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禪寺[安徽壽縣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安徽壽縣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的城內東北隅。舊志說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明洪武間改今名。占地總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宋天聖間建阿育浮圖(塔)。其規模“前有浮圖高數丈,中為殿,殿後為閣,左右為廊,為法堂,為丈室,為鐘鼓樓”。座北向南,大殿為中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殿遭火毀,今存大殿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準提庵僧際清倡資重修。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復修大殿時,建毗盧閣於殿後,移山門於中,形成以佛堂、二佛殿、大殿、毗盧閣為一直線序列,三進重院,基礎漸次升高,布局嚴謹,主次分明,為一中國傳統寺院的建築群。

報恩禪寺[安徽壽縣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安徽壽縣報恩禪寺]

建國後,初設糧站於寺內。毗廬閣作糧庫時漲倒。1956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保護文物。1962年縣博物館移至寺內,確定了保護範圍,在毗盧閣舊址建單檐硬山仿古殿堂一座,並在其西側建碑廊。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壽縣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教締造者“佛”的大殿,報恩寺的主體建築。建於高1.1米的台基上,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一廊,重檐歇山頂;殿高10.7米,東西長20.64米,南北寬14.28米;外檐方形石柱,四角內出;額枋上置平板枋,枋上設柱間斗拱;檐牆正面明次間設通隔扇,雕樑畫棟,莊嚴雄偉。殿內後排砌雙層佛台,上塑大佛像三尊;殿內東西及後檐牆,磚台上設泥塑十八羅漢像(另見“館藏文物”)。

宋塔,即舊說之“阿育浮圖”,因內置“舍利”,亦稱“舍利塔”,以“舍利”為其精神支柱。原位於寺院正中,在全寺組群中占有重要位置。周回120尺,高150尺,呈八角九級。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塔傾,存三級。釋蓮谷西華曾作短歌述其事。歌曰:“東禪寺前塔,高陵太虛中,天聖四年建,同治元年傾,塔中露石匣,但云熙寧庚戌八月念六日,白骨葬於斯。”今見塔下《地宮壁記》知,塔籌建於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壽春縣尉陳助、壽春縣主簿權知縣事王?、監壽春縣鹽酒稅朱升3人署名的《地宮壁記》撰於天聖七年歲次己巳閏二月十五日,塔內石匣蓋刻有“天聖九年”字樣,可知塔建成於天聖九年(公元1031)。1977年拆除殘塔所出之石匣,當是同治元年塔傾後移入之匣。匣內有一木胎漆盒,盒記憶體裝有碎身舍利的銀瓶,銀瓶四周放十個形狀各異、色彩有別的玻璃瓶,瓶內均有舍利。今宋塔雖僅存地宮,但作為勝跡,宋蘇軾“壽州已見白石塔,短棹未轉黃茅崗”,明楊復“三十里看雲外影,幾千燈照月邊門”的詩句,仍可給人以遐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