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七鰓鰻

大口七鰓鰻

大口七鰓鰻,鰻魚形寄生生物,把自己貼在其他魚類身上來覓食;它們沒有顎,是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它們還沒有成對的腹鰭和胸鰭,沒有鱗。分布於北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南部,生活環境為淡水。

基本信息

大口七鰓鰻大口七鰓鰻
大口七鰓鰻是長的鰻魚形寄生生物,把自己貼在其他魚類身上來覓食。它們沒有顎,是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它們還沒有成對的腹鰭和胸鰭,沒有鱗。

簡介:

它們的產卵習性很特別。性成熟的七鰓鰻在春末夏初開始溯河。它們在溯河洄游的旅途中,常常利用吸盤狀的大口,吸附在與它們一同方向旅行的大魚身上,一路向上溯行,一邊吸食所附大魚的肉。七鰓鰻和鮭一樣,在生殖期間身體顏色也起變化,雌雄的外觀有明顯的不同。產卵場選擇在清澄而淺的河內,沙質底而有小石卵,流速很大的河段。在這樣的河底,它們把小石運到下游,形成一個空隙的巢,這個巢的形狀常呈卵圓形或略似圓形,直徑約1公尺,底稍凹,巢的貼後方有一堆小石。

雄魚先到產卵場後,開始築巢,不久就有一尾雌魚來幫助築巢。它們用吸盤狀的口吸起小石,用拖和震動的方法來把小石挖鬆動,最後把它拖到巢的後方,築成一堆。有時會有第二尾雌魚來幫忙工作,但這種現象畢竟是少數。七鰓鰻交尾的方法非常有趣,雌魚先用口吸附在巢上面的大石上,雄魚用同樣的方法吸附在雌魚的頭上;之後,雄魚把身體的一部分將雌魚捲住,結果兩尾魚就形成橢圓形的樣子。接著,雌雄魚各把身體的後部劇烈地振動,激起細沙,同時各排放出卵子精子

卵的表面有粘性,能粘上沙粒而沉入巢底。雌雄魚排完卵子和精子後即行分離,並立即一同把巢上方的小石運到下方的石堆上去,由於水流的關係,這樣就能湧起較多的沙粒到巢上,而把受精卵掩蓋起來。這種生殖方式,在短時間內反覆進行,一直到雌魚體內的卵全部排完為止。至此兩親魚離開產卵巢。這時,它們為了生殖已十分疲乏,不論是那一種敵害都能把它們捉住。由於在交尾時,身體經常受傷,組織的損傷和細菌感染,常使極度疲勞的親魚無法復原而最後死亡。

分類/名稱

(七鰓鰻)cephalaspidomorphi(鰻)>Petromyzontiformes>Petromyzontidae(北七鰓鰻)>Lampetrinae

尺寸/重量/年齡

最大長度:25.0厘米

環境

淡水

氣候/範圍

溫帶;

分配

北美,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