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席爾歷史

塞席爾共和國位於印度洋西部,在中世紀,阿拉伯商人利用季候風往返於東非海岸和阿拉伯半島時,到過這個群島。

塞席爾歷史

正文

塞席爾共和國位於印度洋西部,距非洲東海岸1450公里,由散布在印度洋洋面上92個花崗岩小島和珊瑚島組成。整個群島總面積為 444平方公里,人口 6.67萬(1984)。主要居民為班圖人克里奧爾人。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法語。首都維多利亞
在中世紀,阿拉伯商人利用季候風往返於東非海岸和阿拉伯半島時,到過這個群島。1502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第 2次前往印度的航行中曾訪問該島。1609年,英屬東印度公司的一支遠征隊登上這個群島,留下了有關塞席爾的最早文字記錄。1742年,法國駐模里西斯總督馬赫子爵鼓勵法國移民移居馬赫島(今馬埃島)。1756年,法國宣布占領整個群島,並以路易十五的當朝財政大臣莫羅·德·塞席爾的姓命名該島。1770年,從留尼旺遷來一批法國殖民者,他們役使奴隸在島上開闢香料種植園。1794年英國海軍奪取塞席爾群島。1814年,英法簽訂巴黎條約,法國正式把塞席爾割讓給英國。該島併入英國殖民地模里西斯,成為其屬島。1903年,塞席爾與模里西斯分治,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世紀30年代,在廢除奴隸貿易中獲釋的奴隸,一部分被遣送到塞席爾。後來,印度人、馬來人和華工也陸續移居該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非洲大陸民族獨立運動影響下,塞席爾人民迅速覺醒。1964年,先後成立了塞席爾人民聯合黨(現改名塞席爾人民進步陣線)和塞席爾民主黨。前者領導人為F.A.勒內,後者領導人為J.R.M.曼卡姆。兩黨都主張塞席爾獨立。1970年 3月,英國被迫同意塞席爾實行內部自治。1975年,兩黨達成協定組成聯合政府,由曼卡姆任總統,勒內任總理。1976年 6月,塞席爾正式宣布獨立,成立塞席爾共和國。1977年 6月,勒內趁曼卡姆出訪倫敦,發動政變,推翻曼卡姆總統。宣布中止議會和憲法,另組新政府;勒內任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經濟、財政和運輸部部長。1984年 6月全國舉行第2次總統選舉,勒內再次當選總統。
塞席爾獨立後,注意發展經濟,特別重視利用本島綺麗的自然風光開展國際旅遊業;對外奉行不結盟政策,發展同非洲國家的友好關係。1976年6月30日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