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揮所是指指揮員實施作戰指揮的主要機構和場所。是指揮中心。通常由正職指揮員、參謀長、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和政治機關、後勤機關及各軍種、兵種的有關人員組成,還配備有必要的通信、警衛、防空、工兵、防化等部隊、分隊。基本指揮所的開設一般由上級或本級首長確定,通常應靠近主要作戰方向。
相關詞條
-
後勤指揮所
後勤指揮所是戰時組織實施後勤指揮的機構和場所。
後勤指揮所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指揮所
指揮所(command post) 指揮軍隊作戰的機構和場所。組織開設指揮所,主要是使指揮員、指揮機關和保障部隊、分隊,以及各種指揮通信設備,按照作戰指...
-
預備指揮所
預備指揮所是為接替基本指揮所指揮而預先設定的,通常由副職指揮員和必要的參謀、政工、後勤人員組成,並配備必要的勤務保障分隊。
預備指揮所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美軍全球空中指揮所系統
美軍全球空中指揮所系統是依美國政府一貫奉行的全球戰略,從1960年代開始研製、70年代初具規模、到80年代逐步完善發展起來的一個國家級指揮控制系統。
系統概況 國家應急空中指揮所 遭核攻擊後的指揮控制系統 受領任務並開始行動系統 -
抗美援朝
基本資料本次戰爭不同的稱謂英文:Korean War毛澤東題詞歐美、南洋、港台: 韓戰(Korean War)中國大陸: 抗美援...
基本資料 戰爭簡介 歷史背景 原因 經過 -
抗美援朝戰爭
概述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主席號召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
概述 戰爭背景 原因 戰爭過程 特點 -
中國人民志願軍
,工程兵指揮所和第19兵團領導機關,共8萬人。 第二批:陸軍第54、21軍共6個師及部分坦克、炮兵、高炮、後勤、工程兵部隊和坦克指揮所, ...
組建背景 名稱來源 作戰過程 編制序列 兵種實力 -
錦州戰役
國民黨軍全部封閉,就地殲滅。錦州守軍是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
戰爭概述 戰爭背景 地理位置 作戰部署 兩個階段 -
浙贛會戰
1時下達了甲第73號作戰命令。命令下達後,當日晨澤田茂率軍戰鬥指揮所人員乘大型機艇從杭州溯浦陽江向臨浦前進,在義橋附近觸雷,機艇沉沒,指揮所人員死傷數十人,指揮所遂停留於義橋。當日中午偵知當面守軍暫9軍等開始向東陽...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戰爭結果 失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