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基本信息
海螵蛸本品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烏賊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乾燥內殼。收集烏賊魚的骨狀內殼,洗淨,乾燥。
海螵蛸 hǎipiāoxiāo(《綱目》)。
拼音:Hǎi Piāo Shāo
英語:ENDOCONCHA SEPIAE
異名:烏鰂骨(《素問》),烏賊魚骨(《本經》),墨魚蓋(《中藥志》),烏賊骨,墨魚骨
拉丁名:
1.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2.Sepia esculenta Hoyle3.Sepia andreana Steenstrup4.Sepia latimanus Quoy et Gaimard5.Sepia pharaonis Ehrenberg6.Sepia lycidas Gray
延伸
烏賊亦稱墨魚、墨斗魚,烏賊目(Sepioidea)海產頭足類軟體動物, 烏賊與章魚和槍烏賊近緣。現代的烏賊出現於2,100萬年前的中新世,祖先為箭石類。特徵為有一厚的石灰質內殼(烏賊骨、墨魚骨或海螵蛸,可入藥)。烏賊約有350種,體長2.5~90公分(1~35吋),最大大王烏賊體長逾20米。烏賊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沿岸淺水中,冬季常遷至較深海域。常見的烏賊在春、夏季繁殖,約產100~300粒卵。
烏賊的身體像個橡皮袋子,烏賊有一船形石灰質的硬鞘,內部器官包裹在袋內。在身體的兩側有肉鰭,體軀橢圓形,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頸短,頭部與軀幹相連,有二腕延伸為細長的觸手,用來游泳和保持身體平衡。頭較短,兩側有發達的眼。頭頂長口,口腔內有角質顎,能撕咬食物。烏賊的足生在頭頂,所以又稱頭足類。頭頂的10條足中有八條較短,內側密生吸盤,稱為腕;另有兩條較長、活動自如的足,能縮回到兩個囊內,稱為觸腕,只有前端內側有吸盤。烏賊主要吃甲殼 烏賊類、小魚或其他軟體動物,主要敵害是大型水生動物。它是頭足類中最為傑出的放煙幕專家。在遇到敵害時,會噴出煙幕,然後逃生。
性味
鹹,微溫。
①《本經》:味鹹,微溫。
②《吳普本草》:冷。
③《別錄》:無毒。
④《藥性論》:有小毒。
歸經
入肝、腎經。
①《綱目》:厥陰血分。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腎經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腎三經。
功效
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主治
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吞酸;外治損傷出血,濕疹濕瘡,潰瘍不斂。
相關配伍
1、治吐血及鼻衄不止:烏賊骨,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2、治鼻血不止:烏賊魚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鼻。(《世醫得效方》)
原料形態
1.無針烏賊,軟體中等大,背腹扁,胴部卵圓形,一般長約157mm,約為寬的2倍。頭部長約29mm,眼大,眼後有橢圓形的嗅覺陷,頭部中央有口,口吸周圍有腕4對和觸腕1對。各腕長度相近,順序為4>1>3>2,內側有吸盤4行,吸盤大小相似,吸盤腔壁上的角質環外緣具尖錐形小齒;惟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為生殖腕,特點是基部約占全腕1/3處的吸盤特小,中部和頂部吸盤正常。觸腕長度一般超過胴長,觸腕穗狹小,長約40 ,其上有吸盤20行,大小相近,其角質環外緣具方圓形小齒。頭部的腹面有一漏斗器,漏斗管下方體內的墨囊相通,可由漏斗排出黑液禦敵。生活時,胴背有明顯的白花斑,雄者斑大,雌者斑小。胴部兩側有肉鰭,全緣,前端較狹,向後漸寬,左、右兩鰭在末端分離。胴後腹面末端有一腺孔,捕獲後常有紅褐色液體流出。外套腔背面的內殼長橢圓形,長約為寬的3倍,角質緣發達,末端形成角質板,橫紋面呈水波形,末端無骨針。
2.金烏賊,體中等大,胴部卵圓形,一般長約200mm,約為寬的1.5倍,頭部長約30mm,腕序為4>1>3>2,吸盤4行,其角質環外緣具不規則的鈍形小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為生殖腕,特點是基部7列、8列吸盤正常,至9-15列吸盤突然變小,向上的吸盤又正常。觸腔略超過胴長,觸腕穗呈半月形,約為全腕長度的1/5。吸盤小而密,約10行,大小相近。生活時體表黃褐色,胴背具棕紫色和乳白色相間的細斑,雄性胴背具金黃色的波狀橫紋,但在生殖季節常顯出若干不規則的藍綠色橫紋,腹部由乳白色變成 金綠色,非常鮮艷。內殼長橢圓形,長約為寬的2.5 倍,背面凸,有堅硬的石灰質粒狀突起,腹面石灰質鬆軟,中央有一條縱溝,橫紋面具環形生長的橫紋。末端骨針粗壯。
3.針烏賊,體較小胴部狹瘦,後端尖細,一般長約90mm,約為寬的2倍,鰭窄,頭部長約12mm。雌雄異形顯著,雄性胴部瘦長呈圓錐形,腕序為2>4>1>3,其中第2對腕約為其他各腕長度的2倍以上,且極粗壯,頂端圓,外側有紫色環紋,腕下面2/3處吸盤為4行,余為2行;雌性胴部胱肥短,腕序為2>1>4>3,第2對和第3對腕相似,下面3/5處吸盤為4行,余為2行。兩性的第1對和第3對腕吸盤為4行,頂端吸盤為2行;兩性的第4對腕吸盤均為4行,兩性的吸盤角質環外緣,基本無齒,惟尖端小吸盤略具方形小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頂端吸盤極小。觸腕細長 ,超過胴長,觸腕穗短小,約占全腕長度的1/10,吸盤7-8行,大小懸殊,中央4行最大。生活時背部有極細的黃色斑點。雄性內殼長為寬的6倍;雌性內殼長為寬的4倍,角質緣很窄,背面突起極細小,中央有一條縱肋,末端骨針尖銳。
4.白斑烏賊,體型較大,胴部卵圓形,一般長約300mm,約為寬度的1.8倍,肉鰭最大寬度小於胴寬的1/4,位於兩側,全緣,末端分離,腕序為4>3>2>1,吸盤4行,基部的部分吸盤角質環外緣具密休癒合的鈍頭小齒;頂部的部分吸盤具分離小齒。生活時胴背黃褐色,具細白斑。內殼厚大,長橢圓形,長約為寬的2.5倍,背面顆粒粗大,腹面前凸後凹,橫紋面中央有一條淺溝,末端骨針粗壯。
5.虎斑烏賊,體型較大,與白斑烏賊相似,主要差別是本種腕基部吸盤角質環外緣光滑無齒,但具很多細紋;頂部吸盤則具有密集的鈍形小齒。生活時,體黃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狀斑紋,狀如虎斑。內鰭與胴背交界處環繞著一圈天藍色的鑲邊。
6.擬目烏賊,體型較大,與白斑烏賊相似,並要差別是腕序為4>1>3>2。生活時,胴背黃褐色 ,並有明顯的眼狀白斑。觸腕長,超過頭長和胴長之和。內殼的橫紋面較短。
生態環境
1.棲息于海底,每年春、夏季之際,從越冬的深處向島嶼附近淺水處洄游。產卵適溫為16-19℃,卵多產在海藻叢中,有黑色膠膜包被,葡萄狀,長徑6-7mm,以月余孵出的稚仔,背斑明顯,活動性強。肉食性,以甲殼類及小魚為食。
2.生態與無針烏賊相似,唯卵子灰白色,梨形,徑長11-12mm,孵化期約需1個月,孵出的稚仔背部黃褐色具紫色素與成體相似,但活動力較弱,常潛伏于海底。當年能長成,翌年春季開始產卵,產卵後親體大多死亡。
3.生活於近海,有集群性,游泳力強。每年4月進行繁殖。
4.為熱鬧帶外海性種類。
5.為熱帶外海性種類。
6.為熱帶外海性種類。
養殖方法
生活習性,烏賊喜棲息於遠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節由深海游向淺水內灣進行產卵,4-6月間產卵粘附於海藻及其他物體上,9月下旬開始,當年孵化的幼體雙游返南方越冬。可在洄游中捕食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小動物。
養殖技術,首先將採集的烏賊受精卵置於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出的幼體可投餵單胞藻、鹵蟲、橈足類、枝角類等小型浮游生折。當胴部長達40mm左右時,可投餵小魚、蝦等。如果投餌充足,當年體重可增至250g以上。
中藥方劑之海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