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轉錄
基因轉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
轉錄因子
基因轉錄有正調控和負調控之分。如細菌基因的負調控機制是當一種阻遏蛋白(Repressor pro
![基因轉錄](/img/c/ec7/nBnauM3X1ETNyUzNygDNwYDMwITMxITM3UDMwADMwAzMxAzL4Q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起正調控作用的反式作用因子。轉錄因子是轉錄起始過程中RNA聚合酶所需的輔助因子。真核生物基因在無轉錄因子時處於不表達狀態,RNA聚合酶自身無法啟動基因轉錄,只有當轉錄因子(蛋白質)結合在其識別的DNA序列上後,基因才開始表達。
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TFBS)是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時,與mRNA結合的區域。按照常識,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的結合位點一般應該分布在基因的前端,但是,新的研究發現,人21和22號染色體上,只有22%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分布在蛋白編碼基因的5'端。
這篇文章的試驗方法是,通過高密度的寡核苷酸晶片,反映出人21和22號染色體的幾乎所有的非重複序列,通過這種晶片,檢測三種轉錄因子,Sp1、 cMyc、和p53的結合位點。結果表明,每種轉錄因子都有大量的TFBS與之結合。然而,只有22%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分布在蛋白編碼基因的5'端, 36%的TFBS分布在蛋白編碼基因的中部或3'端,並且這36%的TFBS常常和基因組中的非蛋白編碼RNA分布在一起。這暗示,在人的基因組中,不僅包含蛋白編碼基因,也包含數量相當的非編碼基因(noncoding genes),他們都受常見的轉錄因子所調控。
轉錄因子 基因轉錄有正調控和負調控之分。如細菌基因的負調控機制是
![基因轉錄](/img/c/fb9/nBnauM3XzYzM3cDM2UjMxgTN5ETM5IDO1IDMwADMwAzMxAzL1I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起正調控作用的反式作用因子。轉錄因子是轉錄起始過程中RNA聚合酶所需的輔助因子。真核生物基因在無轉錄因子時處於不表達狀態,RNA聚合酶自身無法啟動基因轉錄,只有當轉錄因子(蛋白質)結合在其識別的DNA序列上後,基因才開始表達。
蛋白質分類
真核生物在轉錄時往往需要多種蛋白質因子的協助。一種蛋白質是不是轉錄機構的一部分往往是通過體外系統看它是否是轉錄起始所必須的。一般可將這些轉錄所需的蛋白質分為三大類:
(1)RNA聚合酶的亞基,它們是轉錄必須的,但並不對某一啟動子有特異性。
(2)某些轉錄因子能與RNA聚合酶結合形成起始複合物,但不組成游離聚合酶的成分。這些因子可能是所有啟動子起始轉錄所必須的。但亦可能僅是譬如說轉錄終止所必須的。但是,在這一類因子中,要嚴格區分開哪些是RNA聚合酶的亞基,哪些僅是輔助因子,是很困難的。
(3)某些轉錄因子僅與其靶啟動子中的特異順序結合。如果這些順序存在於啟動子中,則這些順序因子是一般轉錄機構的一部分。如果這些順序僅存在於某些種類的啟動子中,則識別這些順序的因子也只是在這些特異啟動子上起始轉錄必須的。
![基因轉錄](/img/0/4e7/nBnauM3X3MjN0cTM0gDNwYDMwITMxITM3UDMwADMwAzMxAzL4Q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DNA的轉錄
1.轉錄的位置
在真核生物中,DNA的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其中rRNA的合成發生在核仁,mRNA的tRNA的合成發生在核質中。
在原核生物中,轉錄在細胞質的核質區進行。
2.轉錄的方式
轉錄開始不需要引物,鏈的延長方向也是5′→3′。
每次被轉錄的DNA只是一個小區段,而且是其中的一條鏈。
我們將用作RNA合成的模板的鏈叫做反義鏈;另一條不做模板的鏈叫有義鏈。
對於整個DNA雙鏈,每條鏈上有的區段用作有義鏈,有的區段用作反義鏈。
3.原核生物參與轉錄的酶
RNA聚合酶
有五種亞基:a、b、b′、w、s,此外每個酶分子還含有2個Zn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