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義
西歐各國介於國王與公爵之間的爵號。
1.古俄羅斯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公元10世紀時基輔羅斯的奧列格、伊戈爾等稱大公(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14至15世紀,一些公國的統治者如莫斯科公爵、特維爾公爵亦自稱大公,而其低一等的臣屬稱公爵。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 Царь ) ,但仍保留大公稱號。1721年彼得一世稱皇帝 ( Император ) ,大公乃降為皇帝子、孫之封爵。
2. 13世紀以後西班牙最高教俗貴族的稱號,1931年推翻君主政體後,該稱號廢除。
3.西歐諸國介於國王與公爵之間的爵位。1567年由教皇創設。
4. 大公 ( Erzherzog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中的一種爵銜。1454年後為皇太子的稱號。
5.盧森堡大公國的國家元首。
6.合一的東正教會和天主教會。意思是大公與正統的教會。
7.在溫州方言中亦稱祖父之長兄為大公。
不同語言
在不同語言中“大公”這一單詞分別為:
• 拉丁語:Magnus Dux;
• 法語:Grand-duc;
• 西班牙語:Gran Duque;
• 義大利語:Gran Duca;
• 葡萄牙語:Grão-duque;
• 英語:Grand duke;
• 瑞典語:Storhertig;
• 德語:Großherzog;
• 丹麥語:Storhertug;
• 波蘭語:Wielki Książę;
• 立陶宛語:Didysis Kunigaikštis
• 俄語: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 芬蘭語:Suurherttua;
• 匈牙利語:nagyher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