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禪寺[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青龍山南麓]

報恩禪寺[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青龍山南麓]

湖北新洲報恩禪寺原址在倉子埠集,現位於道觀河風景旅遊區青龍山南麓,道觀河水庫北岸,占地面積134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1989年春破土動工,1994年秋竣工,由當代高僧本煥大師捐資修建。

基本信息

湖北新洲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道觀河風景旅遊區青龍山南麓、道觀河水庫北岸,占地面積134畝,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全寺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觀音殿、玉佛殿、法堂、齋堂等組成。整個寺院依山臨水,層層迭起,莊靜肅穆,雄偉壯觀。

玉佛殿內釋迦牟尼臥佛由整塊漢白玉石雕成,法像逼真、安詳,靜臥於高榻之上,法像長5.7米,高1.5米、重9.7噸,為楚天第一漢白玉石臥佛。大雄寶殿內,諸佛及眾菩薩法相巍峨,或坐或立,或參禪,或說法,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堪稱楚天第一大殿。 禪寺始建於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天監(公元502年-519年)年間,南宋時,宋徽宗趙佶宣和(公元1119年-1125年)年間更名為神霄宮,後又復改為報恩寺,由丞相李綱書寺名匾額。

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秦檜的弟兄秦梓隱居溧陽報恩寺旁,於是報恩寺也別稱秦公寺,進士出身的秦梓長子秦火育作了《報恩禪寺碑記》,可惜碑記未能流傳下來。

報恩寺自南朝梁天監年間始建至今已歷約1500年,移至今溧城城外黃家村也歷900餘年,儘管迭遭兵燹後屢毀屢建之舉,仍可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

新舊兩寺重建於1994年,新寺占地面積33350平方米。新寺留有文物石烏龜,石烏龜是用作碑座之物。因上面已無碑石,故不知何年何月遺留文物,現移置於天目湖區報恩寺內,今載《重修報恩寺記》。

歷史傳承

本煥法師

報恩禪寺 報恩禪寺

本煥老和尚,祖籍湖北新洲 ,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俗姓張,學名志山,22歲在新州報恩寺出家,1930年到武昌寶通寺受戒,同年6月去江蘇揚州高旻寺拜來果法師為師,在此修行7年。1937年2月,他不辭辛勞,發大願朝拜五台山,後住碧山寺,1939年9月榮任該寺第三代方丈,在此苦修10年期間,用指血抄寫了一部《普賢行願品》,共19卷,計20萬字。德高望重的本煥法師,是現代禪宗泰斗虛雲的嫡傳大弟子。 報恩禪寺之名,系取自《佛說心地觀經》、《大方便佛報恩經》中的“報國土恩、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它始建於公元506年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至今已1500多年,公元1090年到南宋天佑五年,稱“秦公寺”,1119-1125年南朝宣和年間,成為“神宵宮”後又按例改正,丞相李綱題匾,元朝時報恩寺一度興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