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

夢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為重要、知名的作品之一,書中弗洛伊德對“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驗,分析了夢的凝縮、夢的轉移和夢的二重加工,討論了夢的隱意內容,解析了願望滿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結,闡述了幼兒生活對成人性格的影響。

內容簡介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為重要、知名的作品之一,書中弗洛伊德對“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驗,分析了夢的凝縮、夢的轉移和夢的二重加工,討論了夢的隱意內容,解析了願望滿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結,闡述了幼兒生活對成人性格的影響。本書不僅為人類潛意識學說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而且為人類認識自己確立了里程碑,標誌著精神分析體系的正式建立。同時,書中還包含了許多對文學、哲學、教育等領域具有啟示性的觀點。這是一部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列為“導致人類產生三大思想革命的書”。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年至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之後從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標誌著精神分析體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38年赴英國避難,次年於倫敦逝世,他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響不限於心理學史,且遍及哲學、美學、文學和流行文化等領域,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

目錄

第一章 夢學綜述(1900年以前)

第一節 夢與清醒狀態的關係

第二節 夢的素材:夢中記憶

第三節 夢的刺激和來源

第四節 我們醒後為什麼會遺忘夢

第五節 夢的心理學特徵

第六節 夢中的道德感 / 53

第七節 各派理論和夢的功能

第八節 夢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第二章 夢的解析方法:一個夢例的分析

第三章 夢是欲望的滿足

第四章 夢 的 改 裝

第五章 造夢素材及其來源

第一節 夢中的近期瑣事和無關緊要的材料

第二節 夢的來源——兒時經歷入夢

第三節 夢的來源——軀體刺激入夢

第四節 典型夢

第六章 造 夢 機 制

第一節 凝 縮 機 制

第二節 移 置 作 用

第三節 邏輯關係的表達方式

第四節 表現力的考慮

第五節 夢的符號象徵:其他典型夢

第六節 幾個案例:夢中的語言和數字

第七節 荒誕夢:夢中的理性活動

第八節 夢中的情緒

第九節 潤 飾 作 用

第七章 夢過程的心理學

第一節 夢 的 遺 忘

第二節 回溯

第三節 欲望的滿足

第四節 夢的功能:從噩夢中驚醒

第五節 原初過程和繼發過程——潛抑

第六節 潛意識、意識、哪個更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