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據史料記載,藍印花布是在唐宋“藥斑布”、明代“ 澆花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布抹灰藥而青,
候乾,去灰藥,則藍白相間”。 藍印花布是用防染方法印染而成的,印花板過去採用油紙刻制。解放後,逐漸為塑膠布代替。染法為:先用豆漿,石灰、蛋清混合作為防染漿,透過印版刷在白布上,晾乾後再用靛藍水色煮染,待布乾後颳去灰漿,呈藍底白花,故被稱為藍印花布。 由於沂蒙山生產棉花,同時土布的發展,藍草的種植,促使了印染工藝的產生。各集鎮相繼出現了染坊,接受農家的來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發展,使沂蒙山區民間藍印花布“衣被天下”。 蒼山是臨沂民間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之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在20世紀60年代前印染作坊遍及鄉村,尤以大仲村鎮小吳宅村相氏作坊最為突出。小吳宅村藍印花布印染始於清代中後期嘉慶年間,至今有200多年歷史。簡介大仲村小吳宅村相氏作坊印染的藍印花布,題材廣泛,內容形式多樣,常以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為題材,並帶有明顯的諧音、隱喻、象徵和美好的寓意,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其印染技藝工序精細,尤其在染色階段特別講究,染第一遍為“月白”,第二遍為“二藍”,三遍為“鴉青”,每一匹布都要反覆10多次,故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說。並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收了剪紙、漢畫像石、刺繡、木雕等藝術創作方法,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由原來的單面印花發展成雙面印花,由單色發展成複色,由小布發展成寬幅布,印染的藍印花布色彩質樸,紋樣豐富,風韻素雅,形象生動,富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觀賞珍藏、使用價值。如印染的匹料花布“貓蹄花”、“鳳戲牡丹”、“紅魚戲蓮”、“梅花鹿”、“雙雞”和件料花布“富貴花瓶(門帘)”、“魚與龍(床單)”、“雙鳳戲牡丹(包袱皮)”、肚兜等倍受人們喜愛,受到國內外不少藝術機構和收藏家的青睞好評。作品多次赴濰坊、曲阜和晉京陳列展銷,受到國內外友人的歡迎,韓美林工作室及山東、中央、清華大學等美術學院的專家、學者多次來此採訪、徵集作品。部分作品並被中國美術館、文化部群文局及宋慶齡基金會等組織機構珍藏。回憶:興極一時 藍印花布題材廣泛,形式和內容豐富,多達百餘品種,並且都蘊含著豐富的吉祥寓意,因此在以前尤其備受人們喜愛。 現在在相友文家中還保存著30多塊花紋板,多以梅蘭竹菊、花草蟲鳥、龍鳳走獸為主,並帶有明顯象徵諧音和美好寓意。如“鳳穿牡丹”象徵著吉祥幸福,“梅蘭竹菊”意喻品德高尚…… 從相友文的老祖父相會堂從師學藝引進印製藍印花布至解放前,這一時期,蒼山大仲村有三家印染作坊,並且大都是家傳,民間藝人把學到的這門手藝當作養家餬口的行當,每逢鄉村開集,接受農家的來料加工印花布,民間婦女以著藍花布為美,頗為一種流行。像被面、蚊帳、枕套、帳沿、包袱布等都為藍印花布製作,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用品,也是藍印花布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相友文老人回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每逢村集,他都會接到大批的來料加工,最多的時候甚至一次能接到500多塊錢的訂單,足可見當時藍印花布的興盛。秘訣:青勝於藍“藍印花布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染色,有‘三分印七分染’的說法”。相友文老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每塊藍印花布至少要進行三次染色。在染色階段,特別講究精細,染第一遍為“月白”,第二遍為“二藍”,三遍為“鴉青”,因此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說。 用來染布的顏料主要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沂蒙先民利用藍草來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大師荀子曾為蘭陵令,所管轄區域蘭陵以種植藍草聞名,他親眼目睹了藍草的色素轉化過程。 明代中期,從江南引進織造技術,帶來了沂蒙土布的發展。明末清初,廣州花商傳來了蓼藍種子,是為植物藍靛的原料。沂蒙山區民間藍草的大量種植,為藍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來源。 據相友文說,他用來染色的這一缸染料也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染過幾次顏色變淡後,再加入顏色調製,一直沿用至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06年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保護工作以來,大仲村鎮制定了相應的保護計畫和實施措施,組織專家學者對其進一步挖掘、蒐集整理,鎮政府對藍印花布加大保護力度,2006年大仲村鎮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省民間藝術(染織)之鄉”,大仲村藍印花布,2007年8月被列入臨沂市第一批非遺名錄。 年初以來,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又提出了以藍印花布為依託文化立鎮的規劃構想,進一步加強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保護和申報工作,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陳建新為組長的鎮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鎮財政列支了專項保護經費,繼該鎮“大仲村藍印花布”列入臨沂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基礎上,根據省、市、縣關於申報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通知要求,組織人員實地採訪、文字收集、補充,實物重新拍攝和光碟製作等,深入調查取證,“大仲村藍印花布”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上報市文化局申請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