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諷

夏祖諷

夏祖諷,1941年出生在浙江省鎮海縣。勘察設計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核工業土建方面知名專家。1964年,同濟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畢業,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技術顧問,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第五屆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夏祖諷夏祖諷
夏祖諷,1941年,出生在浙江省鎮海縣。勘察設計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核工業土建方面知名專家。1964年,同濟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畢業,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技術顧問,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第五屆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

個人簡歷

夏祖諷夏祖諷
1941年,夏祖諷出生在浙江省鎮海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59年中學畢業,夏祖諷在老師的指點下,報考了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工程系,1964年,同濟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畢業。1975年起,夏祖諷作為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安全殼設計負責人,面對在強度、泄漏要求嚴格的核電站反應堆主廠房圍護結構設計缺乏相應的資料,在當時中國尚未改革開放的封閉環境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從基礎性的試驗做起,不斷總結摸索,設計出世界上先進的第二代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安全殼。秦山核電廠投產十幾年,安全殼的強度和安全性能一直安全可靠。夏祖諷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1998年起作為項目負責人夏祖諷領導課題組進行第三代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的結構研究設計,並於2000年底全面完成,使中國的核電廠安全殼結構的設計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1991年起作為項目負責人夏祖諷主持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廠建立非岩性地基上分析研究項目攻關,在對核電站土建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土體與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一國際前沿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中國領先的成果,榮獲1994年度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0年來,夏祖諷先後在中國外學術會議或期刊上發表過30多篇論文,使上述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在核工程領域中得到推廣,而且對要求較高的其它民用與工業土建工程也有廣泛的參考價值。夏祖諷作為核工業土建方面的知名專家,在核電站安全殼的科研設計、核安全評審、諮詢工作等多方面也作出了顯著成績,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推舉為上海市九屆政協委員。

青少年時期

夏祖諷夏祖諷
少年立志

1941年,夏祖諷出生在浙江省鎮海縣的一個書香門第。童年的他好動、貪玩,鍾愛他的父母親給了他十分寬鬆的環境,讓幼小的夏祖諷享受著無邊無際的愛。夏祖諷從小就表現出繪畫的天分,美術課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校少先隊組織的上軍艦、下機場及參觀海島上的燈塔等活動深深地觸動了少年夏祖諷的好奇心。有人擔心這個孩子這么貪玩,將來恐怕會是個“敗家子”。但慈愛的父母並不著急,而是給予了孩子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他們從不在考試成績上跟兒子較勁,也從不指望他將來子承父業,做一名有名望的中醫。父親總認為醫生不過是治病救人,只有科學才能真正救國。他想方設法誘導兒子對於科學探索的愛好和興趣。他告訴兒子:除了鎮海,外面還有更多更好的地方,要到比鎮海更大的地方去,要為國家做事才有出息,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國小快畢業的那一年,小祖諷仿佛一下懂事了,他開始發奮學習,並以優異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一所中學--鎮海中學。在鎮海中學學習期間,夏祖諷的天性得到了更大的發揮。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夏祖諷滿懷深情地說,“鎮海中學有著悠久歷史,那裡的老師們就像我的父母親一樣,在家裡我受父母寵愛,到了學校我又被老師寵愛。”他清楚地記得,那時自己長得很瘦小,總是被老師安排坐在第一排。一個叫吳孟斯的老師上課像講故事一樣,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著生性活潑的小祖諷,激發出他對知識的渴求。“老師和父親一樣,總是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科學救國的道理,不但教給我科學文化知識,激發了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濃厚興趣,更重要的是老師們還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1959年中學畢業,興趣廣泛的夏祖諷在老師的指點下,報考了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工程系,因為這個專業既能發揮他數理化好的優勢,又能展現他畫畫的特長,可以兩全其美。

英雄多磨難

大學畢業後,由於成績突出,夏祖諷被中國著名橋樑及力學專家、同濟大學校長李國豪選入由他本人親自主持的結構理論研究室,接受更加嚴格的專業訓練。在夏祖諷眼裡,李國豪不但是一位學術上的權威,更是生活中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李國豪每天下午都會來研究室參加學術活動,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向學生們傳播科學的精神。他的言行影響了夏祖諷的一生。夏祖諷告訴我,教授講的一個故事是關於找羊的,教授說,一個放羊的人丟了羊,叫你去找,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你往哪裡走?這時你就要按蛛絲馬跡分析,羊到底會往哪個方向走。如果你分析它可能往東走了,你就要一直往東去找。最後,如果你在東邊找不到羊,沒關係,至少你可以否定這個方向是走不通的。而有的人,走了一半發現沒看見要找的羊,就會改變方向又朝另一個方向去了,結果就會半途而廢,還是什麼也沒看見,而且最終無法給後來的人一個肯定的答案。搞科學沒有持之以恆的信念是絕對不成的。

正當夏祖諷滿腔熱情地想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不久,李國豪教授就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揪出來靠邊站了,夏祖諷也很快被迫放下正在研究的課題,下放到工廠及幹校勞動鍛鍊。挑糞時,他從只能挑三四十斤重到能挑一百二三十斤重。平常想見而不能見到的一些大學者、大教授,在幹校和工廠全能見到,還能和他們朝夕相處,一邊勞動,一邊交流思想,讓夏祖諷有了更多博採眾家之長的良機。我問夏祖諷:那么辛苦的勞動,您心裡有過埋怨嗎?夏祖諷說,沒有。我那時年輕,思想也單純,特別是當我看到那些老教授們也跟我們一樣地勞動,我覺得更應該多乾一些。此外,幹校勞動的一個最大收穫就是使得我們這些出生在城市生活在城市的知識分子,跟勞動人民的感情親了。做過工人和農民之後,知識面寬了,眼界擴大了,看問題角度也不同了。

儘管夏祖諷暫時離開了科研部門,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他熱愛的研究工作。1970年原上海文化廣場失火,他參與新的上海文化廣場網架屋頂的設計工作。這事非同小可,在當時的上海是一項很光榮的政治任務,夏祖諷自然不敢怠慢。在設計試驗中,需要做一個模型來證明它的科學合理性。模型中的鋼管用小鋼筋代替,空心鋼球只能用小的實心鋼球代替,但這么小的鋼球很難找。好不容易找到了有能力做試驗用鋼球的工人師傅,夏祖諷只能據實說明情況:由於沒有額外經費,只能送幾張戲票作為酬謝。想不到素不相識的工人師傅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使他得以順利完成試驗。工人們樸實無華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他。這么多年來,他只知奉獻,不知索取,每每在工作中取得成績,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身後那些默默無聞的人。

科學生涯

夏祖諷核電站建設
機會來了

經過了幾年在社會上的磨鍊,同時又有了更多專業知識的積累,年輕的夏祖諷渴望有一個更大的施展才華的舞台,能讓他早日實現他從小立下的報效國家的理想。機會終於來了!1974年,上海正式成立中國首個核電站建設工程即728工程籌備組,同濟大學講師夏祖諷被選調到了728工程設計隊,負責核電站主要廠房安全殼的設計。安全殼是核電廠的最後一道屏障。世界上發生過兩次大的核外泄事故,一次是美國的三哩島,一次是前蘇聯的車諾比。三哩島正是因為有安全殼,所以後果遠沒有車諾比那么嚴重。安全殼的結構設計集中體現了土建結構設計中最複雜的荷載工況。承擔了安全殼設計任務的夏祖諷牢記周恩來總理"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的指示精神,將每一件他能考慮到的工作都做到了極致。 由於沒有任何可供借鑑的經驗,一切都要自力更生,接到任務後,夏祖諷就一頭扎進了上海圖書情報所,翻閱了所有能找到的有關核電工程的資料。整整兩年的時間,夏祖諷做過的筆記有厚厚的十大本,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畫好了圖紙,他又帶著課題組的同事一起,從基礎的試驗做起,到工地進行反覆測試,不斷地分析計算,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在建造中,夏祖諷風餐露宿在工地,和工人一起摸爬滾打,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他要隨時觀察和分析情況,儘可能地將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考慮到,以便能及時修改和完善設計方案,以確保全全殼萬無一失。
雖然夏祖諷竭盡全力地將研究和試驗都一一做到了最細緻,可天有不測風雲。當安全殼建造到30多米高時,有人寫信給中央,反映安全殼混凝土有問題。於是,中央派來了調查組。夏祖諷聽到訊息後,眼前頓時一片漆黑。有人說,安全殼要是搞不好,是要被槍斃的。夏祖諷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那半年時間裡,他吃不香,睡不著,所有的辛酸和委屈別人無法理解,也不能對人訴說,只有一個人默默地忍受。但夏祖諷還是很自信的,他對自己所做的事心中有數,他確信自己的設計是經得起考驗的。最後,經過核安全專家反覆測算和試驗,證明夏祖諷主持設計的第二代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符合安全標準,達到了合格要求。令夏祖諷甚感欣慰的是,如今,秦山核電站一期30萬千瓦機組已經安全運行了13年,實踐證明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核電站是成功的。10多年來,秦山核電站依靠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提供的技術支持,成功地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造,創造了第六和第七燃料循環連續安全運行331天和443天的好成績,刷新了中國核電站的運行紀錄
勝利完成了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後,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政府簽訂了建造恰希瑪核電站的合作協定。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是該項工程的總設計,夏祖諷被任命為土建專業的負責人。按照當時的構想, 中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應是秦山核電站一期30萬千瓦機組的翻版。但正如哲學家所說,什麼時候人也不能過同一條河流。與秦山不同的是,恰希瑪需要直接建造在厚達150米以上的砂性沉積土上,而且廠址地區地震烈度高達0.25g。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難度非常大。接到任務的夏祖諷沒有想太多,就開始幹了起來。課題組的一些學生缺乏信心,而50歲的夏祖諷卻從不灰心喪氣,天天看資料作計算,虛心向國際上的一些頂尖專家學者請教。在他的帶領下,課題組的同志們在兩年的時間裡,終於在"核電站土建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土體-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一國際前沿領域取得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的好評,成功解決了恰希瑪核電站建設的關鍵問題。

1986年,夏祖諷在秦山工地留影

夏祖諷1986年,夏祖諷在秦山工地留影
1998年,已近60歲的夏祖諷,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新精神。作為項目負責人,他領導課題組進行第三代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結構設計性能的試驗研究,並於2000年底全面完成,使中國核電廠安全殼結構設計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提高了核電廠抗禦嚴重事故的能力,繼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上世紀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夏祖諷在中國率先自主攻克了基岩地基上核電站地震樓面設計反應譜和非岩石地基反應堆工程樓面反應譜生成兩個難題。在中國開創了土建結構抗龍捲風設計的研究,主持制定了中國首部抗龍捲風設計的行業標準。1989年,又指導研究生進行了核電站安全殼結構在飛機撞擊下的非線性整體動態分析研究。1998年,他成功地主持設計了結構混凝土耐久性要考慮300年以上的中國首座民用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場。2000年,他又指導研究生在中國率先進行了核電站反應堆廠房與主迴路設備系統的抗震耦聯分析。2000年主持編制了中國首座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熟知夏祖諷的人都說,他不僅是成功的實踐者,也是勤於總結、善於總結的行家裡手,他先後在國際中國重要學術會議及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論文30多篇。 梅花香自苦寒來。夏祖諷先後領銜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被國家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上海市授予他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他還是上海市第九屆政協委員。2004年榮獲"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從1974年至今,夏祖諷在上海核工院從事核電站土建工程設計工作已有30多年。他先後擔任過該院的專業組長、工種負責人、六室主任工程師、院副總工程師等職,在核電站安全殼的設計、核電站土建結構的抗震分析、核安全評審和諮詢、核事故分析和處理等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得到了同行專家的信任和崇敬。 此外,他還在民用建築行業里頗有建樹。80年代中期,36層高的揚子江酒店上海市較高的塔樓建築,投資建設酒店的港商去美國請來了國際著名結構設計大師林同炎先生,幫助解決土建結構問題。林先生告訴他們,上海有個設計院能做核電站安全殼,你們的這些問題他們都能解決。於是,港商慕名而來,夏祖諷及同事們果然不負所托,滿足了客戶的全部要求。揚子江酒店獲得了上海市的優質工程獎。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也由此開闢了"以核為本,多種經營"的發展道路,度過了國家核電建設的低潮期,保持了核電技術人才的穩定,為核電事業的後繼有人做出了貢獻。 夏祖諷說:報效祖國是我從小立下的志願,也是每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心愿,能夠為核電事業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是我一生的榮耀。

壯心不已

早在2001年,夏祖諷就應該辦理退休手續,但院領導卻又給他發了聘書。一家正在籌備建設核電廠的負責人找到上海,邀請核工院為該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提供諮詢服務和技術支持,還點名要夏祖諷負責。由於時間緊迫,項目組決定打破常規,先集體討論研究確定後再去現場考察。夏祖諷只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將幾個預選廠址的資料讀得爛熟,第二天,項目組開會討論時,夏祖諷將它們各自的優勢、劣勢甚至廠址周圍的高度都講解得清清楚楚,然後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令與會同志感到好像夏祖諷已經踏勘過現場,不得不佩服他的細緻和嚴謹。孫院長笑著坦言,當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大好時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2004年11月6日視察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時曾講到:上海核工院是在中央第一代領導核心的關心下建立起來的,是伴隨改革開放進程進一步成長起來的,是伴隨中國核電發展的實踐壯大起來的,過去為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和將來還要做更大的貢獻。我們院一定會好好地把握機遇。目前,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承擔了浙江三門、方家山、重慶、安徽、江西、廣西、福建、河南和浙西等核電廠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有關核電前期工作的技術服務,像夏祖諷這樣實踐經驗豐富,特別是在理論和技術方面還有著超人的前瞻性的專家,我們就是再有十個也不嫌多。

從小立志報效祖國的夏祖諷在核電事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理想。為此,他貢獻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智慧。如今,雖已年過花甲,但他仍然滿懷激情,壯心不已,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工作的第一線。我做這次採訪之前,他剛剛從廣西回到上海,馬上又要接著出發去安徽。院裡的領導和學生們都擔心他身體是否吃得消,他說,我還年輕啊!看著坐在對面虛懷若谷的夏祖諷,談及核電事業的發展是那樣一往情深,我的確感到了一顆為核電事業蓬勃跳動著的年輕的赤子之心。

重要成就

夏祖諷CNP1000核電廠反應堆安全殼

夏祖諷無疑是這一學科帶頭人。在上世紀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夏祖諷在中國率先自主攻克了基岩地基上核電站地震樓面設計反應譜難題和非岩性地基反應堆工程樓面反應譜生成。1987年,在中國開創了土建結構抗龍捲風設計研究,還主持制定了中國唯一一部抗龍捲風設計的行業標準。1989年,在指導研究生論文中,又在中國開創了核電站安全殼結構在飛機撞擊下的非線性整體動態分析研究。1998年,成功地主持設計了結構混凝土耐久性要考慮300年以上的中國首座民用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場。2000年,又指導研究生在中國率先實施了核電站反應堆廠房與主迴路設備系統的抗震耦聯分析。2000年主持編制了中國首座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安全殼是核電廠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其結構設計集中體現了土建結構設計中最複雜的荷載工況,應力分析計算十分複雜。作為秦山核電站安全殼設計的負責人,當時還很年輕的夏祖諷,在尚未對外開放的環境下,堅持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從基礎的試驗做起,不斷探索總結,終於帶領課題組人員,設計出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第二代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為祖國大陸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的建成,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直接建造在砂性沉積土上,而且廠址地區地震烈度高達0.25g。當夏祖諷被任命為該核電項目土建專業的負責人時,已是50歲了。他帶領研究生和年輕工程師,圍繞核電站建造在非岩性地基上的課題研究攻關達2年,終於在核電站土建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土體-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一國際前沿領域取得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的好評,成功解決了恰希瑪核電站建設的關鍵核心問題。

人物評價

在夏祖諷的同事眼中,他是科技創新和攻關的勇士和楷模。探索創新伴隨著其工作的每一個足跡,豐碩成果歷歷在目。夏祖諷曾先後指導了10餘名研究生和青年技術人員。在他的學生們看來,夏祖諷是他們的良師益友王明彈是夏祖諷的得意門生,並與導師長期合作共事,現已成為該院土建結構設計中的後起之秀,擔任了院長助理、副總工程師兼土建院院長。談及恩師,讚美景仰之情溢於言表:“(他)甘為人梯提攜後人,精心指導毫無保留,為人師表實乃模範”。王明彈還深情地回顧道:老師對於培養年輕人,傾注了無數心血,從專業理論和技術,到思想理念、行為舉止、工作作風,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為此,他在院內“培養新人獎”的評選中兩次獲獎,還是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在他的教誨下,我們都在專業領域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業績,成為核工院青年技術人才中的佼佼者。沒有他的耐心指導和幫助,我們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業績。對此,該院老院長、設計大師耿其瑞更是一語中的:“他(夏祖諷)成功搭建了上海核工院的高級技術人才梯隊,保證了在該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不少熟知夏祖諷的同志,他們異口同聲地反映,他不僅是成功的實踐者,也是勤於總結、善於總結的行家裡手,30年來,他先後共發表高水平的論文達30餘篇。2004年5月13日,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評選結果見諸媒體,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技術顧問夏祖諷榜上有名。喜訊傳開,夏祖諷的同事、領導、校友以及學生,紛紛向他表示祝賀。大家一致認為,夏祖諷榮獲設計大師稱號,是名符其實、眾望所歸,也是對他將畢生心血傾注在祖國核電事業上並作出卓著貢獻的褒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電事業的泰斗歐陽予是夏祖諷的老同事、老領導,兩人曾在秦山核電站、恰希瑪核電站等核電工程建設中並肩奮鬥數十載。在他看來,夏祖諷是功勳卓著、受人尊敬的專家。2003年11月20日,歐陽院士在推薦夏祖諷參加設計大師評選的信中,這樣寫道:“(夏祖諷)經過近三十年工程設計、開發研究的實踐,在核工業領域中取得了卓著成績,填補了中國核電廠設計中的多項空白,在中國中國外享有很高聲譽”,“在中國各個核電廠工程中都能發現他智慧和經驗的作用,受到了同行專家的尊敬和信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