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環境·協調機理研究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理論分析 經濟成長的環境效應分析 長三角地區經濟開放的環境效應分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區域經濟與環境質量和諧發展叢書
平裝: 19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115074, 7564115076
條形碼: 9787564115074
尺寸: 23.4 x 16.6 x 1.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季斌,男,1968年生,博士,副研究員。曾先後就讀於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獲理學碩士、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南通市化工研究所助理工程師,江蘇省物資總會(集團總公司)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南京市鼓樓區外經委副主任、外經局副局長,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南京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現任南京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南京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兼南京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近年來,主要從事或分管開放型經濟領域的工作,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研究,在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過許多探索。迄今為止,在《中國軟科學》、《中國物資流通》、《南京社會科學》、《現代城市研究》、《中國統一戰線》、《江蘇經濟報》、《市場周刊》、《摯友》等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近30篇。
沈紅軍,女,1972年生。199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獲碩士學位。現任職於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從事環境信息管理及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工作十餘年。參與編寫了《1996~2000年度江蘇省環境質量報告書》、《2001~2005年度江蘇省環境質量報告書》、《江蘇省環境質量及污染物排放變化趨勢分析》、《江蘇省長江流域環境質量狀況分析》、《環境統計概論》等,主持或參與了“九五”、”十五”及“十一五”全國環境統計信息系統、全省網路化環境監測數據管理平台、太湖流域水環境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平台、全省環境自動監測(控)系統網路集成等項目的研發工作。在《中國環境監測》、《江蘇環境科技》、《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三峽環境與生態》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環境質量綜合分析經驗,對環境狀況綜合評價有較深入的研究。2006年10月起參加了江蘇省與德國北威州合作的“工業環保”培訓項目,並於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赴德進修一年。

內容簡介

《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環境·協調機理研究》在對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變化進行國際比較的基礎上,以系統論、辯證法為視角,採用定性和定量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規範與實證結合,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結合的方法,舉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長三角為例,構建了“經濟成長—環境質量”分析模型,探討了經濟規模、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經濟轉軌、對外開放等因素對環境質量的影響機制,研究了城市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之間的協調關係。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環境·協調機理研究》從思維層面、政策層面、操作層面提出了促進我國城市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可持續、和諧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環境·協調機理研究》可供經濟管理、環境生態、城市發展、區域經濟等相關專業方向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選題的依據
1.1.2 問題的背景
1.1.3 研究的角度
1.2 研究的意義、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的意義
1.2.2 研究的目的
1.2.3 研究的方法
1.3 文獻資料研究綜述
1.3.1 現有文獻的研究方法和視角
1.3.2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關係的理論演進
1.3.3 經典的理論觀點
1.4 研究的思路及內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內容
1.4.3 研究的創新目標
第2章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理論分析
2.1 概念與內涵
2.1.1 資源、環境和環境質量
2.1.2 經濟發展和經濟成長
2.1.3 可持續發展
2.2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的關係演變和協調機理
2.2.1 盲目崇拜階段
2.2.2 盲目征服階段
2.2.3 協調發展階段
2.2.4 “經濟成長-環境質量”的協調發展機理
2.3 經濟成長的環境效應分析
2.3.1 經濟規模
2.3.2 產業結構
2.3.3 技術進步
2.3.4 經濟開放
2.3.5 其他因素
2.4 環境保護對經濟成長的約束機理分析
2.4.1 內涵界定
2.4.2 成本類型分析
2.4.3 對象角度分析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國際經驗
3.1 已開發國家的經驗
3.1.1 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實踐
3.1.2 政府的定位與作用——以日本為例
3.1.3 經驗教訓及啟示
3.2 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
3.2.1 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實踐
3.2.2 政府的定位與作用——以韓國為例
3.2.3 經驗教訓及啟示
3.3 開發中國家的經驗
3.3.1 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實踐
3.3.2 政府的定位與作用——以印度為例
3.3.3 經驗教訓及啟示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長三角地區經濟總量擴張的環境效應分析
4.1 經濟成長影響環境的機理分析
4.1.1 經濟總量擴張的環境外部性
4.1.2 生態環境刺激和促進經濟總量的增長
4.1.3 經濟總量增長與環境質量存在正比關係
4.2 長三角地區經濟成長的總體分析
4.2.1 經濟總量快速增長
4.2.2 經濟地位持續上升
4.2.3 經濟水平不斷提高
4.3 長三角地區環境質量及影響分析
4.3.1 江浙滬環境質量狀況
4.3.2 長三角地區污染物排放狀況
4.3.3 長三角地區環境污染治理狀況
4.4 長三角地區經濟成長的環境質量影響
4.4.1 經濟成長進程中工業廢水排放量變化趨勢
4.4.2 經濟成長進程中工業廢氣排放量變化趨勢
4.4.3 經濟成長進程中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變化趨勢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長三角地區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環境效應分析
5.1 長三角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的環境效應分析
5.1.1 長三角地區經濟結構的特徵
5.1.2 經濟結構調整影響環境的作用機理
5.1.3 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的環境影響
5.2 長三角地區經濟成長方式的環境效應分析
5.2.1 粗放式增長的環境效應分析
5.2.2 集約式增長的環境效應分析
5.2.3 經濟成長方式與環境變化的關係分析
5.3 長三角地區經濟轉軌的環境效應分析
5.3.1 作用機理分析
5.3.2 經濟轉軌的環境影響
5.3.3 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長三角地區經濟開放的環境效應分析
6.1 作用機理分析
6.1.1 商品市場開放的環境效應機理分析
6.1.2 資本市場開放的環境效應機理分析
6.1.3 對外開放的綜合環境影響機理分析
6.2 商品市場開放的環境效應分析
6.2.1 長三角地區商品市場開放特徵
6.2.2 商品市場開放影響環境的定量分析
6.2.3 實證結論
6.3 資本市場開放的環境效應分析
6.3.1 長三角地區資本市場開放特徵
6.3.2 資本市場開放影響環境的定量分析
6.3.3 實證結論
6.4 對外開放的綜合環境效應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經濟成長與環境質量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7.1 最佳化經濟結構
7.2 建立循環經濟
7.3 發展知識經濟
7.4 強化生態環境稅費制度
7.5 協調貿易與環境關係
7.6 宣傳引導可持續消費理念
7.7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的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結論
8.2 研究的主要創新
8.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