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測量學基礎

大地測量學基礎是由孔祥元著作、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大地測量學基礎(武大版)

圖書信息

書 名: 大地測

量學基礎
作 者:孔祥元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5月1日
ISBN: 9787307075627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元圖書目錄


第二版前言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大地測量學的定義和作用
1.1.1 大地測量學的定義
1.1.2 大地測量學的地位和作用
1.2 大地測量學的基本體系和內容
1.2.1 大地測量學的基本體系
1.2.2 大地測量學的基本內容
1.2.3 大地測量學同其他學科的關係
1.3 大地測量學的發展簡史及展望
1.3.1 大地測量學的發展簡史
1.3.2 大地測量的展望
第2章 坐標系統與時間系統
2.1 地球的運轉
2.1.1 地球繞太陽公轉
2.1.2 地球的自轉
2.2 時間系統
2.2.1 恆星時(ST)
2.2.2 世界時(UT)
2.2.3 曆書時(ET)與力學時(DT)
2.2.4 原子時(AT)
2.2.5 協調世界時(UTC)
2.2.6 衛星定位系統時間
2.3 坐標系統
2.3.1 基本概念
2.3.2 慣性坐標系(ClS)與協定天球坐標系
2.3.3 地固坐標
2.3.4 坐標系換算
第3章 地球重力場及地球形狀的基本理論
3.1 地球及其運動的基本概念
3.1.1 地球概說
3.1.2 地球運動概說
3.1.3 地球基本參數:
3.2 地球重力場的基本原理
3.2.1 引力與離心力
3.2.2 引力位離心力位
3.2.3 重力位
3.2.4 地球的正常重力位正常重力
3.2.5 正常橢球和水準橢球,總的地球橢球和參考橢球
3.3 高程系統
3.3.1 一般說明
3.3.2 正高系統
3.3.3 正常高系統
3.3.4 力高和地區力高高程系統
3.3.5 國家高程基準
3.4 關於測定垂線偏差和大地水準面差距的基本概念
3.4.1 關於測定垂線偏差的基本概念
3.4.2 關於測定大地水準面差距的基本概念
3.5 關於確定地球形狀的基本概念
3.5.1 天文大地測量方法
3.5.2 重力測量方法
3.5.3 空間大地測量方法
第4章 地球橢球及其數學投影變換的基本理論
4.1 地球橢球的基本幾何參數及其相互關係
4.1.1 地球橢球的基本幾何參數
4.1.2 地球橢球參數間的相互關係
4.2 橢球面上的常用坐標系及其相互關係
4.2.1 各種坐標系的建立
4.2.2 各坐標系間的關係
4.2.3 站心地平坐標系
4.3 橢球面上的幾種曲率半徑
4.3.1 子午圈曲率半徑
4.3.2 卯酉圈曲率半徑
4.3.3 主曲率半徑的計算
4.3.4 任意法截弧的曲率半徑
4.3.5 平均曲率半徑
4.3.6 M,N,R的關係
4.4 橢球面上的弧長計算
4.4.1 子午線弧長計算公式
4.4.2 由子午線弧長求大地緯度
4.4.3 平行圈弧長公式
4.4.4 子午線弧長和平行圈弧長變化的比較
4.4.5 橢球面梯形圖幅面積的計算
4.5 大地線
4.5.1 相對法截線
4.5.2 大地線的定義和性質
4.5.3 大地線的微分方程和克萊勞方程
4.6 將地面觀測值歸算至橢球面
4.6.1 將地面觀測的水平方向歸算至橢球面
4.6.2 將地面觀測的長度歸算至橢球面
4.7 大地測量主題解算概述
4.7.1 大地主題解算的一般說明
4.7.2 勒讓德級數式
4.7.3 高斯平均引數正算公式
4.7.4 高斯平均引數反算公式
4.7.5 白塞爾大地主題解算方法
4.8 地圖數學投影變換的基本概念
4.8.1 地圖數學投影變換的意義和投影方程
4.8.2 地圖投影的變形
4.8.3 地圖投影的分類
4.8.4 高斯投影簡要說明
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
4.9.1 高斯投影概述
4.9.2 正形投影的一般條件
4.9.3 高斯投影坐標正反算公式
4.9.4 高斯投影坐標計算的實用公式及算例
4.9.5 平面子午線收斂角公式
4.9.6 方向改化公式
4.9.7 距離改化公式
4.9.8 高斯投影的鄰帶坐標換算
4.10通用橫軸墨卡托投影和高斯投影族的概念
4.10.1 通用橫軸墨卡托投影概念
4.10.2 高斯投影族的概念
4.11蘭勃脫投影概述
4.11.1 蘭勃脫投影基本概念
4.11.2 蘭勃脫投影坐標正、反算公式
4.11.3 蘭勃脫投影長度比、投影帶劃分及套用
第5章 大地測量基本技術與方法
5.1 國家平面大地控制網建立的基本原理
5.1.1 建立國家平面大地控制網的方法
5.1.2 建立國家平面大地控制網的基本原則
5.1.3 國家平面大地控制網的布設方案
5.1.4 大地控制網最佳化設計簡介
5.2 國家高程控制網建立的基本原理
5.2.1 國家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5.2.2 國家水準網的布設方案及精度要求
5.2.3 水準路線的設計、選點和埋石
5.2.4 水準路線上的重力測量
5.2.5 我國國家水準網的布設概況
5.3 工程測量控制網建立的基本原理
5.3.1 工程泓量控制網的分類
5.3.2 工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5.3.3 工程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案
5.3.4 工程高程控制網的布設
5.4 大地測量儀器
5.4.1 精密測角儀器——經緯儀
5.4.2 電磁波測距儀
5.4.3 全站儀
5.4.4 GPS接收機
5.4.5 TPS和GPS的集成——徠卡系統1200-超站儀(system1200-SmartStation
5.4.6 精密水準測量的儀器——水準儀
5.5 電磁波在大氣中的傳播
5.5.1 一般概念
5.5.2 電磁波在大氣中的衰減
5.5.3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5.5.4 電磁波的波道彎曲
5.6 精密角度測量方法
5.6.1 精密測角的誤差來源及影響
5.6.2 精密測角的一般原則
5.6.3 方向觀測法
5.6.4 分組方向觀測法
5.6.5 歸心改正
5.7 精密的電磁波測距方法
5.7.1 電磁波測距基本原理
5.7.2 N值解算的一般原理
5.7.3 距離觀測值的改正
……
第6章 深空在地測量簡介
主要參考文獻

大地測量學基礎(測繪版)

圖書信息

【作者】 呂志平.喬書波編著
【出版社】 測繪出版社
【書號】 9787503020117
【開本】 其它
【頁碼】 209頁
【出版日期】 2010-03
【版次】 第1版
【定價】 ¥28.00 (
【商家分類】綜合教育 >> 科學技術 >> 天文學、地球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而全面地討論了測繪基準與大地控制網、大地水準面與高程系統、參考橢球面與大地坐標系、高斯投影與高斯平面坐標系、大地坐標系的建立等測繪學的基本問題,介紹了與之相關的各類大地測量數據採集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測繪類各專業本科生的通用教材,對於從事與測繪工程有關的技術人員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基礎性參考書

目錄信息

第一章 緒論
§1-1 大地測量學的任務與學科分類
§1-2 大地測量的作用
§1-3 大地測量學的發展簡史與趨勢
第二章 大地測量數據採集技術概述
§2-1 地面邊角測量
§2-2 高程測量
§2-3 空間大地測量
§2-4 重力測量
第三章 測繪基準與大地控制網
§3-1 水平坐標基準與水平控制網
§3-2 高程基準與高程控制網
§3-3 三維坐標基準與衛星大地控制網
第四章 大地水準面與高程系統
§4-1 地球重力位與大地水準面
§4-2 地球橢球與正常橢球
§4-3 高程系統
§4-4 不同高程系統間的關係及轉換
第五章 參考橢球面與大地坐標系
§5-1 球面三角學的基本知識
§5-2 參考橢球
§5-3 大地坐標系與大地空間直角坐標系的關係
§5-4 法截線與大地線
§5-5 地面邊角觀測元素歸算至橢球面
§5-6 大地坐標系與大地極坐標系的關係
第六章 高斯投影與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投影概述
§6-2 橢球面到平面的正形投影
§6-3 高斯投影
§6-4 高斯投影正反算與鄰帶換算
§6-5 大地控制網元素歸算至高斯平面
第七章 大地坐標系的建立
§7-1 大地坐標系中的歐勒角
§7-2 不同大地坐標系的轉換
§7-3 橢球定位的經典方法
§7 4 協定地球參考系
§7-5 我國的大地坐標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