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漢字]

夏,漢語一級字,讀作xià或jiǎ,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雄武的中國人或中國人(兩處的“中國”都特指“中原一帶”),即《說文解字》所謂的“中國之人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

漢字源流

“夏”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夏”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夏”的金文、小篆、楷書 “夏”的金文、小篆、楷書

夏,象形字。關於“夏”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圖①)是一個人的象形:頭、發、眼、身軀、兩臂、腿腳一應俱全,且雙手擺開呈現出一種強而有力的架勢。金文中的“夏”字(圖①)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複雜化:人的頭和身軀變成繁體的“頁”字形結構;其左右兩邊的兩個呈鋸齒狀結構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腳趾朝向左邊的兩隻腳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圖①)由其金文字形發展而來,只是“腳”只剩下了一隻,整個字的結構看起來也更為明朗。約在隸書階段的後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簡化:上面繁體的“頁”被寫成了圖①中隸書“夏”字所示的形狀,兩邊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腳”變成了“夂”。由此演變為楷書中的“夏”字。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為“雄武的中國人”(這裡的“中國”特指“中原一帶”)。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體較為複雜。金文中的“夏”字(圖②)實際上就是“人”形:上為“頭”,中間為“軀幹”,兩側為“手”,其下為“足”。小篆中的“夏”字(圖③)也是“人”形,但已經發生了偽變,人的身軀部分沒有了,只是一隻大腳還在。楷書中的“夏”字(圖④)從小篆演變而來,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是“人”——“中國之人”(這裡的“中國”指黃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xià動詞通“假”,寬假。pardon《詩經·大雅·皇矣》:不長夏以革。
名詞四季的第二季。summer《尚書·洪範》: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夏季
最初為中原古部族名,相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Chinese;China許慎《說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 華夏 諸夏
大屋,今作“廈”。a tall building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華彩。magnificent color《周禮·天官·染人》:秋染夏。夏縵
樂歌名。《詩經·周頌·時邁》:我求懿德, 肆於時《夏》, 允王保之。
舞名,文舞。《穀梁傳·隱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
古水名。Xia River屈原《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夏水
漢水別稱。《左傳·昭公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
春秋時期楚國地名。《左傳·宣公十一年》:(楚子)乃復封陳,鄉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
古州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十·榆林鎮》: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及化政郡。
縣名。Xiaxian County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解州》:夏縣,本漢安邑地,後魏太和十一年,別置南安邑縣,後周改為夏縣。夏縣
通“雅”。《荀子·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姓。鄭樵《通志·氏族略二》:夏氏,亦曰“夏後氏”,姒姓,顓頊之後也。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相傳為啟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Xia Dynasty班固《白虎通·號》:夏、殷、周者,有天下之大號也。夏曆
東晉末年赫連勃勃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 房玄齡等《晉書卷一百三十·載記第三十》:自以匈奴夏後氏之苗裔也,國稱“大夏”。
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政權名。劉昫等《舊唐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今瑞與禹同,宜稱夏國。
北宋初年李元昊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 脫脫等《遼史卷一百十五·西夏外紀》:西夏,本魏拓跋氏後,其地則赫連國也。西夏
元末明玉珍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張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玉珍善之,乃謀於眾,以二十二年春僣即皇帝位於重慶,國號夏,建元天統。
佛教語,僧徒對年的稱謂。 a year 慧琳《一切經音義》:今比丘或言“臘”,或雲“夏”,言兩同其事也。
形容詞大。big《爾雅·釋詁上》:夏,大也。夏屋
通“暇”,閒暇。not busy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夏,假借為“暇”。
jiǎ名詞古縣名用字。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通“榎”,木名。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夏,假借為“榎”。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五下】【夊部】

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兩手;夊,兩足也。胡雅切。,古文夏。

說文解字注

【卷五】【夊部】

夏,中國之人也。

註: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為大也。

從夊、從頁、從臼。,兩手;夊,兩足也。胡雅切。

註:古音在五部。

,古文夏。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夊部】夏

古文:、、昰、。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並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並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於時夏。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為夏。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並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既澤。

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賓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注”、“疏”以《雅》、《頌》諸篇強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詩·秦風》(《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染人之職》:秋染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衛地。《禮·檀弓》:曾子吊於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荊也。《詩·大雅》(《大雅·皇矣》):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撲之刑。

又胡可切,音荷。陳琳《瑪瑙勒賦》:四賓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葉創舉切,音楚。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葉胡故切,音互。賈誼《鵩賦》(《鵩鳥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余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余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說文解字》中的“夏”字 《說文解字》中的“夏”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夏”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夏”字
《康熙字典》中的“夏”字 《康熙字典》中的“夏”字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 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同文書局本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夏”字的字形對比 “夏”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夏”字的書寫演示 “夏”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篆書 篆書
隸書 隸書
楷書 楷書
篆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行書
草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下、暇
廣韻麻二開胡雅上聲
中原音韻家麻家麻齊去聲
洪武正韻十五馬亥雅上聲
十五馬舉下上聲
十五禡胡駕去聲
分韻撮要第二十六家賈嫁陽去

(參考資料:)

常用詞組

半夏殘夏初夏大夏華夏九夏
立夏孟夏染夏三夏盛夏西夏
夏蠶夏蟲夏鋤夏楚夏翟夏服
夏官夏侯夏季夏曆夏糧夏令
夏眠夏啟夏日夏收夏熟夏天
夏娃夏五夏汛夏諺夏衣夏禹
夏月夏耘夏蟄夏正夏至夏中
夏種夏篆夏裝夏子諸夏朱夏
夏官正夏後氏夏黃公夏令時夏令營夏清侯
大冠子夏大小夏侯冬蟲夏草夏鼎商彝夏蟲疑冰夏蟲語冰
夏侯妓衣夏爐冬扇夏日可畏夏山如碧夏熟穀物夏蚊成雷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