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城[城,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人群集居地城池,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城,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城,原義為圍繞都市的高牆,特指城牆以內,即內牆;以外者至護城河濠之間地稱“郭”,即外牆。古代人們為安全而築牆圍城,住在城內者有以城為姓氏,稱城氏。據鄭譙《通志·氏族略》記載:“城氏,以居地為氏者。”
古代姓氏中以地名為氏者頗多,諸如以山名為氏,以水名為氏,以丘名為氏,以方位為氏。如住在城池東門的以東門為氏,住在西門的以西門為氏,住在南郭的以南郭為氏,住在東郭的以東郭為氏,住在橋邊的以橋為氏等等,於是像城氏、池氏、關氏、南宮氏、西閭氏、北丘氏、百里氏、九方氏、阪上氏等氏,就應運產生了。
以地為氏者不唯上例,還有諸如蒙氏、少室氏、嵇氏、邱氏、東氏、關氏、濟氏、巷氏、艾氏、申氏、屠氏、東方氏、北海氏、洛下氏、瓜田氏、空同氏等等一百五十多個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司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子盪為司城。”司城,就是春秋時期專職負責類如後世工部的官吏,屬於上大夫,其官稱在諸侯國中多稱為司空,負責執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漢太尉同。”到宋國第十二代君主宋桓公子御說執政時期(公元前?~前651年),為了避宋武公子司空的名諱,將官稱“司空”攺為“司城”。宋桓公生有七子,分別為:子茲甫、子目夷、子種、子魚、子盪、子鱗、子肸,這七個兒子的名字後來都成為姓氏。宋桓公逝世後,其長子子茲甫繼位,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宋國公子盪,是宋桓公的第五個兒子,因被封在盪邑(河南睢縣),為盪邑大夫,所以稱公子盪。宋襄公即位後,即拜弟弟公子盪為宋國司城,史稱其為“司城盪”。公子盪文武全才,竭力助長兄宋襄公扶齊伐曹,兩會諸侯,使宋襄公稱霸天下。後來公子盪在宋、楚兩國的決戰中,為營救宋襄公,獨闖敵陣,身倍數創而犧牲於戰場。
公子盪的兒子公子壽因後來繼位的宋昭公子特(一稱子德)為昏君,不願意再陪其左右,因此憤而辭去了司城之職。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城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城氏者,亦稱城氏正宗,世代相傳至今。子姓城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壽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時期古郕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殷商時期,在膠東地區有一個古郕邑(今山東寧陽),其居人以地名為姓氏,稱郕氏。郕邑在周武王姬發率軍伐商紂王時被滅,周武王后又在其故地重建了新城,其後改“郕”為“城”,居者遂稱新城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城氏,世代相傳至今。
這一支城氏族人在姓氏學史籍中,被記載為“新城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大夫食采於城鉏(今山東汶上),那原來是宋國之邑,後為衛國奪占,賜予該大夫,因以為姓氏。在其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城鉏氏,後皆省文簡改為單姓城氏、濮氏、陽氏、鉏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有東周城渾,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的城父邑有兩處:一處是春秋時期楚國奪取陳國之地後所設,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城東李莊鄉古城村一帶,古城村即在龍山北側不遠處,到了秦、漢時期,在城父邑的基礎上又設定了父城縣,到了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曾改稱為龍山縣。另一處則是在戰國時期位於今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的城父邑。
周景王姬貴十九年(楚平王熊棄疾三年,公元前526年),楚平王之子太子熊建(羋建)的少傅費無忌受命去秦國為太子建迎親,見秦女孟嬴很漂亮,便卑鄙地向楚平王熊棄疾建議“自娶”。昏庸的楚平王在霸占了準備為兒子太子建娶的媳婦孟嬴之後,又抽梁換柱地把一位齊國女子送給太子成親。太子建的一個僕從因受到太子建的毆打而懷恨,便去告發了太子建與晉國之間協商的陰謀。鄭國國君鄭定公和正卿公孫僑得知太子建與晉國勾結謀鄭的企圖後,暫不露聲色。待太子建密謀作亂時,先發制人,殺掉太子建,用反間挫敗了敵方的陰謀。
太子建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原居地城父邑的名稱為姓氏,而城父邑的楚國人也都懷念他,即有人便以其居邑名稱為姓氏,皆稱城父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城氏者,世代相傳。到了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城渾,演繹了流傳千古的《城渾出周》,他就是該支城父氏的後裔子孫,被漢朝史學大家劉向記載在《戰國策》中。
第六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給其弟姬武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其同母七弟姬武於郕邑(今河南范縣),為公爵,建郕國,稱郕叔武。
郕叔武后來自己選居於郕邑的城之陽(城南朝陽處),其後裔子孫遂稱“城陽氏”,一稱“成陽氏”。其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城氏、成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城氏正宗。姬姓城氏族人大多尊奉郕叔武為得姓始祖。
第七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古代建造守護人居之地的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在古代,有專門負責督造城、郭、圍、池之官員,其中就有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城氏、郭氏、圍氏、池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時期班倢伃的居宮,屬於以宮殿名稱為氏。據史籍《前漢·班倢伃傳》中記載:“倢伃居增城舍。”班倢伃,公元前48~前?年待考,名字待考;樓煩人(今山西寧武)。班倢伃是著名的西漢女文學家,是撰著《白虎通德論》(即《白虎通義》)和《漢書·地理志》的中護軍班固的祖姑。她少有才學,善辭賦,在漢成帝劉驁執政時期被選入後宮,始為少使(女官稱謂),不久立為倢伃,一度非常受寵,故而後人稱其為班倢伃(倢伃)。
在史籍《漢書·外戚傳序》中註明:“至武帝制倢伃、傛華、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視上卿,比列侯。”後來的婕妤,往往皆被晉封為皇后漢成帝是個遊樂成性的皇帝。經常到後苑閒遊,而閒遊時則喜歡宣後宮的美人們陪伴。成帝喜愛才華橫溢似乎無所不知的班倢伃,常召她陪伴遊玩。有一次,成帝別出心裁,想和班倢伃同坐一個輦閒遊,班倢伃卻斷然拒絕。通曉經史的她對成帝說:“我看歷代名君圖畫,舉凡古時聖賢君主,左右隨從都有名臣侍駕,只有三代昏庸的君主,由嬖女侍奉左右;現在,皇上要和我同坐一輦,這不是和三代亡國之主有點相近嗎?”成帝覺得很有道理,便收回成命,打消了這個念頭。班倢伃拒絕和皇上同輦閒遊的事情很快傳遍深宮。皇太后聽到詳細的奏報後,感嘆地說:“古代有位賢夫人叫樊姬,如今有位好女子就是班倢伃。”不久,隨著趙飛燕姊妹倆入宮,漢廷出現了一宗宮廷巫蠱之禍案,這起案件到底是被人陷害、嫁禍還是另有內幕,至今還是個謎。反正,漢成帝元配許皇后曾在宮中設壇祈禳,被告以“巫蠱”。案發後,許氏被廢去後位,趙飛燕姊妹倆入宮前最受寵愛的班婕妤,也受到牽連。漢成帝在這宗巫蠱之禍案中曾親自審問班倢伃:“何以和皇后一起參與?”班倢伃冷靜而從容不迫地回答:“天地之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潛修行善尚且沒有蒙受恩澤和福祿,又何必要去行巫蠱邪術?如果鬼神有知的話,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傾訴;如果鬼神無知,那訴冤又何用?什麼都不想說,還是聽天由命吧!”漢成帝被班倢伃的從容大度所折服,便頒道聖旨,免予追究班倢伃。但從此以後,班倢伃對宮中生活心灰意冷,也看透了宮廷的殘酷鬥爭及皇帝喜新厭舊的本質,奏請退住長信宮,終日侍奉皇太后。在退居深宮的歲月中,她稱己居為“增城舍”,在其中用女性獨特的細膩和非凡的才華寫下了感人至深的《自悼賦》。一代才女以她淡泊名利的情懷挑戰著封建深宮女子的悲哀命運,不禁令人扼腕長嘆,為之感慨萬千。
班倢伃為西漢時期的一代才女,譽名在外,侍服她的侍從、仆者都非常尊敬她的為人和才華,有以其所居為姓氏稱,稱城舍人、城舍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城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古代,在河東郡濩縣西部有析城山(今山西漾城),在會稽郡東南部有赤城山(今浙江紹興)。在居於其地的住民中,多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城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郕叔武(姬武)、公子壽(子壽)、城渾、班倢伃。
遷徙分布
城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非常稀少,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卻名列第三百七十九位,望出新城郡。
郡望堂號
郡望
新城郡:即今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一帶。寧陽位於泰安市南部,大汶河南岸,東鄰新泰市,南與泗水縣、曲阜市、兗州市接壤,西與汶上縣毗連,北隔大汶河與肥城市、泰安市岱嶽區相望,轄寧陽、東疏、伏山、堽城、磁窯、南驛、華豐、葛石、泗店、白馬、茅莊、蔣集、石集十三鎮,西疏、鶴山、王卞、鄉飲、靈山、東莊、崔解七鄉。寧陽在商朝時期為郕邑。西周、春秋時期為郕國之地,後被在戰國時期併入齊國。西漢時期置寧陽縣(治今古城),因在寧山之南而得名;又置桃山縣(治今石碣集)、剛縣(治今郕城裡村)等縣,同屬泰山郡。東漢時期廢桃山縣、寧陽縣、剛縣屬東平國。西晉廢寧陽縣。北齊廢剛縣,移僑平原縣於寧陽縣古城北(即今治寧陽鎮)。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由於此平原縣與德州的平原縣同名,以縣東南二十里有龔丘城,遂改為龔丘縣,屬兗州(後稱魯郡)。唐朝時期屬兗州。北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改稱龔縣,屬襲慶府。金國大定二十九年(己酉,公元1189年)以避諱復名寧陽縣,屬兗州。元朝至元二年(丁巳,公元1256年)省入嵫陽縣,元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復置,屬濟寧路兗州。明朝時期屬兗州府。清朝因之。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屬岱南道(公元1914年更名濟寧道)。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屬兗濟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道制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8月屬民國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9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屬泰西行政委員會管轄。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署魯西行政區泰西專區。民國三十沒(辛巳,公元1941年)7月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泰西)專區。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2月於泰安、寧陽邊區建立泰寧縣,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於泰安、泗水、寧陽邊區建立泰泗寧縣,均屬泰南區行政聯合辦事處,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初屬泰南專區。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12月,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泰西)和第十九(運東)兩專區合併為晉冀魯豫第十六(泰運)專區,寧陽仍屬之;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屬冀魯豫和冀南兩行政區合併後成立的冀魯豫行政區第一(泰運)專區。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泰運專區析為泰西、運東兩個專區,泰西排序為冀魯豫第一專區,寧陽縣屬之。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屬魯中南行政區第七專區(1949年7月改稱泰西專區)。1950年5月屬泰安專區。1967年泰安專區改為泰安地區,1985年改為泰安市,寧陽隸屬不變至今。
堂號
新城堂:以望立堂。
池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秦國;望出西河:全聯典指池氏的源流和郡望。
西平世澤,中牟家聲:廣東平遠明楊池氏家族堂聯。
生春儀法;顯方詩文: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楚雄人池生春,字籥庭,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國子監司業。舉止有儀法(講禮儀,有法度),以誠實為本,工書法,著有《入秦日記》、《直廬記》等。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同安人池顯方,字直夫,天啟年間舉人。工詩文,著有《晃岩集》、《南參集》等。
詩書啟後;儀禮傳家: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同安人池顯方,字直夫,天啟年間舉人。工詩文,著有《晃岩集》、《南參集》等。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楚雄人池生春,字庭,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國子監司業。舉止有儀法(講禮儀,有法度),以誠實為本,工書法,著有《入秦日記》、《直廬記》等。
中牟循吏;鹹淳大魁: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池瑗,池氏(公子池)第四十世之裔孫,漢獻帝末年、漢延康元年(公元650~983年)受中牟縣令。下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狀元池夢鯉(公元1224~1279年),字德華,出生於贛州城南市街,後居七里鎮。進士出身,於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中甲戌特科狀元,是贛州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歷任浙西江東制置使,知平江(今江蘇吳縣)府。
五言通用聯
宋朝狀元裔;秦朝宰相家。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狀元池夢鯉。下聯典指秦朝時期的宰相池子華。
北宋家聲遠;西平世澤長。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狀元池夢鯉。下聯典指池氏望族居西平郡。
莆田家聲遠;池渡澤流長。據原《揭陽縣地名志·玉鎮·池渡村》記:“始祖(名字失傳)於宋朝從福建省莆田縣遷徙到原大□創村,命名為池渡村。距原縣城(今榕城區)約十六公里。”池渡村有的公廳或祠堂,陳列“中牟循(池瑗)、鹹陽大魁(池夢鯉)”及這副楹聯。全村包括池家渡村、東後村、寮頭村等村,現今有八九千人口。自明清兩朝以來,池渡村中藥商行(店)鱗次櫛比,治病救人兼經營中草藥材,成為一道璀璨亮麗的風景線。及至民國時期,潮汕各縣市,都有池渡村人駐足務醫兼經營中草藥材商店;或移居江西、福建等省,及省內梅州市、興寧、老隆、和平、連平、翁源、韶關等市縣,以至全國各城市,都有池渡村人務醫兼經營中藥材生意,其總人數比池渡村人口還要多。因而有“無池不成市”的美譽。
宋代狀元裔;秦朝宰相家:撰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名匾側楹]。
固始宗功顯;坡兜祖德承:撰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祠門側楹]。
七言通用聯
生春宏文直廬記;顯方力作晃岩集。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清道光進士池生春,楚雄人。舉止文雅,以不欺為根本。工書法。著有《直廬記》等。下聯典指明朝天啟年間的舉人池顯方,字直夫。工詩文,著有《晃岩集》等。
十言及以上通用聯
城門武侯,偉績巍巍共仰;中牟良吏,賢聲處處相傳。上聯典指三國時期的名人池仲魚,是池氏始祖公子池第四十九世之裔孫,北魏孝文帝朝(公元220~265年)城門侯。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名人池瓊,是池氏始祖公子池第五十五世之裔孫。唐商宗朝時封寧海節度使。
永慕宗功業績,光輝垂後代;懷恩祖蔭房興,族旺並長隆: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祠門側楹]。
坐丁向癸水朝堂,永發千年不替;砂抱山環峰聳秀,長徵萬代繁榮: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前堂楹]。
固始宗功盤福蔭,賢生貴出姓名揚;坡兜祖德永流芳,族衍房興世澤長: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偏房柱楹]。
西平祖德永昭彰,貽厥孫謀,唯耕唯讀;坡兜宗功垂福澤,承先啟後,在儉在勤: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大拱住楹]。
守國法,重教育,亦文亦武,建設四化美景;遵祖訓,講道德,克勤克儉,創造五好家園: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四扇立柱新楹]。
自池州賜姓以來,漢唐宋代興固始,宗功昭日月;由鄒宦開基於此,元明清世守坡兜,祖德鞏山河: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正殿楹]。
鍾英毓哲,萬載昌隆創業,垂統克振家聲,其在子孫維光邦國;開後守先,許多拔萃誦詩,學禮能承祖德,如君忠厚福有禎祥:福建省尤溪縣中仙鄉池氏祖祠聯[正殿楹]。
歷史名人
城仲模: (公元1938~今),台灣台南人。著名台灣省“司法院”副院長,大法官。1938年10月出生於台南一純樸恬淡的幸福家庭,因其為著作等身的行政法學者和“司法院”大法官亦為此岸學界所了解。城仲模1962年畢業於東吳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64~1966年東渡日本於早稻田大學取法學碩士,1966~1967年在東京大學做研究工作,後輾轉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至1970年獲法學博士,接著再負笈美利堅維斯康辛大學做博士後一年,後回台灣,並於1978年獲增“台灣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城仲模曾歷任中興大學教授、系主任、所長,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台灣省政府省府委員,“考試院”考試委員,“司法院”第六屆大法官,“法務部部長”。現為大法官兼“副院長”,台灣法曹協會第一屆副名譽理事長。可謂學歷完備,口才兼具,深得李登輝賞識竄升為幹部,後又受陳水扁的倚重,二人同鄉同學,私交甚篤。城的官運亨通,曾以高票連任大法官,緊接著又出任“司法院”副院長,坐實台灣司法界第二把交椅。並據傳與“司法院長”翁岳生有心結,貌合神離已久,且翁年事已高,城有望做司法院“掌門人”。城仲模著有《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四十年來之行政法》等。