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藝術

電影作為藝術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電影作為藝術》作者: 魯道夫•愛因漢姆Rudolf Arnheim(1904年7月15日 — 2007年6月9日)德國電影理論家。原籍德國的心理學家、美學家。早年在柏林大學攻讀心理學。1939年移居美國,在哈佛大學任藝術心理學教授。
愛因漢姆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電影,電影研究只是他的藝術心理學研究範疇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的電影理論活動集中在30年代,移居美國之後基本放棄。他的主要電影論著是《電影作為藝術》一書,初版於1932年,次年即被譯成英文,改名為《電影》,後經作者修正和刪節,1957年時重新發表。
這本書是一本樹立標準的書。它支持人們至今在為通過完整、生動的形象來反映我們的世紀而進行的努力。本書將把前人經驗中得出的某些原則傳留給為此而獻身的新的一代——他們熱烈參加電影俱樂部的放映活動、力籌私資拍片、進行業餘拍片試驗、在廣告和電視節目裡偷運私貨,或者經常向大製片公司進行試探。為了保存標準而進行努力是值得的。如今已經成為受人景仰的新現實主義導演或編劇的那批義大利學生,曾在三十年代里備受法西斯主義的折磨。他們當時不得不另找出路,像中世紀經院學者那樣狂熱地獻身於對電影藝術的古典作品和電影理論著作的研究。如果他們沒有在那些年代裡積累了豐富的學識和求精的思想,那么他們的想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決不能結出這樣卓越的果實。他們的論著徵引廣博而精到。
本書在西方電影理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是德國著名文藝理論家,他從心理學角度細密分析並總結了無聲電影的實踐經驗,時刻提醒創作者避免在創作實踐中脫離藝術的必要性去濫用電影的技術進步。此外,本書對電影技巧進行分類研究的方法為後來的電影文法理論創立了一個先例,成為這個理論學派的一部奠基性。
目錄
1957年
自序
1933年
《電影》(修正稿)一書摘錄
1. 電影與現實
2. 一部影片的攝製
3. 電影的內容
4. 完整的電影
1933年
使畫面活動起來的思想
1934年
活動
1935年
預測電視的前途
1938年
新拉奧孔:藝術的組成部分和有聲電影
附錄:
論愛因漢姆的電影藝術理論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