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姬蕨
大姬蕨 植物體高過2米以上。根狀莖橫走,粗1厘米以上,木質,密被暗棕色節狀粗剛毛,下面有鬚根密生,特產海南島(陵水縣,尖山)。生濕潤山坡的灌叢內。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大姬蕨
- 拉丁學名:Hypolepis gigantea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傳統系統]
- 亞門: 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 [秦仁昌系統]
- 綱:薄囊蕨綱 Leptosporangiopsida [秦仁昌系統]
- 目: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秦仁昌系統]
- 科:姬蕨科 Hypolepidaceae [秦仁昌系統]
- 屬:姬蕨屬 Hypolepis [秦仁昌系統的姬蕨科Hypolepidaceae]
- 種:大姬蕨 Hypolepis gigantea [秦仁昌系統的姬蕨科Hypolepidaceae]
- 命名者及年代:Ching
- 分布區域:海南
植物形態
植物體高過2米以上。根狀莖橫走,粗1厘米以上,木質,密被暗棕色節狀粗剛毛,下面有鬚根密生。葉疏生,直立,柄長約1米,下部直徑1.5-2厘米,粗而堅,略具不明顯的縱稜脊,有狹而深的溝槽,暗栗色,有光澤,基部略具剛毛,脫落後變粗糙,向上兒無毛而平滑。葉片大,長逾1米,基部寬約1米,三角卵形,四回羽狀;羽片10對以上,相距10厘米左右,有柄(柄長1-1.5厘米),基部一對羽片較大,長約50-60厘米,基部寬20-28厘米,長圓形,漸尖頭,基部兩側幾相等,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約25對,近對生,有短小柄,相距3厘米,略為下先出,幾成直角開展,基部的一對長10-14厘米,下側的略長,寬約5厘米,向上漸短,長圓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漸尖頭,二回羽狀;二回小羽片約15對,長2.4厘米,基部下側一枚較長,基部寬約1厘米,闊披針形,漸尖頭,幾對生,基部兩側等寬,有短小柄,向上部的無柄,但不下延,開展,相距約1厘米或較近,一回羽狀,或上部為一回深羽裂;末回小羽片約7-10對,長圓形,長3-5毫米,短尖頭或急尖頭,無柄,下部數對彼此分離,上部的多少有狹翅相連,邊緣基部淺裂或有粗鋸齒3-5對。葉脈在裂片為羽狀或三又,不明顯。羽片向上部漸小,寬約10-14厘米,長32-35厘米,長圓披針形,一回小羽片長7-9厘米,寬約2厘米,幾對生。葉軸和羽軸為灰棕色,有剛毛疏生,下面圓形,略粗糙,上面有縱槽和較密的剛毛。葉略為堅草質,乾後淡綠色,上面幾光滑,中脈有深溝,下面略被疏毛。孢子囊群生末回小羽片上,2-3對,向上部為1對,形大,位於粗鋸齒的基部上側的小脈頂端;囊群蓋大,略呈半圓形或近於長方形,灰白色,膜質,全緣,宿存,蓋於孢子囊群上面。
大姬蕨
地域分布
特產海南島(陵水縣,尖山)。生濕潤山坡的灌叢內。姬蕨科—碗蕨屬和姬蕨屬植物
碗蕨屬陸生中形植物。約有80種,主要分布於世界熱帶,向北到達亞洲東北部及北美洲。中國現有9種,大都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 姬蕨屬陸生大形植物。約有50種,為泛熱帶產,以新大陸熱帶較多,向南直達南非洲,向北到日本。中國現有6種,主要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