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自然地理學教研室

它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清華大學地學系地理組和燕京大學部分教員聯合組成。現在有多個專業方向設定。

發展歷史

最初的研究主要聚焦於綜合自然地理的理論方向,隨著形勢的發展,逐步發展了國土整治、區域開發、資源管理、土地利用和旅遊開發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資源管理與區域開發是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重要方向,著重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區域自然結構及其動態的基礎研究,並注重與社會、經濟、環境方面的聯繫,理論與套用並重,自然過程與人文過程結合。
1978~1979年,為提高全國高校綜合自然地理學教師水平,北大自然地理教研室與東北師範大學合辦了“綜合自然地理討論班”。林超教授分別於1978、1982、1988開始招收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親自講授“土地類型和自然區劃國內外研究動態”等課;陳傳康教授編著了第一部《綜合自然地理學》教材,對推動綜合自然地理學理論發展和人材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旅遊開發與管理方向由陳傳康、王恩涌、盧培元等教授積極開拓創立。陳傳康教授最早開設旅遊地理方面課程、招收旅遊地理方向的碩士生、博士生。自然地理專業於20世紀90年代初開設旅遊方向(曾一度確定為旅遊開發與管理專業)。在陳傳康教授領導下,組織教師與研究生、大學生完成了大量旅遊開發與研究工作。
為了加強地理學套用及與國家業務部門的聯繫,北京大學於1996年成立土地科學中心,該中心在業務上得到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的指導,在院內則吸收有關教研室人員參加。中心主任蔡運龍教授,副主任崔海亭教授(北大景觀生態教研室)和孟昭鵬研究員(國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
關伯仁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對環境質量評價作了大量的開拓性的工作。王恩涌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對文化地理與政治地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徐啟剛、李壽深、黃懋樞、劉繼韓、邵慶山、吳月照、何振明等人在推動自然地理學、環境學、旅遊地理學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做了許多工作,做出了應有貢獻。

教材建設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然地理教研室出版的主要教材有:
陳傳康潘樹榮伍光和,《自然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王恩涌,《文化地理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獲1996年教委一等獎,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陳傳康、黎勇奇,《地球科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陳傳康、伍光和、李昌文,《綜合自然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獲1996年教委教材二等獎。
劉繼韓,《氣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王恩涌,《政治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蔡運龍主編,《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地理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蔡運龍,《自然資源學原理》,科學出版社,2000(2002年第三次印刷)。
劉本培,蔡運龍,《地球科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陳效逑,《自然地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伍光和、蔡運龍,《綜合自然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蒙吉軍,《綜合自然地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出版專著、譯著

蔡運龍,《貴州省地域結構與資源開發》,海洋出版社,1990。
高泳原、劉立華、蔡運龍 譯,David Harvey 著,《地理學中的解釋》,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商務印書館,1996。
蔡運龍 譯,R.J. Wilson 著,《地理學與環境:系統分析方法》,商務印書館,1997。
許學工,《黃河三角洲地域結構、綜合開發與可持續發展》,海洋出版社,1998。
許學工,Paul F. J. Eagles,張茵,《加拿大的自然保護區管理》(中、英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蔡運龍、何國琦(主編),《人與土地》,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蔡運龍、江濤 譯,R.J. Johnston 著,《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商務印書館,2000。
陳靜生、蔡運龍、王學軍,《人類-環境系統及其可持續性》,商務印書館,2001。
蔡運龍等 譯,Judith Rees著,《自然資源:分配、經濟學與政策》,商務印書館,2002。
蔡運龍等 譯,布魯斯·米切爾著,《資源與環境管理》,商務印書館,2004。
龍花樓,蒙吉軍,《中國開發區土地資源最佳化配置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專業特色

自然地理專業一直堅持綜合研究方向,在理論和方法深入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套用,不斷開拓新的專業和研究領域。在地表自然結構及其動態變化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變化的基礎理論及其在區域開發與持續發展戰略中的套用、全球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等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

方向設定

據有關資料顯示:自然地理教研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土地科學、資源管理與區域開發、區域旅遊開發與管理、景觀生態與土地利用、自然保護與環境管理、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區域回響、古水文學、第四紀古環境變遷、生態物候學等。

土地科學

主要研究土地資源的空間結構及其動態,土地質量的演化機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的驅動力,土地利用的最佳化調控、可持續利用機制與模式,退化土地的生態重建等。注重土地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同時在深層次上解決實踐中提出的緊迫問題。代表了從分析走向綜合的科學發展趨勢;對於人多地少、土地利用歷史悠久、土地數量和質量變化劇烈的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資源管理與區域開發

研究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氣候資源)科學的基礎理論,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區域資源開發與國土整治的規劃與管理,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等。以實踐問題為導向,注重自然地理學的套用基礎理論研究,研究深層次的實踐問題;代表了從分析走向綜合的科學發展趨勢,對於資源緊缺和環境問題突出的我國,具有重要的套用價值。

區域旅遊開發與管理

研究旅遊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區域旅遊發展戰略,旅遊區規劃設計,旅遊者行為,旅遊市場等。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研究旅遊業發展,注重理論上的深入和解決實踐中的關鍵問題。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越來越重要的旅遊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和管理手段。

景觀生態與土地利用

從地理學角度出發,探討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理論基礎、基本原理、方法體系及其案例實踐的各個方向。主要內容包括:景觀結構的定量分析、景觀功能與景觀生態分類、景觀生態評價、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GIS與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農業景觀的生態規劃與設計、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與城市地域的可持續發展等。據有關資料顯示,側重於運用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探討土地利用尤其是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原理和方法。

自然保護與環境管理

面對全球環境變化和突出的自然環境問題,探討自然保護與自然環境管理的理論、方法與實踐。主要內容包括:自然地理環境的結構、過程與機制,人類活動的環境影響與生態效應,環境與生態倫理,自然環境的評價、監測與預測,自然保護區與自然遺產保護規劃,生態環境保育規劃,環境治理與生態工程,自然環境的綜合管理等。在觀念、機理、管理的層次和不同尺度上進行研究,運用系統論、遙感和GIS等方法認識和管理變化著的環境,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協調人地關係,保護和建設地球家園。目前,側重於自然保護區、海岸帶、三角洲、濕地、流域的管理研究。

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區域回響

分析過去和正在發生全球及區域的氣候變化,並對其進行數值模擬,預測未來氣候變化的情景,在此基礎上研究區域土地利用、主要生產活動和人居環境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古水文學

探究地質時期和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流域內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河流、湖泊的水文情勢的影響,尤其在泥沙堆積中的表象進行研究,為推估未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河、湖的影響和規划水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參考依據。

第四紀古環境變遷

主要通過對沖積物和湖積物的分析,重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尤其是全新世大暖期的環境狀況,為推估未來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提供參考依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