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鄉[河南省宜陽縣城關鄉]

城關鄉[河南省宜陽縣城關鄉]

城關鄉位於宜陽縣城郊,南依錦屏山,北臨洛河,東接豐李,西接蓮莊。鄭盧路、宜故路、宜白路穿境而過,隴海鐵路洛宜支線從高橋村起站。轄區內有被譽為白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剎靈山寺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寺。 全鄉轄15個行政村,135個村民組,常住人口3.8萬人。鄉黨委管理1個黨總支、27個黨支部,黨員979人。總面積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40公頃。水資源充沛,利濟渠引洛水從西向東流過。礦藏資源豐富,年產原煤100萬噸,石英砂100萬噸,形成了“一黑一白”兩大支柱產業。轄區內有省、市營廠礦5家,民營企業300多家,形成了食用油、石英砂、煤炭、建材等優勢產業。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52566萬元;財政收入達到1524.6萬元,;招商引資9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80元。

基本信息

地理

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鄉,畜牧富鄉,經濟大鄉”三大目標,努力搞好各項工作,使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各項工作成績突出。榮獲河南省新農村建設科普宣傳先進集體、全省科技宣傳暨通聯工作先進單位,洛陽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先進鄉鎮、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衛生鄉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獎勵。

歷史

城關鄉位於城關鎮的東、西兩側。地處北緯34°33′,東經111°10′。東、西、南三面分別與豐李、樊村、趙保、蓮莊等鄉接壤。北隔洛河與尋村、柳泉兩鄉相望,鄭盧公路由西而東穿過,焦枝鐵路洛宜支線貫穿於東半部,並有公路與趙保、白楊等地相通,面積76.5平方公里,耕地18936畝(含水澆地7159畝)。鄉政府駐縣城,海拔195米。全鄉地形,南高北低,南部有半坡山、雞冠山、鳳凰山、錦屏山、喊龍山、壽安山、虎頭山,較大的河流自西而東有陳宅河、藻河,由南向北入洛,水順山勢,南北走向,形成了山區、半山區、川區。南部山區的煤、石灰石藏量豐富,是豫西主要產煤區之一。

該鄉明代屬坊廓保的坊二里,清初屬坊高里,至乾隆以後屬屏陰區的坊一里、坊二里。民國16年(1927),改為城關區。民國25年(1936)劃為第一區。民國32年(1943)改為壽安鄉。民國33~34年(1944~1945),宜陽淪陷,日偽縣府(維持會)設6個鄉(鎮),城關仍為壽安鄉。解放初為宜南縣城關區。宜南、宜北合併後劃為第一區(城關區)。1956年改為城關中心鄉。轄石村、李溝、河下3個一般鄉。1958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83年復改為城關鄉至今。現轄17行政村,133村民組,73自然村,7587戶,35672人。其中回、蒙、彝、壯、滿、白6個少數民族成分共148人,余為漢族,平均每平方公里466人,人均耕地0.53畝。

全鄉川多山少,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廠礦較多。水塘4個,大渠兩條(宜化、宜洛共25公里多長),經濟條件較好,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豆類、紅薯、棉花等。

基礎事業

文教衛生:國中9所,教師112人,在校學生1475人,國小13所,教師177人,在校學生3485人,全鄉公、民辦教師289人,中國小學生4960人,影劇院4個,醫院1所,診所20個,醫務人員41人。

主要景點

名勝古蹟:靈山寺是中外著名的遊覽勝地。與苗村南面的虎頭寺(一名千佛寺)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馬莊有宋代瓷窯遺址。鐵爐南有東漢尚書欒巴墓,陳宅有陳友諒(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墓。河下有壽安寺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