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舍防護工程

外舍防護工程

建設進展景寧外舍防護工程,是由灘坑水電站建設而派生出來的一項水利防護和土地保護工程。 實施外舍防護工程將為縣城增3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相當於“再造一個景寧縣城”。 外舍防護工程的實施,將為景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促進產業的提升發展和人口的集聚。

工程簡介

灘坑水電站建成蓄水後,外舍圩、王金洋、辦岸圩等地塊將被淹沒。建設防護工程,讓這些即將消失的土地重見天日,可增加建設用地3.3平方公里,等於“再造一個景寧縣城”,為景寧的經濟社會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
縣政府以積極的措施,克服困難,科學論證,在省、市和上級有關部門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投資4.8億元,於2006年3月8日動工興建外舍防護工程。經過努力,河道改道和防護堤壩建設、王金洋排洪渠道建設、填高防護堤壩內側低洼地等三大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寓公移山,水中奪土。如今一塊新土地已經呈現在世人面前。

建設進展

外舍防護工程碑記
景寧外舍防護工程,是由灘坑水電站建設而派生出來的一項水利防護和土地保護工程。灘坑水電站蓄水後,水庫水位將達到正常蓄水位160米高程,屆時,景寧縣外舍鄉地面高程低於160米的約1.5平方公里土地將被淹沒,而且王金洋一帶1.5平方公里土地開發的價值也將大大降低。景寧是典型的欠發達山區縣,“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其真實的寫照。受地理位置所限,縣城規劃用地面積僅為4.6平方公里。根據縣城發展總體規劃,縣城人口發展將達8萬人,大約需要8平方公里,如何拓展新的建設用地資源已成為景寧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景寧縣城四面環山,空間狹小,外舍是縣城唯一可拓展的土地資源。如果景寧失去外舍這塊土地資源,這種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實施外舍防護工程將為縣城增3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相當於“再造一個景寧縣城”。為此,在充分考慮本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景寧縣委、縣政府牢牢把握灘坑電站建設契機,於2006年3月正式啟動實施外舍防護工程。外舍防護工程的實施,將為景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促進產業的提升發展和人口的集聚。
【主要做法】
——堅持“求真務實”的原則,推進科學決策
景寧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外舍防護工程的構想之後,於2002年9月成立項目籌建辦公室,並迅速開展和部署了前期工作。2003年7月31日,縣委召開全縣黨政聯席會議,會上,外舍防護辦匯報了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並就防護工程的可行性作了全面的介紹和分析,與會的四大班子領導都充分發表了對建設外舍防護工程的看法和意見,一致認為外舍防護工程上馬建設,對景寧來說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於城鎮化建設,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此,縣委、縣政府在前期充分論證和各方面思想統一的基礎上,做出科學決策,決定上馬建設外舍防護工程。隨之,外舍防護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開。
——堅持“開拓創新”的方式,攻克各種難題
1、做好前期,爭取項目列入決策議程。2003年5月,國務院批准灘坑電站項目建議書,灘坑電站可行性報告通過審查,在審查會議紀要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外舍防護工程列入了會議紀要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外舍防護工程在省發改委審批項目建議書時,這個會議紀要內容成了必備條件,它是外舍防護工程合法化走出的第一步。
2、分期建設,確保資金籌措。外舍防護工程總投資4.8億元,一期投資2.5億元,分期投資建設,是解決投資資金關鍵的第一步,先建設一期,即把河道開挖和防護堤建好,填方工程放在第二步。在籌措資金上,縣委、縣政府確定了“以地換堤”籌措資金方案,(即將鶴溪城北的138畝土地的拍賣所得用於建設外舍防護工程的防護堤建設),該方案確定之後,得到了省里相關部門的贊成和支持,並以此為基礎,完成了項目在省里的審批工作。
3、領導重視,破解難題。外舍防護工程在上馬時就遇到的風險大,財政難,移民多等難題。“工程能不能順利上馬?”、“能不能趕在灘坑電站二期蓄水前完成堤壩工程”、“會不會成為‘半拉子’工程”,各種質疑一直困擾著工程建設。針對這些問題,2006年5月,縣委書記武昌到任後,就把外舍防護工程列為第一個調研工程,並把工程確定為自己親自聯繫的重點工程,多次召開常委會和專題會議,積極與省市面上相關部門溝通銜接,親自組織協調破解工程遇到困難和問題,最終排除了各種干擾,有效保證了工程在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的情況下順利實施。
——堅持“只爭朝夕”的精神,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2006年初,外舍防護工程順利完成前期的全部工作後,於2月份成立了外舍防護工程建設指揮部,並於3月8日開工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外舍防護工程建設指揮部堅持分秒必爭,確保工程進度,將工期擺在優先位置,全線提速,搶抓進度。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裡,建設指揮部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創優質、創高效、保全全”為目標,組織帶領全體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積極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百日勞動競賽活動,2008年12月23日,防護堤“龍口”段成功合攏,標誌著外舍防護工程一期防護堤主體工程正式圓滿劃上句號。截至2008年底,工程累計完成投資近3億元,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優良率78.1%,累計安全生產1000多天,實現了優質、高效、安全三大目標,並成功在灘坑電站二期蓄水前全面完成外舍防護一期工程。在順利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礎上,迅速推進二期建設的前期工作。
【成效評價】
外舍防護工程的實施,將為景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極大促進產業的提升和人口的集聚。工程建成後,可增加建設用地3平方公里,等於“再造一個縣城”。不僅具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其潛在的社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外舍防護工程建成後所增加的土地還可以為灘坑庫區移民的安置和下山脫貧提供土地保證,也可為今後大均電站建設移民儲備安置的土地。
外舍防護工程建成後,將極大改善外舍段河道兩岸的防洪條件,並使外舍區片形成江、堤、路、綠化一體的沿江水濱景觀。如果在大堤內側建設具有畲鄉風情特色的旅遊景點和設施,再依靠庫區秀美的水上風光,外舍新區將成為縣城北大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將為景寧吸引更多的遊客。它的建成為景寧依託灘坑水庫,發展庫區經濟和旅遊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經濟分析,此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為29.98%,經濟效益費用比為3.15,經濟淨現值為98928萬元,投資回收期為14.13年,且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外舍防護工程建成後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其潛在的社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創新亮點】
——外舍防護工程是“生態造地”的全新模式。為了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土地瓶頸制約,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採用圍海、圍湖、挖山等不能方式“造地”。與這些方式不同,外舍防護工程採取的“庫口奪地”方式,是一種不以生態破壞為代價的“造地”方式。工程的核心是建設一座攔水大壩,把原本要被灘坑電站水庫淹沒的土地保護起來,在基本不造成生態破壞的情況下,保住一塊3個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為省委交給景寧的“全國十強、基本小康、文化基地”三大建設目標提供了空間支持。在當前各地大型水庫建設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景寧外舍防護工程,對水庫建設地保護土地有著很強的借鑑意義。
——外舍防護工程是科學執政的生動實踐。正式啟動外舍防護工程的幾年,正是灘坑電站景寧庫區全力推進的幾年,為了推進灘坑電站移民工作,景寧縣先後抽調了1300多名幹部投入庫區,累計投入超過兩年地方財政收入的3億多元資金推進移民工作,為了灘坑移民工作,景寧縣已經傾盡了全力。而且灘坑電站只給工程留下3年的時間。在這種形勢下,啟動和推進自治縣設縣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需要決策著無比的勇氣的魄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景寧縣委、縣政府的科學統籌安排下,經濟發展、移民工作和外舍防護工程實現了“三贏”。
——外舍防護工程是“和諧征地”的典型案例。政策處理工作做的如何直接關係到工程建設能否順利推進,關係著一個地方的和諧穩定。外舍防護工程政策處理面積達3平方公里,涉及6個行政村的500多戶人家,需征補土地1200多畝,拆遷房屋50000多平方米,遷移8家單位的桿線,地埋光纜5公里,移動、聯通鐵塔2座,電力、通訊桿近200根,拆移墳墓64座。景寧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確保穩定”和“政策處理工作服從工程建設進度”兩大原則,加強部門聯動作用,形成合力,有效地推動了工程的政策處理工作。克服了征遷體制、160高程上下不同地塊征遷政策的制定、調整和理順等問題,迅速在近3平方公里的施工範圍內為工程建設打開了施工走廊,開創了征遷工作的新局面,實現了工程無障礙施工,創造了政策處理的“外舍速度”。
——外舍防護工程是厲行節儉的有益探索。在招投標期間,防護工程指揮部克服了種種不利因素,加大工作力度,與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深入細緻的銜接工作。同時,積極爭取省重點辦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完善招標方式。經過大量科學細緻的工作,一期造價從2.3億元(其中一標2.1億元,二標1990萬元)降低到1.5億元,(含景寧方備用金1100)萬元,降低造價8000萬元,如計算備用金,則實際降低造價9100萬元。從結果看,中標價為概算的66%,既降低了造價,又保證了今後不會出現決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的“雙超”現象,這在景寧的建設史上是沒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