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志雲

塗志雲

塗志雲,男,畢業於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銀行信用評級專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塗志雲,出生於1968年1月,江西南昌人,美國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塗志雲在網際網路金融、個人信用管理、和大數據等領域有近20年的專業經驗;曾為世界三大洲的5家信用局開發了作為行業標準的個人信用管理評分,為美國信用局開發了被認為是美國個人信用風險評級的行業標準—FICO信用局評分。

人物經歷

1991年塗志雲進入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開始了留學生涯。

1993年塗志雲開始在美國消費信貸風險管理公司Fair Isaac (FICO) 公司工作。為美國三大信用局( TransUnion, Equifax和Experian)開發了被認為是北美個人信用風險評級的行業標準 - FICO信用局評分。

1999年塗志雲在美國資料庫行銷公司Digital Impact擔任高級行銷科學家,該公司在兩年內在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後來被美國領先的資料庫公司Acxiom收購。

2001年塗志雲在中國從事個人信貸風險管理和市場行銷的工作,擔任互動通媒體集團的第一任執行長。

2003年塗志雲擔任美國環聯信用局Trans Union Advantage公司決策產品部大中華區的首席顧問,全面負責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信用局評分,決策產品以及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風險管理的工作。他領導開發了香港第二代信用局評分, 和大陸地區首個房貸和車貸數據型評分模式。

2005年創立了中國首家信用卡入口網站“我愛卡”, 為二十餘家金融機構提供信用卡和個人信貸行銷服務.

2013年創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平台 – “信用寶“

人物成就

● 2005年被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評為“中關村優秀留學人員企業”。

● 2006年被北京青年報/歐美同學會評為國內“十大海歸創業新銳”。

● 2007年被商務周刊評為“中國100快速成長公司”。

● 2008年被中國企業家雜誌社評為年度“最具成長性的新興企業”。

● 2009年被投中集團評為年度“CVAwards最具潛力100企業”。

● 2010年首屆“騰飛獎”獲得者。

● 2011年創始人塗志雲被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中心授予“專家委員會委員”

● 2012年被艾瑞諮詢評為“2011年度中國十大最佳獨立財經類網站”

● 2012年被艾瑞諮詢評為“2012上半年中國十大用戶黏性最強的獨立財經類網站”

● 2012年被北京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授予“會員單位”

● 2013年“我愛卡管家”獲得“春暉杯 中國留學人員創新網路視頻洽談會優秀新產品”

斯坦福洗腦

學習經歷

伯克利、斯坦福、CEO……學業或是工作,塗志雲一路走來,似乎都順順噹噹。但“似乎”,就意味著有外人看不見的努力和辛勞。任何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塗志雲把外人眼裡的光環和榮耀歸納為“或許是起點較高”,他更願意回味的,是創業經歷帶給他的“有意思的生活”,無論成敗。

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塗志雲,大概是乖學生的模範,老實聽話,學習優異。1989年從國防科大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後,被航天部保送到中科院上研究生,穩定光明的職業前景可以預見。

但是,中科院的學習生活,卻讓一心鑽研理工的塗志雲對社會科學感起興趣來。周圍的朋友忙著考G考托福,成天談論著中西思潮碰撞,塗志雲耳濡目染,開始嚮往海外的學習生活。

1991年,拿到全獎的塗志雲進入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開始了留學生涯。人口學、社會學、管理科學,他在伯克利校園裡盡情汲取著各類知識。

畢業之後

1993年商學院碩士畢業,塗志雲進入FairIsaac消費信貸風險管理諮詢公司,一家幫美國的銀行評估消費信貸風險的權威上市公司。因為擁有管理學和計量學的背景,塗志雲進入公司的核心小組。在這裡,一個令他頗有成就感的工作是,他開發了FICO信用局評分系統,這個系統後來作為美國消費信貸管理的行業標準,被北美絕大多數金融機構採用。

塗志雲骨子裡對學習有不斷的追求和興趣。1997年,他想完成博士學位。有伯克利的名校求學經歷,又有大公司的工作經歷,申請念管理學博士頗為順利。這邊伯克利發來錄取通知書,那邊斯坦福商學院又向他招手。塗志雲最終選擇了斯坦福,這家後來對他的職業生涯影響至大的名校。

斯坦福給塗志雲來了一場徹底的創業洗腦。“斯坦福的創業精神非常根深蒂固。那是個創業大本營,人人拿著計畫書,不是在找投資,就是已找到投資,要不就在投資公司工作。”1998和1999年,正是美國網路革命最火熱的時候。兩年里,眼見著身邊的同學劈里啪啦地開出一家家公司來,塗志雲也積極投身到網路革命中去。

第一桶金

他先在美國的網路行銷公司DigitalImpact做兼職,後來又改為全職,成為該公司的行銷科學家。2000年公司上市,塗志雲糊裡糊塗地在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他感受到了創造價值的興奮。同時,創業的念頭在他心裡也越發地蠢蠢欲動。他把目光投向了國內。

創業經歷

創業起初:

2001年,塗志雲從美國回到上海。彼時,他是人氣很旺的“空降海歸部隊”之一。第一份工作便是CEO,將創業公司投資在上海和北京的兩家科技公司整合起來,注入新的資金。塗志雲也開始從技術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

轉型中的塗志雲,對第一份工作的成績評價不高。“從職業上看,我擅長的是銀行消費信貸風險管理,以及同樣模型的針對性行銷。”塗志雲感興趣的是中國的信貸消費管理。

始終埋藏在心裡的創業熱情,終於在2002年讓塗志雲邁出了創業第一步。他跑到北京招兵買馬,開設了國內第一家專門針對銀行的消費信貸管理諮詢公司。

塗志雲當時對這家公司信心十足。有美國同類公司的運作經驗,有先進的技術和人才,拿到了風險投資,又趕上中國信貸消費起步的機會,銀行將有大量需求。

創業挫折:

塗志雲犯了與很多“海歸”同樣的錯誤:對國內商情不了解。水土不服令塗志雲在幾次機會前把握不準,“包括跟美國信用局合資,收購一家韓國同類公司等”。運營管理出了問題,內部股東意見相左,2003年,無法繼續運作的公司結束了經營。

再度創業:

2003年,獨自一人撐著公司的塗志雲,手頭還有一個幫廣東省農行做了二手房風險管理諮詢的項目。正趕上“非典”時期,人人都儘量減少外出,只有塗志雲一個人拎個小包,下到項目組,在廣州、深圳轉戰。

深入基層的辛苦,早被塗志雲忽略,正是這次的“接地氣”,讓他找到了思索已久的答案。“從美國帶來的技術很超前,但是技術在天上,現實在地上。”了解到中國目前信貸消費管理現實的塗志雲,這才突然明白,與需求不符的技術,再超前,市場也不需要。

此後,幫北京移動做大客戶流失的預測,幫光大銀行信用卡部做諮詢,塗志雲開始慢慢摸熟中國市場。

2003年8月,有了底氣的塗志雲再一次創業,成立北京決策引擎風險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最大的信用局之一TransUnion合作,作為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代理。此時,塗志雲的客戶名單上已有上海資信公司、香港信用局和招商銀行。

塗志雲比較得意的是他給招商銀行做的房貸車貸風險預測系統。“第一次動用招行5年的歷史數據,做了個人信用評分系統。”而此前,國內大部分銀行是用拍腦袋的方式來預測的。這個案例成功後,很多銀行紛紛找上門來,公司的業務逐步邁上台階。

專注愛“卡“:

2004年,公司的另一大業務,是幫中信銀行做信用卡行銷。這項業務讓塗志雲開始留意一個前景光明的行業:信用卡行業。

“對銀行來說,信用卡的零售是新業務。國際上,有的是銀行自己建行銷團隊,有的是委託給其他公司。”2004年,塗志雲的公司建立了針對全國範圍的信用卡行銷業務,雖然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不斷的磨合,讓塗志雲的公司在銷售方法方式上逐步成熟起來。

看好信用卡市場的塗志雲在2005年又有新動作——成立尚諾集團控股公司和尚諾科技公司,建立“我愛卡”網站,專攻信用卡市場的網上行銷。“中國現有近億網民,是未來5到10年中最好的、最有利潤的潛在信用卡客戶。‘我愛卡’網站希望能做成一個與銀行、商戶和消費者的橋樑,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信用卡入口網站,來倡導和豐富以信用為主題的生活。”

“目前中國真正的信用卡持卡人不過幾百萬,潛在的客戶有幾千萬;發卡量在一千萬張左右,而在美國,信用卡總量在5億張左右。”塗志雲相信,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奧運會、世博會等活動的舉辦,中國信用卡的發展將迎來黃金時段。

“因為中國的年輕一代會喜歡上信用消費和信用卡的,我們希望能在這個信用時代,創造價值。”塗志雲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