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坐落在深圳市的東部。該電站於1980年開始籌備,但在籌備期間,先後發生了大量香港民眾集會反對建設核電站(核電站離離香港只有50公里的距離),以及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商討香港最終歸屬等事件,而延遲了核電站的建設。核電站最終於1987年動工建設,1994年全部機組併網發電,該電站主要向香港供電。大亞灣核電站目前共有2台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事故過程
2010年5月23日,大亞灣核電站發生反應堆內輕微核泄漏事故,事故導致冷卻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氣體輕微上升。但事故並沒有導致大亞灣核電基地及周邊地區放射性水平升高,沒有對外界導致核泄漏。2010年5月23日,大亞灣核電站一迴路放射性水平異常上升,初步判斷有一根燃料棒包殼可能存在微小裂紋。中電(香港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發言人證實,大亞灣核電站二號機組反應堆的一根燃料棒疑因質量問題出現小洞造成泄漏,使反應堆冷卻水的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氣體均上升。發言人續指,大亞灣核電站運作沒有受事件影響,由於泄漏輕微,毋須列入國際核事件評級內,但已向國家核安全局及大亞灣核電站核安全諮詢委員會匯報。各方的回應
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發表聲明稱放射性產物仍被安全殼包容,不會對公眾造成任何影響。中電發言人則回應指出,過去2星期(6月1日到6月15日),大亞灣核電站放射性水平保持穩定,未有見到明顯變化,強調核電站的放射性核素可以完全隔離,不會對公眾生成任何影響。中電又強調,由於冷卻水處於全密封狀態,被完全隔離,沒有輻射到廠外環境,過去兩星期放射性水平也保持穩定。香港天文台設有由10個監測站組成的輻射監測網路,用以監測香港的環境輻射水平。天文台亦指出,5月23日起至6月13日並無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香港保全局發言人對天文台監察數據表示,5月23日到目前為止的輻射數據均無異樣,而這次事故對核電安全不構成任何影響,根據現有的機制,不需要立即通報,但政府已要求中電稍後提交詳細事件報告。
而大亞灣核電核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立法會議員何鍾泰也表示,有關事件不屬於核事故。但他認為,如果小事也對外公布,可能會引起公眾恐慌。
大
亞灣核電運營公司於6月15日下午發表聲明
聲明說,大亞灣核電站兩台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沒有發生放射性核泄漏事件。粵港兩地環境連續監測數據顯示,大亞灣核電基地及周邊地區放射性水平與電站投運前測量的本底數據相比沒有任何變化。6月16日記者今日從國家核安全局獲悉,大亞灣核電站二號機組反應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殼出現微小裂紋,其影響僅限於封閉的核反應堆一迴路系統中,放射性物質未進入到環境,未對環境造成影響和損害。
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電台引用來自美國“自由亞洲之聲電台”披露的深圳大亞灣核電站所謂“核泄漏”傳言導致事故被高度關注。但其被高度關注的原因是該核電站離香港只有約45公里的直線距離和人們受到以前的嚴重核泄漏事故的影響,所以此次事故引起了香港媒體和市民的高度關注。
評價
事故只是導致了冷卻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氣體輕微上升,並且冷卻水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所以事故並沒有對外界導致核泄漏。
擴展閱讀:
1.核電站的歷史發展。
2.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
3.中國的核電站現狀。
4.http://news.qq.com/a/20100616/001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