一節 電影的時間和空間
一、什麼是電影的時空
二、電影時空的特徵
三、電影時空的分類
第二節 電影的結構
一、以敘事時間為線索的結構
二、以敘事空間為線索的結構
三、以人物心理為線索的結構
第三節 案例分析——《永遠的一天》結構分析
一、丈夫與妻子
二、老人與孩子
三、孩子與孩子
四、詩人與詩人
本講小結
思考題
附錄:世界重要電影節及獲獎電影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