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國際漢學正引起國內學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為拓寬古典文學研究的視野,增進學術研究的時代性、系統性和學理性,研究者既要關注國內研究成果,又要了解海外漢學家的研究動態,尤其需要關注研究方法層面的異同。然而目前對於漢學家的唐詩研究的考察還比較薄弱,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美國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於該校東亞系和比較文學系。他的研究領域涉及作家研究、詩歌史及詩歌理論的研究,他的唐詩史研究的特色是對文本的獨到解讀和精闢分析。這種特色的形成源於他對研究方法的關注。宇文所安的唐詩史研究促進並強化著唐詩在異域的傳播、接受和理解,並對唐詩研究在西方世界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這種影響顯得愈發重要。
《多維視角的語篇分析——現代語言學視域的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其一,綜合歸納法:收集資料,對宇文所安的唐詩史進行總結,以科學客觀的態度,依據翔實的材料,對宇文所安的唐詩史研究方法進行剖析;其二,分析法:運用語言學的理論分析宇文所安的唐詩史研究;其三。比較法:把宇文所安的研究與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就方法論層面進行對比。
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研究視角的獨特性和研究方法的新穎性。
本書研究視角獨特。首先,從文化視域的隱喻角度剖析《初唐詩》,從類典型角度透視宇文所安分析王維《輞川集》絕句組詩的形式,展示王維詩的繼承性和創新性並存的理據,以此來說明其成為類典型的原因。其次,提出原形互文和變形互文的新概念,《晚唐詩》原形互文篇幅較大。變形互文較少。再者,提出三維語境說:狹義文本語境、廣義文本語境及原創語境。此為文學研究的語境三維觀,與此相應的是語境三分法:狹義文本語境法、廣義文本語境法以及原創語境法,並提出杜甫是典型的語境詩人的新說法。另外,本書還用社會因素法剖析了宇文所安對白居易晚年詩的研究。
《多維視角的語篇分析——現代語言學視域的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研究方法新穎。運用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剖析了宇文所安的唐詩史研究方法,首次從現代語言學的視角,多層次地透視了宇文所安唐詩史的研究方法。從文本關係的思路出發,我們將文本分為三個層次:文本內、文本間及文本外研究,運用相應的語言學概念:隱喻、類典型、互文性、語境及社會因素層面透視了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的方法。文本內研究包括隱喻,文本間研究包括類典型、互文性,而語境、社會因素則屬於文本外研究。研究目的在於對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背後運作的方法論加以剖析,本書研究的視角新穎,結論具有啟發性。
我們從研究的結論看到,漸趨興盛的海外漢學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行性和現實性,以及漢學研究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宇文所安的唐詩史論著《初唐詩》、《盛唐詩》、《晚唐詩》的研究視角是獨特的,分析是精闢的,原因在於其研究方法與語言學理論的運用是密切相關的,其研究方法具有學術史意義,為唐詩史寫作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可借鑑的研究方法。本書由葛紅著。葛紅的這部《多維視角的語篇分析——現代語言學視域的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選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的三部唐詩史作為語篇分析的語料,把這些語料放在現代語言學的相關理論框架中加以建構。從文本關係的思路出發,將文本分為三個層次:文本內、文本間及文本外研究,運用相應的語言學理論剖析了其唐詩史研究的方法。文本內研究包括:隱喻,文本內研究包括:類典型、互文性,而語境、社會因素則屬於文本外研究。其研究目的在於對宇文所安唐詩史研究背後運作的方法論加以探究,該書研究的視角新穎,結論具有啟發性。
作品目錄
中文提要英文提要
引 言
一、選題的緣起及研究的意義
二、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三、主要內容
四、觀點和方法創新
第一章 語言學理論概述
第一節 隱喻理論綜觀
第二節 類典型理論及其運用綜述
第三節 互文性與用典的對比研究
第四節 語境和詩史互證的對比研究
第五節 社會因素理論綜述
第二章 研究的背景
第一節 美國漢學研究綜述
第二節 宇文所安學術研究介紹
第三章 隱喻視角剖析宇文所安的唐詩研究
第一節 《初唐詩》的隱喻視角闡釋
第二節 《初唐詩》中陳子昂感遇詩的隱喻分析及其研究對比
第四章 類典型視角闡釋宇文所安的唐詩研究
第一節 類典型視域中《初唐詩》的“上官體”研究
第二節 《盛唐詩》的王維研究
第三節 類典型視域中的《晚唐詩》
第五章 互文性視角探究宇文所安的《晚唐詩》
第一節 《晚唐詩》的互文性研究
第二節 研究的方法比較:以劉禹錫的懷古詩為例
第六章 語境視角的宇文所安的唐詩研究
第一節 宇文所安唐詩史的語境闡釋
第二節 語境視域中《盛唐詩》的杜甫研究
第七章 社會因素解讀宇文所安的唐詩研究
第一節 社會因素視角解讀《晚唐詩》
第二節 社會因素視域的白居易晚年詩及其研究對比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國內關於宇文所安研究的主要成果
附錄二:The Late Tang :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 (827-860)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