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開發產品千餘種,特別是草編服飾系列產品為各界人士所珍藏,深受時裝模特和專家青睞。大名草編工藝品遠銷歐、亞、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大名草編手工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2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草帽曾是風靡一時的信物
邯鄲市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提起大名縣人們多會想到《水滸傳》里“吳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故事裡的大名府就是現在的大名縣。大名縣歷史文化悠久,春秋時是著名的“五鹿城”;唐德宗建中三年稱“大名府”;在宋仁宗慶曆二年建陪都、史稱“北京”。如今大名縣是河北省著名的花生之鄉、小麥產地。大名縣耕地面積110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82萬畝,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全國最大的麵粉加工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也為草編製作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麥稈。
“大名草編原料以麥稈為主。”河北省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王群英告訴記者。王群英是大名縣人,也是現今從事草編手工藝品製作的藝人之一。
據了解,草編起源於南唐,興盛於北宋年間。在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便隨處可見頭戴草帽的百姓。而草帽也是草編中最常見的成品。但凡見過草帽的人不難發現,草帽都是由一縷縷似辮子般草繩,逐一疊加、縫製而成。王群英告訴記者:“這一縷縷看似辮子的草繩是由5根麥秸草編織而成,這樣的草帽辮叫‘花元草’,當地又稱‘草龍’,是最傳統的草編技法。”至今,在天熱時,農民下地幹活仍會戴頂草帽遮陽。
除了遮陽,草帽還曾作為“信物”風靡一時
王群英告訴記者:“在清代中期,本地有這樣一個習俗:女孩出嫁後的第一個夏季,是要從娘家給男方拿去幾頂自己編的草帽,叫‘回春帽’。”“這個習俗促進了草編製品的流行。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加,草帽和草帽辮逐漸從自用轉為商品,開始生產銷售。”王群英補充道。
“在建國以前,草帽辮還可以用來交換小米等生活必需品。”這在當地流傳的歌謠里可見一斑:“草編是個寶/農民離不了/掐個辮子緝個草/灌油鹽醬醋有錢了/災年能換糧/豐年添衣裳。”
據村民王稱心老人回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人人都是在業餘時間掐草帽辮,白天勞動晚上掐,不搞其他的話一天掐七八掛(一掛約100米長)。最好時每掛能賣到1角2分錢,一個月下來,頂一個二級工工人工資。”
一根草辮百年傳承
在大名雖說“掐草帽辮”幾乎人人都會,且可以換取生活用品,然而要說完全掌握這門技藝並編製成品卻並非易事。王群英以編織草帽為例介紹說:“先到農家收麥秸稈,又稱“麥莛”。麥稈通常有六節,能用以編織的卻是麥穗以下、第一節以上的莖稈,二三節作配料,其餘都不可用;然後將莖稈在水裡浸泡2~3分鐘拿出。莖稈濕了就會變軟,不那么硬脆易折,這樣就能掐編了;編的時候,是三根白、四根黑(黑是指顏色污黃的莖稈),掐編及續草是一直以白色莖稈為軸心,如此編出的草辮帶著有規律的花紋;將編好的草辮放在大缸或大箱子裡用硫磺熏,熏過後便有很亮的光澤,接著就能編制草帽了。”
“最後一步還可以將浸泡麥稈的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漂粉,用開火煮,加溫7天后把外面的浮色衝掉,接著塗上彩色顏料,等麥稈晾乾編出的草帽色彩繽紛。”
她對記者演示編草帽辮時,手裡拿著的一根根麥莛,似一隻只不斷翕張著自己翅膀的蝴蝶,要馬上飛走似的。
“草帽辮的編法叫‘平編’,是最常用的草編技法。除了平編還有交編、立編。交編可以編出魚鱗紋;立編用來編織籠子。”
她拿出一包細如韭菜葉的草辮對記者說:“這個有上百年了,看看還是保存很好。草編製品怕火和過度潮濕,但是正常存放,是有很長壽命的。”
“但現在看不到這樣的草辮了。”王群英說。
“為什麼?”記者問道。
“為什麼?因為沒有原料了。”
“原料的消失,影響的不只是看不到這種(細如韭葉)草辮,就連草編加工廠,如今也看不到了。”
大名草編的主要原料是麥稈,此刻在大名縣城外,仍隨處可見千頃良田上欣欣麥苗。而王群英為什麼說“沒有原料了”呢?
有心掐草辮 原料不好找
要說其中緣由,我們還得先來看看 “消失”的大名草編廠。
“‘大名草編廠’其實是河北省大名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草帽辮加工廠,又曾更名大名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草製品公司。廠子建於1952年,當時有50多人,是為了方便從農村收購加工草帽辮,然後出口到國外。”曾任草編廠廠長張春元介紹說。
“在1981年時廠子效益最好,那時上繳利稅40多萬。廠子有700多工人,除了1個總廠還下設4個分廠。”
“從80年代初開始,小麥產量逐漸增多,這是因為採用了一種‘高產’麥種。這種麥稈低、抗風、產量高。農民得到了切實的利益,逐漸全縣的百姓都開始種植這種‘高產’麥種。然而這種麥子因為稈短,卻不適合編草辮。”
記者從大名縣宣傳部孫俊了解到:“在80年代初,一畝地的產量大約三四百斤,最好的也不過五六百斤。後來通過改良麥種和土地,小麥產量節節高升,到90年代初時,每畝地已能達到千斤。”
或許在當時,農民家家慶賀小麥產量節節高升,然而在1991年草編廠主管單位:大名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向銀行提交了“關於對草製品公司所屬五個分廠實行關閉及銀行貸款掛賬停息”的請示,其中列舉了以下的數字:1985年收購草帽辮達9500包,1986年收購1500包,而1989年只收購462包……再加之小麥收割機械化,使草帽辮的原料——麥莛,呈現明顯的減少……據此不難看出,八十年代末期廠子經營步履艱難。
“麥稈不適合掐草辮,加上機器收割,麥稈直接還田。慢慢地就沒人再掐草辮了。沒有原料的供給,廠子漸漸地走向衰落……直到1997年廠子倒閉”。張春元略顯傷感地說。
製作臉譜再受矚目
公辦草編廠的倒閉並不意味著大名草編從此末路。相反,張春元和王群英都非常肯定地說,大名草編絕不會消失。張春元解釋說:“雖然現在麥稈不適合草編,但是在農村,一些農民仍會留出一塊田地,來種植適合掐草辮的麥子。他們仍保持著這種傳統:即能用草編編制的生活用品仍堅持用草編。只是不會出現像原來的大批量生產。”
如今在大名縣仍有兩家個體草編廠,記者採訪了其中一家草編廠廠長朱自修,他告訴記者:“批量生產上確實存在困難,但草編因其獨有的特性——純天然,還是受到國內外消費者認可。尤其是現在的一些草編工藝品。”
談起草編製作現狀,中國草編大師裕庸告訴記者:“草編種類非常豐富,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特色,併兼具實用性和藝術觀賞性,但草編多受原料影響,因為所選用料多是純天然植物。植物受季節性影響大,所以草編不像其他手工藝,任何時候都能做。那么草編藝人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就像書法,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讓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在大名草編中,王群英可以說是讓大名草編“走出去”的第一人。
從2005年至今,她所創作的草編參加省市大型演出達14場。在她創作的草編中,最知名的莫過於草編臉譜和時裝。
談起這些創作,王群英對記者說:“最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了編草編衣服的構思。直到2006年夏天才開始著手製作。”
“從學校里請了學生做模特,讓他們穿上草編衣服像走T台似的在舞台表演。人們都沒見過啊,所以很受矚目。”王群英笑呵呵地說。
“京劇臉譜是傳統的一門藝術,草編京劇臉譜——生旦淨末醜,成套編制,借鑑京劇藝術來展現草編藝術,大家就樂於接受,而且很受歡迎。拿到外面去賣,二百元一套,很快就被買走。”
最後王群英感嘆道:“近幾年,自己也曾想批量生產臉譜等工藝品,但草編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機器替代不了,而現在從事草編的人又很少。”
“有時原料還不夠,(麥稈)每年就這一個季節大量收購,錯過了再找就很麻煩了。”在大名縣城郊許多牆壁上,都貼著寫有 “草辮收購點”字樣的紙張,王群英對此解釋是:時間得往前趕。在王群英現在居住的四合院裡,有幾間屋子裡已堆放著她近日收來的成捆麥莛。打開房門,一陣陣麥香撲面而來,這親切而熟悉的氣味,讓人仿佛感受到了它們的呼吸和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